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老伙仔的冷言冷語(上冊)──《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同角度的看法
  老伙仔的冷言冷語(上冊)──《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同角度的看法
  冷眼旁觀、白話表述佛典裡的是是非非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人二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3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5780-76-0
裝  訂:平裝

定  價:NT$46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老子易解
老子易解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道」生天地與萬物,更是中華文化之宗源。

 
心靈財富發現之旅:尋找本來 創造未來
心靈財富發現之旅:尋找本來 創造未來

點亮心燈、發現本性;領你離開顛倒煩惱,發揮自然潛力!

 
呂洞賓的詩與道:仙詩與丹道修行之門
呂洞賓的詩與道:仙詩與丹道修行之門

「此道幽微知者少,茫茫塵世與誰論」,藍石老師對呂祖道詩的注疏解說,讓尋道之士人得法有途。

 
人生操作手冊
人生操作手冊

你知道你的人生幾乎沒有被正確駕駛過嗎?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作者人二眼見臺灣社會受到佛法的影響是如此深且廣,於是興起了釋經、解經之念頭。
◎本書除了對佛經《大佛頂首楞嚴經》進行內容摘錄、整理、釋譯外,更冷言冷語白話批判佛經裡存在的怪力亂神現象,希望撥亂反正!
◎內容各卷統一以原經文、註釋、白話文、冷言冷語四個部分做為區隔,架構清楚、簡單易懂。

佛不佛 道不道 人不人
──老伙仔

一位原本對於佛與佛法充滿了敬佩與嚮往的門外漢,偶然間翻閱佛經及相關論述,總覺得裡面的內容怪怪的,似乎充滿了怪力亂神的現象──神通、天眼、天耳、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而他下定決心要弄清楚,到底佛經裡都在講什麼?

在冷言冷語中,老伙仔收集並整理出對《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同角度的看法,試圖將那些所謂的大師愛用的「引經據典」──把一句短短的經文解釋得既複雜又神祕,讓人讀完後倍感解釋比經文更難懂,以更白話的方式來解讀,讓佛學經典變得簡單易懂、平易近人。

   
 

在此序言中,要表明幾件事:

一、本書作者於二十世紀中生於南臺灣一農村,當時,民風純樸,卻充滿了怪力亂神之迷信,小小農村就蓋了二間大廟。生於斯,長於斯,在潛移默化中,本書作者的骨子裡也充滿了怪力亂神之迷信!直到二十世紀末,本書作者接觸到一些腦科學的研究成果,知道了人的所感、所思都來自腦神經的運作;換言之,人類的文化或文明都是人腦的產出,可以說它們都是虛幻的!怪力亂神也是人造的、虛幻的!當然,佛與佛法也是人造的、虛幻的!

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努力一分收穫。世界目前食衣住行育樂的一切,譬如,電腦、手機、醫療、高鐵、微波爐、農產品等等,都是古今中外之專業人士一點一滴努力的結果,它們都是依據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當然,科學不是萬能!但比較之下,科學是最可靠、最踏實的作法。就算心理學、意識學也是科學!任何一點點知識都是世人齊心齊力追求得到的,並非如佛經所言,說什麼,只要成佛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三、心靈有其力量,但心靈只能透過身體的運作(目前,由於科技的發達,也可經由機械手臂的運作)才能顯現出力量。譬如,個人想移動一張椅子時,只能透過自己的手去搬動,在命令或請托別人去移動時,也是要透過別人身體的運作才能。佛經裡所謂的心能轉物,也是要透過身體的運作才能顯現出力量。若說心能直接轉物,這是不可能的!譬如,幾年前,有宗教界人士召集了二萬多人,說要藉由大家的念力一起來祈雨!其結果,當然是鬧劇一場!

四、本書作者以前雖然未曾研讀過佛經也未曾修習過佛法,但由於周遭的影響,對佛法也有一些一知半解的認知。譬如,各人造的業各人擔、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救苦救難觀音菩薩、六道輪迴、佛法無邊、不生不滅、等等。心中對於佛與佛法充滿了敬佩與嚮往!偶然間,會在書店裡翻翻佛經及相關論述之書本,總覺得裡面的內容怪怪的,似乎充滿了怪力亂神,譬如,神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等等。因而,下定決心要弄清楚到底佛經裡寫些什麼。於是,請一位精通佛法的朋友(佛教徒)介紹一本有代表性的佛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及一本較好的白話本(本書作者國文程度不是很好)給我看。對照經文與白話本略讀之後,覺得佛經裡竟然充滿了怪力亂神!又想到臺灣社會受到佛法的影響是這麼深這麼廣,於是,興起了撥亂反正之念頭!
五、對於佛經與佛法本書作者完全是個門外漢,略讀了解是一回事,拿起筆來要寫又是另一回事,經過多次的摸索與修正,終於決定本書的編排型式:經文、註釋(有關資料)、白話文(自己摸索得來的解釋)、冷言冷語(自己的意見)。在此要強調,本書之註釋及部分冷言冷語均查自紙本與電子媒介有關資料,因出處太多,故決定不附上出處,僅在此對原著者表達無上的謝意與歉意!此外,本書作者努力保持客觀、盡力搜索已有之資料,力求本書之白話文盡量貼近經文原本之意思,當然,本書作者能力有限,錯誤在所難免。白紙寫黑字,本書的內容可受公評,敬請有緣讀者不吝惠予賜教!

六、查資料過程中,本書作者發現到,對經文的解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大師,更是引經據典,把一句短短的經文解釋得既複雜又神秘,讀完之後,令人感到解釋比經文更難懂!當然,任何人對經文的解釋都會有解釋者的主觀意見,這是無法避免的。就本佛經而言,相信其內容應該也有許多都是作者主觀的意見。若是把本佛經之內容全部都當成是釋迦牟尼佛的開示,那也未免太單純了!當然,各行各業有其專業用語,這也是外行人最頭痛的地方。而大部分專業人士在對外行人解釋自己的專業時,往往會有高人一等的心裡與態度。那些所謂的佛法大師是如此,本佛經作者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看看佛經就知)!其實,除了少數大智或大愚者,人類的腦力相差不多,世界上所有的主張、學說或理論,只要說明白、講清楚,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了解的!世界上沒有所謂奧秘艱深的書,懂了就簡單,不懂就艱深、就奧秘!本書作者相信,任何經典,只要專業名詞弄懂了,其內容也就唾手可得了!

七、站在人本的立場,本書作者要說佛教基本上是邪教!為什麼?第一:佛教主張三界六道是虛妄、是顛倒!人間充滿了污濁,是不值得待的!佛教是反人類的,叫人修道趕快成佛!第二:佛教裡有許多扭曲人性的內容,譬如,不淨觀中的九想觀,說什麼,膖脹想、膿爛想、異赤想、青瘀想、啄噉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厭壞想。實在有夠變態!第三:佛教裡充滿了怪力亂神,譬如,六道中,除了人、畜生係真正的存在之外,像天、阿修羅、餓鬼、地獄不是怪力亂神是什麼!還有什麼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等神通的也都是怪力亂神!由於時空背景的約束,佛教後繼者對這些怪力亂神也都避之不談,但從來不敢正面對待,放任一些不肖之徒,利用佛教的怪力亂神來騙財、騙色、愚弄社會、甚至毀人家園、奪人性命!平心而論,佛教是要擔負相當責任的。當然,佛教裡也有許多正面的貢獻,譬如,修心養性、勸人為善等等,本書作者實在非常期待,那些有影響力的佛法大師能夠出來整理佛經,去蕪存菁,使佛經盡量貼近真善美之境!

八、因篇幅之關係,本書分成上、下二冊,上冊包含卷一到卷五,下冊包含卷六到卷十,每卷分成十個章節左右,此外,本書章節之劃分是隨意的。先出版上冊,時機到了再出版下冊。

九、最後,誠心誠意歡迎有緣讀者慨然惠予指正與批評。

人二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卷一之一

壹、原文
如是我聞一。一時佛在室羅筏城二,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三,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四。佛子住持五,善超諸有六。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七。從佛轉輪八,妙堪遺囑。嚴淨毗尼九,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十,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十一。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十二。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三。十方菩薩咨決心疑十四。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十五。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十六,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十七。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大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十八。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十九,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二十。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二十一,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二十二。於時復有恒沙菩薩二十三。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貳、註釋
一、如是我聞,是指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阿難記憶力特強,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全能記得,但阿難所說出來的經典,一般人是不會信服的。所以世尊入滅前曾對阿難表示,須於卷首加上如是我聞此語。
二、室羅筏城另稱舍衛國,是喬剎羅國的都城;祇桓精舍(桓指樹木),原是波斯匿王的太子(叫祇陀太子)供養樹木之處,須達多長者在此蓋了很多的精舍,故叫做祇桓精舍。
三、比丘,受過具足戒律的出家人。大比丘,屬于大乘的比丘,是菩薩比丘,不是普通的比丘,不是小乘比丘。
四、皆是無漏大阿羅漢:無漏,有欲念的思想,及有欲念的行為,就是漏;沒有欲念的思想,沒有欲念的行為,就是無漏。阿羅漢是梵語,意譯為無學,謂其生死已盡,無法可學;無生,謂其斷見、思惑盡,無復三界受生;應供,謂其應受人天供養;殺賊,謂其能殺煩惱之賊。具三明六通,無量功德,故稱為大。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六通: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
五、佛子,信受奉行佛陀教法的人。住持,住持職的簡稱,是佛教寺院之中,出家僧團的領導者。
六、善超諸有,善是福德,超是智慧的善巧方便越過,諸有是一切因緣法相。就是說一千二百五十名的大阿羅漢,都能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繫縛。阿羅漢已斷見思惑,已超三界,不再受三界六道輪迴之苦。
七、威儀,通常而言,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佛門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此四威儀,正是行者日常舉止所應遵循的儀則。
八、從佛轉輪,就是随佛弘法。妙堪遺囑,指這些大阿羅漢可以勝任佛交代的遺命。
九、嚴淨毗尼,毗尼是戒律。嚴格淨心守佛一切戒律。弘範三界,可做三界眾生的典範。
十、應身,三身之一。佛具有三種身:報身(受用身)、應身(變化身)、法身(自性身)。應身,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報身,是諸佛所修功德所感之圓滿色身,一般來說,常居色界四禪天頂——色究竟天,為入初地以上菩薩現形說法。法身,是諸佛及眾生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
十一、拔濟未來,越諸塵累:超拔救濟來世的眾生,使他們都能超越諸世間之累。塵,與根相對。是一切外物的總稱,塵累,指烦惱﹑惡業的種種束缚。
十二、辟支,大乘佛教認為辟支佛屬於三乘中的中乘,是觀察十二因緣而證果,所以亦稱為緣覺佛。依照大乘佛教《法華經》的教義,所有的修行者終將成佛,辟支佛與阿羅漢的覺悟尚不究竟,所以只要他們繼續修菩薩行,終將也會成為正等正覺的佛。無學,修正道以斷煩惱,叫做有無;悟真理而斷煩惱,再無可修學,叫做無學。中國禪宗有一個最明顯的無學例子,就是六祖慧能,他表現出無學的特性。
十三、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属即附属,跟隨眾比丘,作自恣法。休夏,比丘從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期三個月,只住在一個地方,不到别處去,以避免踏死地上的小生命。自恣,是三個月圆满後,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為自恣日,大家共同檢舉各人的過錯,即坦白自己的過錯,如果自己不知道,便要恣任僧舉,說出自己的過錯,互相警惕、互相改過自新。
十四、十方菩薩咨決心疑:菩薩於大乘律儀,未能心無疑慮,故當休夏之期,而來咨問於佛,請求決斷也。欽奉慈嚴,將求密義:欽奉:是欽承奉事,敬順無違之義,慈嚴:是慈悲嚴肅。將求:心有所待。密義:有二釋:一、即秘密之義,菩薩志在菩提,自是理趣沖深,故稱密義。二、即密因了義,以為悟修之本。
十五、即時如來敷座宴安:敷座,將敷具鋪在地上而坐。敷具又譯為尼師壇、坐具、臥具。宴者,恬然寂靜之貌,安者安處不動之儀。
十六、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迦陵頻伽是仙禽,其音非眾鳥所可及。如來法音微妙,超過一切音聲,故以喻之。遍十方界:佛之音聲,稱性周遍,但有緣者,皆可得聞;今欲召集諸聖,所以遍至十方世界。
十七、請佛宮掖:宮掖指皇宮。掖,掖庭,宮中的旁舍,嬪妃居住的地方。
十八、既無上座,及阿闍黎:上座,佛教術語,又稱長老,佛教僧團中,不問年齡、種姓、與地位,以先出家受具足戒者為上座。阿闍黎,佛教術語,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爲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爲弟子楷模之師,故又稱導師。
十九、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檀越即施主。小乘乞食有其順序,一般是先找官家,後依次為唱、屠、沽(咕酒,即酒家)、淫舍。由於此時官家與長者居士都已設齋供佛,不能再供養阿難,故阿難只有希望最後幾種施主(即屠夫、酒家、淫舍)能做為他的齋主。
二十、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剎利尊姓,即剎帝利尊貴種姓之人。旃陀羅:即屠夫。方行等慈,即效法佛陀行平等慈心。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欽佩仰慕佛陀開示闡明無遮的乞食方式(無遮指對貧富無分別)。度諸疑謗,指無分別貧富之乞食方式可免除他人之疑惑與毀謗。(如大迦葉專找貧苦人乞食,使人懷疑他是否故做清高,反之,須菩提專找富人乞食,則招他人毀謗他貪富貴。)
二十一、摩登伽女,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摩登伽女,古印度摩登伽種的婬女、遊民。娑毗迦羅,外道名。即數論師也。「陀羅尼」稱為「咒」,「咒」即是祝願的意思,因為誦唸咒語可以得到諸佛菩薩的祝願加持,而且持咒者也可以透過誦唸咒語來祝願他人,所以稱為「咒」。陀羅尼,梵文,漢譯為「真言」、「密語」、「明」、「咒」、「總持」,是佛教裡面佛菩薩及護法天龍八部及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所通用的一種音聲語言。最早的真言是婆羅門祭拜時的吠陀贊歌。咒術,是道教應用咒語祈請神明、詛咒鬼蜮的一種方術。被認為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達到除邪消災、逢凶化吉的目的。傳說,只有巫師才懂得咒術地含義,也相傳咒語是巫師呼喚天帝的語言。
二十二、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化身,佛教稱佛或菩薩暫時出現在人間的形體。結跏趺坐,即互交二足,將右腳盤放於左腿上,左腳盤放於右腿上的坐姿。又稱交一足為半跏趺坐、半跏坐。
二十二、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菩提,本意是覺悟或者道的意思,是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妙奢摩他,妙,即不可思議、絕對、無比之意。奢摩他,意譯止、寂靜、能滅,為禪定七名之一,乃攝心而不被外境所動,遠離並止息一切之散亂,使心寂靜。三摩,三昧,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禪那,禪那爲一種深度靜止與專注的禪定狀態,在其間,心智完全沈浸、吸攝於所選的專注目標。方便,佛教語,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義。最初方便,三種別定(指妙奢摩他、三摩、禪那),各有最初方便。
二十三、恒沙菩薩:菩薩,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參、白話文
一、這是我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有一次,釋迦牟尼佛來到室羅筏城之祇桓精舍,追隨而來的有大比丘眾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是無煩惱的大阿羅漢、佛子、住持等,他們都能超越三界一切因緣法相,且能於國土成就莊嚴儀態,随佛弘法,勝任佛交代的使命,嚴格淨心遵守一切戒律,可以做三界眾生的典範。佛之應身無數,為了度脫眾生,超拔救濟來世的眾生,使他們都能超越諸世間之煩惱。大阿羅漢有: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他們都坐在首位上。還有眾多的辟支無學,及初發心求菩提道之人,一同來到釋迦牟尼佛這裡。另有跟隨眾比丘來此休夏,坦白自己的過錯,互相警惕,以便改過自新的人。十方菩薩也來此請教於佛,大家期待慈悲莊嚴的佛能夠開示奧密之義理。那時候,如來安然坐在座位上,對會中眾人,宣說深奧之佛法。法會上之眾僧,均得到以前未曾有的收穫。佛宣說佛法的聲音,遍及十方世界。恒河沙般眾多的菩薩,也來到了道場,其中,以文殊師利為首位。
二、當時,波斯匿王為了其父王之忌日,設齋供養眾僧,並為其父王超度靈魂。波斯匿王恭請釋迦牟尼佛前來皇宮,並親自迎接他。波斯匿王準備了很多的珍羞妙味,也親自延請了諸大菩薩。城中另有長者居士,同一時間恭請眾僧用齋,並期盼佛也能撥空前來參加。釋迦牟尼佛吩咐大菩薩,帶領諸菩薩及阿羅漢,參加諸位齋主之齋宴。唯有阿難,因早先已經接受別地方的請託,遠遊尚未回來,無法與眾僧一起參加齋宴。阿難身邊既無長老,也無導師,歸途中獨自一人。其日,因無人供養,阿難手拿鐵鉢,遊走城中,挨家挨戶循乞,希望最後幾種施主(即屠夫、酒家、淫舍)能做為他的齋主。無論清淨、污穢、剎帝利尊貴種姓之人、或屠夫,都是循乞之對象,阿難要效法佛陀,行平等慈悲之心,不特意選擇卑微低賤之人行乞。阿難心意發起,要圓滿完成,認為一切眾生,都有無量功德。阿難已知,釋迦牟尼佛曾經訶責過須菩提及大迦葉,他們二人雖為阿羅漢,心仍然無法均分平等。阿難對釋迦牟尼佛之開示:闡明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平等看待之無遮道理,及不要招致諸種懷疑毀謗,非常佩服。阿難慢步經過城郭及護城河,通過外城門時,整理儀容,肅穆莊嚴。那時候,阿難依次乞食,經過一妓女戶時,卻遭到摩登伽女以咒術迷惑,而被引誘上床。摩登伽女撫摩阿難之肉體,阿難一時克制不了,眼看持戒已久之身軀即將破功毀棄。
三、齋宴中的釋迦牟尼佛,遙知阿難正被婬術所困,齋宴一結束後,立即回來。波斯匿王、大臣、長者、居士們,也都跟隨佛前來,希望聽聞佛之開示。即時,釋迦牟尼佛之頭頂發出各種寶貴且令人敬畏之光芒,光芒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釋迦牟尼佛命令文殊師利菩薩持咒前往救護阿難。文殊師利菩薩將惡咒消滅之後,就帶著阿難及摩登伽女,回來佛這裡。阿難一看到佛,就行頂禮而哭,並對佛說:悔恨自己很久以來,一向多聞,但卻未盡全力修道,懇請您開示,十方如來得到開悟的最初方便法門。當時,另有恒河沙般眾多的菩薩、及諸十方世界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也都期待著聽聞佛之開示。大家退回座位,靜靜等待著佛之開示。

肆、冷言冷語
一、本章節第一段論述: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在室羅筏城之祇桓精舍宣揚佛法之情形。前來聽講的人相當多,其中包括許多阿羅漢及菩薩等,看起來相當熱鬧。其中提到: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恒沙菩薩之意思應是恒河沙子那麼多的菩薩,那麼多菩薩,如何進入會場?此句話講得太誇張了!
二、本章節第二段後面論述: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本書作者認為阿難在外乞食,經過綠燈戶,受不了性的誘惑,進入室內嫖妓。但此處卻說,是阿難受到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迷惑,而被攝入婬席。這樣的說法實在令人無法茍同!僧人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慾,有時報紙也會有僧人犯戒,騙財騙色的新聞,不是嗎!
三、本章節第三段論述:在宮庭吃齋宴的如來,人雖與阿難分隔二地,卻能感知阿難在外發生的事,這實在太厲害了。對於佛教信仰者而言,如來具有各種神通,當然無所不能!但對於非佛教信仰者而言,這種遠距感知的特異功能,實在不可思議,它是需要進一步的証明的,並非單方面說了就算數!
此處又說,釋迦牟尼佛頭頂,放射百寶無畏光芒,光芒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這幅景象,對於非佛教信仰者而言,簡直就是神話!迷信!大概只能在布袋戲或科幻影片中才看得到!但不知道佛教信仰者,對這幅景象會如何看待?在佛教信仰者中,應該也有很多受過近代文明洗禮的,若他們還相信這幅景象,那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釋迦牟尼佛叫文殊師利持咒前往救護阿難。對於一般受過近代文明洗禮的人而言,咒語就是迷信!此外,一樣是咒語,摩登伽女的咒是惡咒,而釋迦牟尼佛的咒就是善咒。這種己是人非的心胸,實在叫人不敢領教!


以上內容節錄自《老伙仔的冷言冷語(上冊)──《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同角度的看法》人二◎著.白象文化出版

   
 

人二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