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用人生閱讀易經
  用人生閱讀易經
  透過易經的剖析、佛法的修行,獲得生活、事業、心靈的療癒與解脫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劉哲雄
類  別:星相命理
出  版:天行書苑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88910-9-8
裝  訂:平裝

定  價:NT$8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斗數春秋
斗數春秋

驚人發現紫微飛星轉速與年收入成正比!最新透解歷史發展、通會古今的斗數著作!

 
占星魔法學 : 基礎魔法儀式與冥想
占星魔法學 : 基礎魔法儀式與冥想

當代的現代或古典占星師、魔法師等,都能輕易理解的占星魔法知識與實踐。占星師與魔法愛好者眾所矚目的傑作!

 
子平真詮三十天快譯通
子平真詮三十天快譯通

本書以簡潔之白話文,破譯八字學聖經《子平真詮》,原味道地說清楚講明白。

 
紫微斗數科學(二)星曜賦性九陽真經 
紫微斗數科學(二)星曜賦性九陽真經 

◎ 一本能「穿越時空、大選必贏、破解倚天屠龍記」的絕世經典之作。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結合易經與佛法,從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中,揭開易經義理的奧秘。
◎易經如同醫生,可以找出生命中的病灶,開出解方,調整心性,實現自我。
◎透過對易理的學習,了知人生運旋的理序,應知應行的作為,嘗試在人生旅程中,令自己成就為「大醫王」。

易經在華夏經典中,居於群經之首,主導融會儒釋道思想,是中華民族第一部以先民符號紀錄生活萬象,繫以簡約文字闡明人生智慧、生活方向。中國歷朝歷代註解易經的先賢聖哲著書立說,流傳千古,這一代的華夏子孫,傳承中華文化,易經是必不可缺的首要經典。

西元2011年天行書苑甫設立,適逢巧妙機緣,為劉哲雄老師耗時四年餘的易經上經《用易經閱讀人生》製作編輯,成為台灣地區第一部易經義理結合禪修實證的電子書,2012年迎向龍年,劉哲雄老師的下經《用人生閱讀易經》大作歷經艱辛,終告完稿,寫作經緯依然循著易經義理深入解析,尤重大象傳的道德警示,從〈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未濟〉卦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的娓娓提點,在在感受到作者諄諄教誨與鼓舞人心的敦厚心意。每一章節輔以佛法經義,透過修行的真實體驗,引導讀者進入易經64卦384爻所刻劃一爻一世界,一卦一宇宙的美麗紀元。

   
 

還記得在上易經的第一堂課時,啟蒙老師 劉君祖先生曾經問到:「為什麼要來學易經?」當下自己的回應是:「希望讓自己能夠更豁達的看待人世間的起伏變遷」。其實,那是覺知到所草創數年的事業有著危機時的衷心期望。而易經的學習也確實讓我在面對結束事業、及重新開始的艱困過程中,有了「認清事實」的底蘊,及「習坎」以安頓己心的覺醒與心理準備。十數年過去了,在生活有了一定的穩定度之後,好東西要與更多人分享——讓「易經能夠為大家所用」的心思,從無到有、到想要告訴大家:「易經是一部前人任事待人、『安』心解困的生活史;只要將所學到的符號及卦爻辭,與日常生活相互聯結,就可以令我們認清事實、引發心念,開啟改變的契機」。

懷抱著前述的心思,踏上社區大學的易經推廣之路,算一算也有十數年了;其間,從學員的學習分享中,總能看到他們「從對易經最初始的體驗心得,到運用所習得易經的道理令自我得以成長,與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的改善等具體成果」的呈現。這一切也讓「寫書做更多分享」的念頭開始浮現。

就這樣在一邊推廣易經,一邊擴展了易經思路的情況下,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進行書寫;過程中,自己跟隨 大越師父修習「四念處」,自此踏上禪修之路與諸多佛典的閱讀。就這樣,在從日常生活裡觀察「身、受、心、法」的變動,再與原始佛教的經典相摩盪之下,發現易經卦爻辭中,那「某類行為條件的開展,即會有吉、凶、悔、吝之結果」的闡述模式,和佛典的教說隱密的扣合在一起,更確信易經卦、爻辭所呈現的種種提點,與是否具有正念的行為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遂將習禪的心得亦納入書寫的範疇,而有了讀者所見諸多相應佛典的引用,期望每一個讀者都能夠因此開啟從心念、覺受到行為反應的自我觀察力,並藉以調整行為模式,發展出更良善的人生。

學習的基本出發點,本來都是期望因此而改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使身、心更趨向良善的境地。但是任何知識的學習,若一變而為「一言堂」緊守而不知變通,或只成為茶餘飯後充當門面的東西,更甚者或成為黨同伐異的工具,則是我們所不願見。因此,筆者曾於〈易經的符號世界〉說到:「習《易》,若不能有效的落實於日用生活中,以獲得生命基底下,內在身、心、靈的提升與外部功業的展現,那也只是回到死躺著的符號和文字而已。」或許這亦是筆者於文章中,往往嘮叨多言,希冀能說明極簡文字所含蘊多元面向的用心,針對這一方面,就得請讀們者在諒解之後,耐住性子繼續探究易經那極簡中的深層意味。

古賢者將易經概分為上經三十卦與下經三十四卦,筆者亦依於此而有《用易經閱讀人生》的上經,與《用人生閱讀易經》之下經的撰寫。在五年的書寫時段,自己荒廢了生活經濟資源的開發;過程中,亦難免有因為經濟壓力而三心二意的掙扎。此書,若無內人 劉九好的體諒、包容與支持,絕然無法完成二書的撰寫。而天行書苑與易學好友 黃秀蘭女史投入於中華經典推廣的用心,及適時告知編輯進度的似有若無的督促,則讓撰寫有了與時俱進的成果。在此,謹以此書的完成,獻給默默付出的支持者們。亦祈願他們及讀者們都能因為易經的學、習,而擁有「吉無不利」的人生旅程。

   
 

作者劉哲雄如是說《易經》──
*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往往時變境遷,才可以真切地覺知到人生真實的存在。
*安身與安心是每一個人亙古不易的課題,易經給了我們安身與安心的思想依歸。
*認識每一個易經中「爻」的旨趣,也許我們就能夠掌握時、位之變,並做出最適當的安排與行動了。
*咸卦「以虛受人」是啟動一切良善事件的根本所在。
*遯卦的「遯」實際上亦是一個「求全」的作為。
*正確的思考來自於自覺,了解自己則是自覺的基礎,觀卦中「以身觀身」即是自覺的開始。

作者劉哲雄如是用《易經》──
*在無常變化中,是否能夠藉由正念、正知的觀察,獲得一切事物的究竟相續的正見,開創出更具意義的生活及提升生命的內涵,有賴易經義理的實踐篤行,帶來生命的啟發。
*「止觀」是一種完全相融於一切變化之中,與時俱進的活動過程。
*艮卦的「艮其身」,有類於一種在「戒清淨」之後,止於其身、以觀其身之變化,推而得知無常變易之實相真理,最後達於「定、慧」俱得的操作過程。
*佛典中阿含經對於修行者,有著與益卦五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相同的提醒相互參證——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

第一章 易經的感情世界
第一節 咸卦引言
風生水起
《易》文本的上經,從開天闢地的乾坤二卦作起始,結束於坎卦所謂「人生試煉態度及應有行動的學習」,和離卦所言「透過自我蓄育開展出承繼文明使命的能耐」,說明生而為人所當有苦樂相雜的認知,及事件開展必然存在著許多難以逆料情境,與面對變化所應備具的態度和功夫。續接而至的下經,則從人們最初始的、電光石火般的感知之咸卦談起,指涉的是事件開啟時內心的變化震盪過程。咸卦從訴說著來自幾微的觸動、日思夜想的心動、到滿溢又無法加以左右的情懷的躍動,一切的一切在幾經思考之後,欲藉由滕口傾訴來告知對方,自己內心深處、已然蓄勢待發的「感受」。

現實世界,個人藏於內心的「感受」,其實只有藉由實際發於外的施為,才有可能獲得所希冀之結果的真實呈現。因此,在咸卦之後,《易》之卦序在下一個瞬間跳躍至恆卦,除了象徵「久長」是生而為人所追求的目標之外,同時它也清楚的指涉著「若想要追求恆久的成果,則所有的事件將開始真正的進入磨合動盪的階段,乃至最後所可能達到的狀態為:「陷落至萬劫不復的境遇、或幸福美滿彼岸的風光」。其間,卦辭以簡約的語辭,淡淡的、平靜的描述著相跟相隨情境的追求,並且引出後續諸多悲欣交雜、摩盪起伏與各正性命的人生…。《易》就以那咸、恆二卦所經歷程的簡易描述,來做出真實人生的提醒:「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往往時變境遷,才可以真切的覺知到人生真實的存在,而『與時偕行』便是你我共同的、必修的功課」。

…………………………………………

《易》下經之始的咸卦,就是闡釋人世間千變萬化的感受的卦,不過它的歸結點卻是以感情的正向發展作為期許的標的,同時以簡易的卦辭,訴說著經由「感受」的第一次接觸,導致相遇、相知的運旋及起伏的過程,和於身處其間之時,應該有的處理原則與方法。

咸,亨。利貞,取女吉。

卦名「咸」字,釋其義為「悉、皆、全」,直接闡釋「咸」所具備的「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無時不在的時空種性」;字象則為「無心之感」的「感」意,是一種無任何成見、無偏私的開放式接觸、相遇的概念,原始無染的至誠純真則寄蘊在其中;因此,藉由此「沒有立場的立場、或沒有態度的態度」等樣貌之「咸」的運作,人與人之間開始有了不同的互動關係,也有了生生不息的未來性,或徹底的毀滅性—雖然我們都期待著前者的開展,但是,也不可忽略了後者的存在。

…………………………………………

經由檢驗,如果一切都能各自恰如其分、恰合其宜的時候,當然就可能有美好的結果產生—為良師益友、為工作夥伴、為男婚女嫁的夫妻;否則就當有所擇取、割捨、趨避,方可以使足以傷害彼此情義、甚至傷己傷人的憾事不至於發生。造字者所造之撼及憾二字,皆有「感」字,傳神的描繪出「感」之後的可能震撼與動盪,同時亦存在著「感而行動」之後的可能發展之一是遺憾啊!人間世,喜愛新事物,冒險以開拓新領域是人性的不變欲求,所以,追求自主,不受意志控制,奔流竄走的情感,往往在緊要的關鍵時刻,會做出背離理性之「利貞」的決定……!其結果就可能如《羅馬書》所說:「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成了自己的問題』。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至此,不得不感嘆那卦辭「利貞」的舉示,真正是用心良苦!

情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西方兒童心理學家卡根(Jerome Kagan)強調「感情——不是理智——才是人類動機的來源。」惟感情的發展應該有它的正常軌道和秩序脈動。是故,卡根認為:「避免內疚的慾望是世界上所有人類共有的。…道德需要天賦的內疚和同情能力。」讓人動容的則是他對感情一事的描述:「建構能夠勸誘採取道德行為的有力基礎,一向就是道德學家全力以赴的工作。除非懂得中國哲學家們早已了解的哲理:『情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否則他們還會繼續徒勞奮鬥的。」

咸卦《彖傳》就是描繪經由「咸」的感受所創生出的「情」,最後產生了足以「粉飾乾坤」之大力量的路徑。

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情之一字,係透過不同形式接觸所產生的咸的覺知,初始即讓純真無私的「無心之感」,在彼此的內心落腳,然後在相互有所回應的調整中—此刻,「有心」而且是私密潛藏的欲求,已然針對自己的渴望,設定了能夠引動對方更注意自己的策略及行動—除了一方面自然的使柔順的被動者(一般指女方),具有更積極向上的追求情緒及行動;使剛強有大力的主動者(一般指男方),能有謙虛就下的態度和行動之外,另一方面,在此基礎運作原則,與現實人生少男與少女的互動過程之中,男追女的情境,往往亦會自然的產生所謂:「柔上而剛下」與「男下女」的自然安置現象,然後在彼此的磨盪互動裡,藉由溝通說明,蘊釀蓄積如其分、合其宜又令人喜悅的共識與決定,而創造出相輔、相助、相成的加乘效果,最後兩造間不是成為良師益友、為工作夥伴,就是成為男婚女嫁的夫妻。

同樣的,就自然變遷進化與政事推動有成的觀察來論,咸卦之《彖傳》亦認為這一切也都歸諸於「感」的開啟,然後才有萬物的相互碰觸、演化、生成,另外也因為主事者用同理心感受、覺察到眾人心中的渴望,並為之設定所以獲致平衡進步的策略,進一步藉由教化的推展,導引眾人齊力而行,遂能夠創造出天下祥和均富的美好景象。是故,《彖傳》才會有最後的綜合評議:「其實,只要藉由觀察省思,掌握源頭真實而直接的『感受』,就能夠瞭解天下萬事、萬物之各種情境的變化,確實有效的握持各種變動的狀況,然後,水到渠成的運用各種策略與行動,創造出最合於需求的成果。」

…………………………………………

第三節 「咸」是一種層層深化的感知過程–爻辭
咸卦之卦辭及其《彖傳》和《象傳》,雖然闡述了人際間之所以產生各式各樣的關係,創造描繪出多元多樣化良善成果的理序之所在。可是,現實人生,在真正付諸於行動之前,卻必然是一個充滿掙扎與起伏不定的忐忑過程;是故,咸卦的六爻,宛若是一場心智訓練般的,就藉由不斷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而深化心理感知的歷程,企圖說明潛藏而細密的心理變化。其文本分述如下:

初六,咸其拇。(咸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無悔。(咸其脢,志末也。)
上六,咸其輔頰舌。(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仔細的閱讀觀察咸卦六爻的文辭,我們會發現直接呈現的六個爻,好似在告訴你我:
雖然身處不同時位,依舊能夠在不著任何心字的情況下,卻是爻爻存心,處處有心,心隨時都在找尋機會或目標物,以便緊緊的抓住它,好讓自己能夠得到那未得的東西,或使得已經得到的能夠持續的擁有。你我的心是這麼地活躍,又是那麼地不甘寂寞!

在習《易》過程裡,曾用大衍之數占問:「何謂天下父母心?」得到「遇咸之革」的釋疑,其中咸卦初爻「咸其拇」變動的提示,一方面不就是意謂著:「天下父母心,就是父母對孩子無所不包、無時不有的感知—就好像連孩子踩在地上、藏於鞋內的小腳指,若有任何輕微不適意的顫動都能夠覺察到一般」。另一方面,「他們還時刻都在用心的企盼能夠藉由對孩子微乎其微之變化的感知,將孩子的任何顫動的表現,和外在世界的情勢變化產生聯結,想像孩子們未來的可能革變,及望見他們超越自己目前的現況,擁有更上一層樓的美善情境,然後無怨無悔的付出心力、施以所有可能的資助。」其實,民俗中小孩子滿周歲的時候,藉由「抓周兒」的儀式,來預測他們的未來職項,雖然在後來一定會發現如人意者與不盡如人意者皆有之,或者發現它是父母親的妄用心,不過,它也許依舊是一個說明「父母心」的最直接例子。

初六爻「咸其拇」的爻辭,雖說是針對最初始、微小變化的一種感受的描繪,可是,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是少女、少男詩樣情懷,用最簡約的語彙,互相傾訴著被撥動的心弦的陣陣顫動;當下,在腦皮質的神經元之間,所產生的電化學訊號,則隨即進行著聯結的工程;然後在經過雙方有意或無意的接觸,豐富、強化了單方的或彼此的感覺…,也預告了「啟動未來一系列情境的自發力量—『志』的向外開展。」《象傳》所謂:「咸其拇,志在外也」,或許即是此意的清楚描述。而西哲奧古斯丁在《三一論》中則說:「意志本身的蛻變,即意志的轉化為愛。…『愛』是某種生命,它結合了兩者,也就是愛者與被愛者。」由此可見,有了「咸其拇」作為的啟動,則未來正在發酵,並且持續的邁向轉變的路程前進。不過,其結果到底會用怎樣的模式或樣貌來呈現,初六是沒有任何進一步的論述,是存而不論的;因為,所謂的未來,即代表著「一切都是不確定的」!若以此反觀前段所言的「父母心」,那麼,他們果真是忘記無常變化的道理而妄用心了?!

人間世,任何的行為,最怕的就是僅僅因為感受到自身或外來的鼓動,以至於忘卻自己應知及該守的原則和分寸—利貞,或輕視忽略自己目前所在的不利處境而妄動躁進,那就將造成如咸卦六二爻所說的:「咸其腓,凶」,意味著「如果一個人不能以醒覺之心掌握事實狀況的做自己,卻不顧一切的隨人而動,則必然會發生險象、或受到傷害的不利後果」。同樣的,男女之間感情的發展過程,最是要注意前述狀況的存在,方能避除那足以阻礙彼此感情正常發展的各式各樣困頓情況的發生。不過,六二爻同時也提供了調整的方法:「居吉」—男與女感情的發展,在時與勢都未達於成熟、俱備的情況下,寧可用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固守住彼此該有的分寸,謹慎的回應所感受到的鼓動,自然能形成緊密的防範作用,避除任何的險惡,然後雙方才能夠按捺住性子,好整以暇的一起以平衡的心等待美好時刻的到來。《象傳》以「順不害也」做為提點,就是在告訴我們:「知時順勢的敬慎以行,自然能避除那可能的傷害了。」(未完待續)

第十八章 成為《易》之行者
第一節 緣起
易經係源於對萬事萬物的仰觀俯察、分析及類比推演而成。它用“—”的符號代表陽及陽爻,以“ ﹣﹣”的符號代表陰及陰爻,並因於「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操作,賦予各自多元、多樣化的質性之後,再透過符號重疊交易的配置,與言簡意賅之老文字的結合,於現代生活中,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與十翼傳對易經的闡釋,蛻變為人際酬酢及人生起伏歷程中各類行動的參考腳本。其間精簡素樸又多采多姿的底蘊,除了徹底的開展出蘊藏於符號及文字中的擴張性能量之外,宛若跳躍的撰述方式更留下許多空間,好讓習易者將生活或生命中的課題填入其間,並牽引出每個人內心的幽深世界,甚至直陳我們所欲探詢的答案。

不過,也因為易經之文字呈現精簡的模樣,又加上數千年時空的區隔,在判讀的時候往往容易受到個人知識背景、情緒和預設見解的影響,產生誤判的結果。同時它也容易受到有心人士的操縱,而部分偏離或完全偏離其所應呈現的樣貌,導致我們無法認清事實,以適時的進行有效調整、謀求改善情況的作業。因此,在學習易經的過程,尋得一個可以成就正確判讀的方法,或能夠予以有效檢驗判讀結果正確與否的標的,是習易者不可漠視或輕易放過的課題。

在日常生活中,若欲讓一切事件具體呈現出它的真實樣貌,有三件事是必須去確實踐履的。首要者在於「允許事物為自己說話」。其次,則依賴我們清楚的覺察正在經驗的一切——含蓋著所有感受生起、變化及滅去的過程。以及於明見狀況的發展過程,用慈悲來看待我們所經驗到的一切感受。
事實上,此三者亦為正確判讀易經卦爻辭之真實樣貌的要件。

第二節 允許事物為自己說話
筆者在2013年的八月參觀了「逆風少年之順風展」的展覽,欣賞到一座名為「給他們一片藍天」的雕塑作品:馱載著三個各有表情孩童的壯碩馬匹,正在一片草原上奔馳著。由於曾有短暫陪伴中輟學習孩子的體驗,見到作品的剎那,感動的情緒瞬間爆發讓眼眶濕潤、同時心中閃過:「用拯馬壯」四個字的影像。

「用拯馬壯」在易經中,出現在象徵世間陷於昏暗、情勢惡劣的明夷卦之六二爻,與身處整個家或組織分崩離散境遇的渙卦之初六爻,二者同樣都訴說著:有心又用心投入的有志之士,企圖藉由己力以力挽狂瀾、撥亂反正的決心及行動。那直是從事雕塑創作的錦郎老師無所求付出(註4),只希望能帶引三個因家庭變故而中輟學習的孩子,走出困境迎向藍天的心理和行動的寫真。換個角度來看,那也正是「慈、悲、喜、捨」之心的發靭才有的行動示現。

在一般不瞭解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依於慣性的認知,將中輟學習的孩子貼上「不好好就學、導致學習中輟的壞孩子」的標籤。真實的情況又會是怎樣呢?一件事的成就是無數條件巧妙聚合,同時在某一瞬間達於成熟所發展出來的結果。前述的情況,依於錦郎老師長時間陪伴觀察,與點點滴滴逐漸匯聚的瞭解是:家庭的重大變故,導致孩子們被缺乏自我價值感的氛圍所束縛,然後在滿是不確定因子不斷衝撞的世間,於長期無法滿足大家的期盼——乖巧、功課好的情形下,遂無奈的選擇以逃避來做為回應,中輟學習於是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吸引,於第一時間將注意力導向它,並進行初步的瞭解與認知的建構;然後在下一秒中,又由於另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再一次將注意力切換至新的場景及事物,並建構另一組認知。如此不斷捨一取一的心理作業,一日裡不知要發生幾千、甚至幾萬回。只是如此運轉的片斷性認知模式,並無法全面性的觀察到事物完整的樣貌!但是,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認知、推演及判斷,卻在前述粗略的覺知與重複性的發展中,受到持續性的強化而完成建構,然後就讓許多膚淺又不完整的認知在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甚至更引導我們做了無數可能是錯誤的判定。其實,當我們仔細檢視對中輟學習孩子的一般觀感,或許我們也會驚覺:我們又何嘗不是陷在那樣的困境中呢!(未完待續)

   
 

作者劉哲雄,在1960年出生於臺南縣白河鎮;出生之際原本務農的父親,為了供養一家八口人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捨農就商,踩著腳踏車,離鄉背井遠從白河到高雄就業,為記錄此冒險壯舉,特將作者取名為劉哲雄。後來,作者全家更搬遷到屏東定居,童年及高中的求學過程,就在屏東悄悄地渡過,直到1978年考上逢甲大學建築系,人生有了另一階段的開始。

在知天命之年,作者簡單的將學習歷程分為「學建築、入荒野、習易經」三個階段。青壯時建築系科班畢業後,從事工程行業,並與友人合作共同經營建設事業,步入36歲之時,事業顯現疲困的樣態,尤其是在占問:「建設事業的未來發展將如何?」,竟得「遇鼎之蠱」,驚嚇出一身冷汗後,作者有所覺知後,逆向思考強化心理建設,為求更豁達的看待其間可能出現的人生起伏變化,遂有1997年「入荒野、習易經」的異業學習;並在家人的護持之下,投入心力,自節的進行善後工作,更徹底的改變了生活態度及對生命的看法—凡事皆有其因緣條件的限制,臨事之時,人並非如自己所想像的如此能力高強,人應該更謙虛的看待自己的一切行止。

在往後的十餘年間,作者除了對於挫敗之事業處理善後工作之外,「入荒野、習易經」的異業學習,也同時豐富了作者的生活。作者進入「荒野保護協會」,接受野地觀察及解說員的訓練之後,得以更親近臺灣的土地,北從急水溪出海口,南到墾丁之社頂公園一帶,海岸濕地、平原叢林、都會公園及小丘陵地生態都在作者觀察學習及導覽解說的範圍中,甚至結合易經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方法,及天道四時運行的法則,帶領易經班同學登上陽明山,導覽地理環境暨解說心境轉折。

進而於1999年開始易經的推廣教學,真正踏入成人教育的領域,更在2008-2009年兼任「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主任一職,與工作夥伴們致力於公民社會與終身學習的推動及建構。在易經的推廣教學過程中,作者除了「將現代生活中,易經與人之關係」深入闡發,更期待能夠將日漸參悟「易經的生命智慧」之心得著書立說,分享於世間。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