|
|
|
|
 |
|
|
作 者:蔡雅芬採訪撰稿;戴江慶口述
類 別:商業理財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6111907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50
狀 態:已下架
|
|
|
|
|
|
|
|
 |
|
|
|
|
|
百夫長攻略
|
永遠不會停止滾動的富饒之輪,一個完全的社會責任企業,想一探CENTURION經營策略,就從本書開始! |
|
|
|
|
|
2022你所不知的世
|
世上唯一「穩賺+高利息」項目首度公開,「提高收入+更好人生」的精華,全融合在本書中。 |
|
|
|
|
|
|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
|
|
白手起家的務農子弟,創立珠心算國際事業,培養出「世界第一」的心算高手;
他的創業歷程,也是一部珠心算盛衰與蛻變的生命史。
西元二○○○年,擁有4家大型直營店、學生人數曾高達1200多位、在南臺灣珠心算教學機構「正統心算CMA」,因為少子化與電算機的衝擊,讓23歲就創業的戴江慶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如何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態度,沉潛兩年多後,隻身獨闖香港,建立非凡的黃金版圖……
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且文化差異非常大,「正統心算CMA」推廣的神奇雙手撥珠教學,在戴江慶老師的帶領中,打破「算盤」是老古董的魔咒,堂堂邁向全球亞洲、非洲、大洋洲與美洲,截至2011年年底,共建立20個海外分支據點。
珠心算大師戴江慶在國際加盟教學事業領域中,締造令人驚異的紀錄,而他創業故事與成就,更是文教事業界中,令人津津樂道的台灣之光。
本書面面觀:
1.一位務農子弟白手起家的奮鬥故事。
2.一位愛心老師如何提升孩子學習興趣的過程。
3.台灣珠心算教育之發展,以及它如何推擴國際版圖的軌跡。
4.與時俱進的珠心算教學,應用網際網路與多媒體科技,達到真正教育無國界的神奇!
5.經濟與本地市場衰退,企業如何變法維新、掙脫格局,成為國際化企業體制的典範。 |
|
|
|
自序
目標──讓我的人生更精彩
記得,在15年前,台北三思堂出版社主任張國權先生親自南下,蒞臨台南「正統心算」總部,目的是採訪我有關教導蘇琬婷小朋友學習珠心算的過程及相關細節,因為該出版社正準備為蘇琬婷出書,記述她學習珠心算的成功經歷。訪問結束後,張主任在離別前,我跟他說了一段話,我說:「我要再努力一點,希望您10年後再來訪問我,幫我寫本書。」他回答說:「您經歷這麼豐富,訓練出這麼多優秀的老師和學生,還把學生教到世界第一名,一定有很多事蹟值得寫;我看,蘇琬婷的書出版後,我就可以馬上計劃幫您寫書了。」我當時回應說:「再等10年後吧!我還有許多目標未達成,屆時,你來採訪我,內容會更加充實與豐富。」
回想我和張國權先生的對話,更讓我體驗到設定目標,是每一個人,人生中是最重要的事。我今天能逐漸實現我的理想及目標,要歸功於10年前我有一些想法,而我把這些想法都設定了目標,然後讓自己一步步去實現完成。
個人從事珠心算教學及研究近30年,在祖父的盼望下,我人生的第一個目標,是在國中二年級(14歲)設定的:就是立志長大後要成為一位優秀的珠算老師。在當了珠算老師後,我又設定另一目標:就是要教出三位10段的珠心算學生。接著再設定:要教出珠心算世界第一名學生。然後再設定:要把「正統心算」發展到20個國家及地區。這些大大小小的目標,使我在一生中一直有奮鬥的方向;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目標也讓我體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它同時也讓我感覺快樂,獲得成就感,讓我享受榮耀與光環。
今天我在此要揭示我未來的另外四個目標,它們分別是:
‧能教出國小三年級學生就能達到珠算、心算10段合格的學生。
‧遠距教學能向300位學生同時授課。
‧有朝一日能創辦一所珠算心算專業學校。
‧未來有一天,目標:《珠心算大師戴江慶與國際加盟教學》這本書能被拍成電影。
設定目標後,一方面會激起我的鬥志,讓我好像變成超人,更加全力以赴,所以幾乎無事不成;另一方面設定目標後,讓我的方向更明確,使我做事更積極,行動更敏捷,自然回報就更豐碩的。我聽說過台灣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及世界各國領導們的成功事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很小的時候就立定目標做大事。」由此可見,目標設定對一個致力於夢想達成的人來說有多麼重要了。
我的人生旅程剛過半世紀,雖然沒有傲人的事業與成就,但是我對過往的作為也聊足自慰,如今能將個人的生活點滴及奮鬥過程摘錄下來,讓親朋好友或有興趣創業人仕來分享,本人感到十分高興!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長輩、家人、師長、家長、學生、朋友及曾經幫助我的所有的人,由於你們的鼓勵與提攜,才能有今日的戴江慶。我也特別要感謝我30年的好朋友王森諒先生,他在我創業的路途上,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
2011年5月1日
正統心算創辦人 戴江慶 |
|
|
|
童年不善讀書、考試
相較於現代的年輕人,戴江慶立志創業的決心起得很早,國中時期就發願未來要當珠算老師,23歲成立「正統心算」,然而,他並沒有傲人的背景,也不是絕頂聰明的孩子……
門風淳樸的農家子弟
1961年5月戴江慶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穎川里,他是居於家中長子地位的父親戴榮輝,所生的長男,一出生便受到祖父特別的疼愛。戴家擁有稻田約二甲多,在當時算是擁有眾多田地的人家,他的祖父戴雲,為人十分和藹、客氣,個性包容大方,不曾與人斤斤計較,對人客氣又願意幫助別人,因此,經常為村裡人調解糾紛,深受地方人士敬重,地方人多尊稱他:「木仔」、「木仔伯」。他的父親戴榮輝、母親戴林彩蓮,每天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辛苦努力地務農耕作,做人憨厚、誠懇、樸實,有傳統農家的優良門風。
早期的農家,人力需求量大,無論是大人、小孩都要下田幫忙農事,戴江慶先生還在襁褓的時候,就常由姑姑揹到田裡去找在工作中的母親餵養母奶。值得一提的是,他出生後約3個月,就遇到台灣歷史上有名的「八七水災」,整個村莊的房子(約150多戶)有3戶被大水沖走。那時,全家人都逃至頂樓避難,才出生不久的戴江慶也被抱上頂樓,因此順利躲過一劫,經過一天一夜,洪水總算慢慢消退,大家都非常高興,說這小孩「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戴江慶先生讀小學三年級時,每天下課後及放假時都要去當「放牛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餵牛吃草,戴家也種植蘆筍,小時候的戴江慶經常早上五點就要跟著大人到田裡挖蘆筍,若不趁早採收,等到太陽出來,氣候炎熱,這時候才下田採蘆筍,恐怕人和蘆筍都會被曬「乾」了。戴家其他農作物還有稻米、大蒜、西瓜、蕃薯、玉米、蕃茄、花生、甘蔗、木瓜等。另外,他們家裡也豢養豬、鴨,全家11口人,都是靠收穫雜糧作物與豢養豬隻販售所得的金錢生活,過著台灣早期典型的農家純樸生活,每個人都十分地刻苦耐勞。
戴家經濟不富有,也不致於貧窮,戴江慶先生印象中家裡雖然田地還算大(約二甲多),但祖父、祖母、爸爸與媽媽,都是親自下田耕種,叔叔、三姑、四姑、五姑,戴江慶先生和他的二個弟弟,在假日及放學後,也會一同幫忙下田。農事忙碌的時候,他們會請僱工來協助收成。
大家每天早出晚歸,忙進忙出,是勤樸而踏實的鄉下人,他們不貪不取,盡自己的本分做事。這樣的勤懇耐勞的性格,深植在戴江慶先生的人生。
他對經營事業總是兢兢業業,處事秉持著認真踏實的風格,待人接物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戴江慶先生就是以這種特質胼手胝足地經營起他的文教王國,他也深受到許多家長與學生的信賴與愛戴。
童年不善讀書、考試小時候的戴江慶很聽話,長輩要他做事情,他總是言聽計從。因為他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小時候他不知道讀書的方法,所以學校成績並不理想,有時師長在課堂上詢問他問題,因為不會回答,因此激怒了老師,並罵他:「這麼簡單的問題,你為什麼不會呢?」於是,打手心、罰跪、罰站、打嘴巴、打屁股、罰跑操場、掃廁所……遭到各樣處罰,他知道自己已經被老師歸類為「不認真」、「不讀書」的那種小孩,幼小的戴江慶,心裡覺得非常委屈。
還有一個因素,因為家中有一個很會讀書考試的二弟,牆壁上貼滿他獲得的獎狀,因而二弟非常得到祖父母及父母的誇獎。相對的,戴江慶先生常常被拿來與弟弟比較,他的父母時常會說:「你弟弟都考得這麼好,你怎麼會考得這麼差呢?」這讓他幼小的心靈非常難過,所以,每次考試,都是他最痛苦的時候。
這樣惡性的循環,導致他愈來愈不喜歡讀書,更無法在課業上找到成就感。印象深刻的記憶是在他國小二年級時,有一次,學校作業寫不完,遂請五年級的鄰居好友幫忙寫作業,這件事情被戴父知道之後,戴江慶先生狠狠地被痛打一頓;還有一次,戴江慶先生國小三年級時,國語考0分,被父親處罰把頭髮理個精光,這使他幼小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他覺得很沒有面子,因為害怕被取笑,不敢去學校及家中附近的巷子內玩耍。從幼稚園到國小六年級,戴江慶先生從沒有拿到獎狀,所以,他很羨慕、很崇拜那些得到獎狀的同學、朋友。
平時,戴江慶先生很喜歡和同年齡的孩子一起打球,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相約打棒球;打球之餘,他們一起捉迷藏、玩水、玩沙、到河邊遊泳…等。這些活動雖然無法獲得稱讚更無法擁有獎狀,但它卻是戴江慶先生非常懷念的「童年回憶」,直到今日,提起「打棒球」,戴江慶先生認為自己還是頗有天分的。
他記得,他9歲的時候,與鄰居10多位小朋友晚上去夜遊、玩捉迷藏,後來有位年紀較長的孩子提議去偷柳丁,他說某戶人家栽種的柳丁又大又甜又好吃,他覺得要分成三組人馬進行,因為人數少比較不容易被發現。當時年幼的戴江慶,心裡真的不想參加這個偷柳丁計劃,但是,他又害怕被說成不合群的人,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加入他們。他記得,在偷摘柳丁時,份外緊張,心臟砰砰跳得厲害,又有一次,和好友在晚上12點過後,他們偷偷去魚池邊釣魚,這時,他才知道晚上的魚比白天更容易上鉤,整個過程除了緊張,內心不斷掙扎糾葛,羞愧讓他坐立難安,這是本質純樸的他,真的不適合使壞吧!
這些快樂與痛苦的童年回憶,讓戴江慶先生深深體會孩子們「脆弱」的心靈,一旦被批評、指責,被打擊、被說「笨」,孩子就會去排斥學習某件事物,情緒會「掉進很深的谷底」,這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因為他們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學習特質罷了。
他以自己為例,珠心算對他來說非常有興趣,學習時讓他感到非常快樂,因此,他會義無反顧地做並且堅持投入在當中,即使旁人說些風涼話或有所勸阻,他仍舊不被影響,照樣對他的興趣展現無比熱忱,進而成就了一番國際珠心算事業。
從小就喜歡當老闆
童年還有一件事,反應出戴江慶先生從小就有「當老闆」、「賺大錢」的想法。
戴江慶10歲的時候,有一天,他跟朋友到虎尾市區的釣魚場釣魚,見識到了偌大的釣魚場,它的計費方式是以節收費,每4小時為一節。他看到釣魚場人進人出,不管有沒有釣到魚,都要付錢給老闆,小小年紀的他,心裡想著:「哇,當釣魚場老闆真是威風!來這裡的每個人都要付錢給他,他只要坐在那裡收錢就好了;這樣的工作真好,不用像祖父、祖母、爸爸、媽媽一樣,每天辛辛苦苦下田耕種,每次都要等作物收成變賣之後才有收入,常常都要等上半年;家中飼養的豬、鴨也要等到養大了才能販售,每次都要等到有了錢才能去買想要吃、想要用的東西。」相對的,戴江慶先生住在虎尾市區的同學,不論吃、穿,任何生活用品都很高級,幾乎要什麼有什麼,有時候他們的父母還會接送他們上、下學,這讓每天都要走一個小時路程到虎尾鎮立人國小讀書的戴江慶先生好羨慕!為此,他時常有著長大以後,我要工作、賺很多錢的想法。
正當他看到了「賺很多錢」的釣魚場老闆之後,他便開始幻想:「我長大也要開一家很大很大的釣魚場,賺很多很多的錢孝敬父母。」於是,他開始觀察老闆怎麼收費,如何管理釣魚場,來釣魚場釣魚的都是什麼樣的人?他甚至已經開始到處在找一塊「適合開釣魚場地方」,他到一處空曠的土地,便假想:「這地方要怎麼把它挖掉土地,建一家釣魚場,要建得很大才行,如此才能服務很多人,這樣才能賺很多錢。」
直到成年之後,戴江慶先生回想那時候的想法,就覺得自己很天真,因為那時想找一塊「龐大」的土地,依現在的地產價值,可能得花好幾百億才能買到那麼大的土地經營釣魚場呢!可想而知,幼年的戴江慶事業心非常「宏大」並十分具有「魄力」,和別人想的都不一樣呢!
所以,戴江慶後來會將珠心算版圖擴張至國際,締造出比一般人更宏遠的志業,這樣的企圖心,來自於幼年時期,就可看出其中的端倪了。
以上內容節錄自《目標:珠心算大師戴江慶與國際加盟教學》蔡雅芬採訪撰稿;戴江慶口述/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6111907.pdf |
|
|
|
關於本書主人翁 戴江慶
正統心算CMA,1984年創立於臺灣臺南市,已發展成為臺灣珠心算第一品牌,加盟據點與分支機構遍布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各國,全球約近十萬名學生。
正統心算CMA創辦人──戴江慶老師,1991年訓練林姿吟(10歲)榮獲世界心算比賽第一名,1996年訓練蘇琬婷(10歲)榮獲洲際杯珠算比賽第一名,1992年起,打破傳統珠算心算教學方法,將單手教學改為雙手教學,並廣為推展,成為臺灣首先採用雙手撥珠的開路先鋒,近三十年來,創下驚人的成績,培育學生13位心算十段及2位珠算十段最高段數合格,另國小四年級蘇琬婷特殊段位心算14段合格,揚眉國際,1段至9段累計800位以上合格,1級至12級累計數萬名合格。
戴江慶老師,除了擔任無數次珠算心算檢定及比賽評審及裁判,更多次榮獲第一名教練獎,並積極參與各公益團體活動,曾經擔任兒童珠算協會理事及台南市第一分會會長,並當選十大傑出鳳凰府城社會青年……,2002年,因應珠心算的未來推廣,隻身獨闖香港,此至2011年,將正統心算CMA插旗至全球20個據點,本書將介紹其個人傳奇故事,並分享其跨國教學與加盟創業體系之成功經驗。
正統心算CMA:http://www.cma.com.tw/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