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竹山陳家的故事
  竹山陳家的故事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陳加忠
類  別:人物傳記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3583882
裝  訂:平裝

定  價:NT$12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燦爛人生 Life in Color(三款封面 隨機出貨)
燦爛人生 Life in Color(三款封面 隨機出貨)

抽象畫家、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臺灣箱包大王彭雄渾自傳

 
落花繽紛
落花繽紛

動盪的年代,不甘的靈魂,成就不一樣的人生,綻放璀璨的智慧

 
長島的故事 The Story of Long Island
長島的故事 The Story of Long Island

一個留美五十二年學子的心聲,回顧一生走過的悲與喜,是個人足跡的凝視,也是一個時代的剪影,及寄予新世代的展望。

 
東拉西扯: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
東拉西扯: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

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東拉西扯間展現南師薰陶與歲月洗鍊的智慧。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竹山陳家從第一代祖先傳承至今第十代,
以「耕讀傳家」為家訓,代代相承。
上一代辛勤努力,培育下一代的希望;
留下的不朽精神,也滋潤了後輩的成長與家族的茁壯……

在臺灣,有許許多多家族與我們陳家相同,祖先都是自大陸渡海來臺,到了臺灣開山闢林,在有限的土地繁衍宗族的生命力。每個家族都有許許多多感人故事。當我祭拜祖先時,每位先祖不只是一個名字,他們的經歷都是艱苦,也都是傳奇。

我的父母親以其身教與言教,留下誠懇、樸實、勤勞、節儉、堅忍、樂善好施、正面思考、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留給後代子孫的寶藏,也是社會的珍寶。

謹以本書紀念我的雙親,紀念陳家祖先,紀念數百年來在臺灣土地辛勤付出的臺灣人。

   
 

這是我個人的第一本書。在我個人的規劃中,第一本原定出版的書是亞熱帶溫室工程。在一○四年一月,我開始寫下第一篇文章〈我的父親──陳永坤先生〉,放在我個人網站,原來目的是希望我們陳家下一代可以瞭解我們竹山家族的傳承,也希望我的學生能瞭解為何老師執著於學術研究,為何如此地要求他們。對母親的思念,我完成第二篇文章〈我的母親──陳蔡碧女士〉,逐漸的文章篇數增多,因此在我的網站另闢一個「人文關懷」的專欄,收錄相關文章(http://bse.nchu.edu.tw/new_page_6.htm)。
在一○三年,我們為父親舉辦百年冥誕紀念會。而在今年一○五年,我們也要為母親舉辦百年冥誕紀念會。母親於四十歲那年生下我,轉眼我已步入六十歲。我將個人網站「人文關懷」內容中,有關父母親與陳家祖先的故事集結成這本書,用以紀念天上的雙親,也為個人的學思歷程留一紀錄。
我的家鄉是南投竹山鎮。在此鎮最北邊的山區,清朝時稱為「沙連堡」。父親自原來陳家祖厝到此地開墾,在山野雜林中開闢出現今的家園。從小到大,他陸陸續續告訴我關於陳家第一代祖先到他第八代的故事。在我年長之後,這些陳家祖先的故事更加鮮明,似乎有個力量驅使著我要將它寫下來,也因此在十年之中,我陸續完成此十四篇文章。
我一生最大的幸運是求學生涯十分順利。在臺灣,我就讀臺中一中與臺灣大學。到美國,我在明尼蘇達大學得到博士學位。由於學術研究與對蘭花產業的協助,我曾經到過許多國家,而且都是有機會到其鄉間。不論是外國的大都市或是鄉下農村,我比較生長的臺灣鄉間,最深的體會是臺灣文化的永恆價值。臺灣是個海島,在有限的空間,要養活如許多的人口。而臺灣又是天災連連。數百年經歷多次政權更迭,臺灣人的韌性有其特殊文化背景。那麼臺灣的永恆價值是什麼?在痛苦中,人們會哀傷,會感嘆,但是不會自暴自棄,而是相互扶持,相互鼓舞。在臺灣鄉間,存著對讀書人的敬重,及對求學、求知識的嚮往。臺灣的文化,對於未來,永遠存著希望。由現今的努力以期盼更好的未來,以這一代的辛勤努力,以培育下一代的生機。這是臺灣人在不斷墾荒過程中,在接續的天災人禍中,留給後代子孫的永恆價值與真誠期盼。
在臺灣,我相信有許許多多家族與我們陳家相同,祖先都是自大陸渡海來臺,到了臺灣開山闢林,在有限的土地繁衍宗族的生命力。每個家族都有許多感人故事。當我祭拜祖先時,每位先祖不只是一個名字,他們的經歷都是艱苦,也都是傳奇。他們沒有讀書入學的機會,但是他們代代相傳的告訴子孫,要能讀書,要能助人。我寫下他們的故事,就是代表一種傳承。我是陳家來臺第九代子孫,我將祖先的故事傳給第十代的兒子,他們因此也可以再代代相傳。
在我離開美國要返回臺灣時,我回答農工系系主任關於家世的詢問。我的祖父、父親未曾受過教育,但是他們可以培養一個鄉下子弟到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當父親告訴我「我有臉見你的阿公」,這是我最深刻的體驗。
文化在哪裡,文化是在代代傳承中不斷呈現。臺灣的文化沒有龐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但就是默默傳承著中國文化那樸實的一面。期盼未來,永不放棄而求薪火相傳。這就是為何我要寫出竹山陳家的故事。在學術研究,我不斷地開拓新的領域。而在本質上,我仍然是個開墾山野的農夫,我仍然堅持著祖先耕讀傳家的傳統。
通常一本新書需要請人做序,但是這本書是用以紀念竹山的雙親,因此我請兄姊撰寫文章以代表推薦序言。竹山的吉雄大哥在九年前離開我們。父母生前在鄉間都是由大哥照顧,我以大哥為父親所寫的〈先嚴行狀〉作為第一篇文章,以此懷念吉雄大哥,接續是二哥、三姊與四姊的文章。我們永遠感懷我們的父母親。
父親給我的家訓也是我們陳家代代相傳的家訓:「要讀書識字,要出人頭地。」、「有讀書,才有未來;有人才,臺灣才有希望。」這是我父親傳承給我的精神,也是我傳給兒子,傳給我學生的精神。
這本書用以紀念我的雙親,紀念我們陳家祖先,用以紀念數百年來在臺灣土地辛勤付出的臺灣人。

   
 

我的父親──陳永坤先生


去年十一月,回到家鄉準備為祖父遷移風水。中午在山上留守,等待時辰一到再進行遷徙儀式。在山路上一個騎著機車通過的老先生,年紀已近七十歲,經過我身旁不久,突然自山路折返。他停好機車,注視著我,急切地問著:「你是不是永坤仙的小孩?」我點點頭,這時兩行眼淚自老先生的臉龐流下來,他說:「你長得好像我小時候看到你父親的模樣,就是你現在這樣子。你父親是我這輩子的恩人,到現在我們全家都還談著他老人家的生平。」
父親離開此世間也近十五年,他的一生是自艱辛與困頓開始。祖父是陳家來臺的第七代。第一代祖先沒有留下名字,只知是在福建金浦縣的鄉間長大。在十餘歲時,有天到田間巡視灌溉田水,被鄭成功的部隊抓壯丁抓到臺灣當兵,再隨林圮部將到竹山(古稱林杞埔)墾殖。在此有了第二代陳寄公之後,動身潛逃回大陸探望家人,而後就沒有消息。第三代為聰明公,鄉間傳說是個文武雙全的漢子,也是當地鄉勇的領袖。不料林爽文之亂,其部隊潰敗進入竹山,準備再轉往集集。清廷派員命令鄉團出動對抗,否則要殲滅鄉勇。面對清廷這種借刀殺人的毒計,聰明公解散鄉團,命令部眾帶著婦孺逃入山中,個人則在集集與清兵作戰,而後下落不明。聰明公留給陳家後代的是一句話:「陳家子弟要讀書,能夠讀書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清廷的報復是沒收陳家所有的財產,因此自第四代的天和公至第七代的祖父紫雲公,陳家沒有土地,世世代代為佃農。天和公對後代子孫立下誓願:「陳家要出狀元,才能解開窮貧的命運。」這個誓言代代相傳。然而到了父親這一代,他的童年更是坎坷。祖母在父親未滿週月即離世,父親交由曾祖母撫養。而父親三歲時,曾祖母又過世。祖父染病在身,因此父親自八歲就開始工作,到處打零工賺錢以養家。父親二十歲那年,祖父離世。祖父生前經常嘆息說父親眼神如此聰明,就是沒有錢供給他讀書。祖父體弱,三餐必須進熱食。父親每天早上準備稀飯後即下田工作,中午休息則一路奔跑回家準備午餐,然後再下田。在割稻或插秧等粗重的工作後,地主都要準備肉類以犒賞工人,父親一定徵求主人同意後用芋葉包住那塊雞肉或豬肉,帶回家給祖父補充營養。
父親一生只有就學兩年,在他七、八歲童年,離老家五公里的道觀有個唐山師傅在那裡落腳,同時也開辦私學以教授漢文。父親在此地學會一些漢字和一套拳腳功夫。但是這個私學被日本人發現。在被捕之前,唐山師傅連夜逃走,父親的學生生涯就此停止。唐山師傅託打雜工人留下三本線裝書給父親,一本《中藥藥典》、一本《三國演義》與一本《隋唐演義》。以後的下雨天,在無法下田的日子,父親逐字逐字的看著這些古籍,慢慢地增加認識字詞。在我懂事後,父親已可以看報紙、雜誌,也要求我為他買一些書本。父親的學問是這樣自修得到的。
在我的童年,外祖母十分疼愛我這個么孫,常常走到老家,拉著我的手,告訴我父親的故事。外祖父過世早,留下的家業就由外祖母管理。父親常到外祖母家打工,外祖母對於父親的人品十分看重,因此作主將女兒嫁給父親。為了考驗父親,在一年年終結算工資時,故意多放了一個銀元。那晚父親清點後發現,連夜拿著火把跑到外祖母家還錢。
父親結婚後,家運仍是如此,沒有土地、沒有家業,即沒有未來。因此他決定到基隆港擔任搬運工。經過一年多,存了一些錢,回到竹山買下現在的家園。那時家園只是自富州大山山腳下延伸到濁水溪的一片雜木林。父親帶著陳家家族開始墾荒,先將雜樹砍下,燒炭賣錢,清出的土地種上蕃薯以糊口。以蕃薯葉與野溪旁的銀合歡葉餵豬,再以豬糞製成堆肥以改良土質。山腳下有日本人留下的小圳,每年農閒期則導入濁水溪的污泥以增厚表土。慢慢地,這些充滿大小石塊的荒地成為一畝畝田地,可以種稻、種香蕉。在香蕉價格良好的五十年代,所有的土地都種滿香蕉。父親在臺中地區成為人們口中的香蕉王。家裡田地面積不見得最大,但是單位面積的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父親不斷地將種香蕉的秘訣傳授鄉里,希望每個人都可種出好香蕉,可以多賺錢。
在日據時代,父親年輕即成為鄉里推崇的領導人。鄉里的爭執都由他出面仲裁,他的公正也為大家信服。老家與鹿谷鄉瑞田村有條山路相通,山區人家生活更窮困,沒有土地可種稻,只有翻山越嶺挑著竹筍和山產與平地人家交換糧食。在日據後期,日本人禁止糧食交易。有個年輕的日本警察十分同情山民,每次都將警方巡查行程告訴父親,再由父親通知鄉民避開。曾經有個國小幼童受傷感染發炎而高燒不退,這位警察搭火車到臺中市,在黑市買了兩顆抗生素,由父親交給小孩的父親,救了這孩子。在日本宣佈投降當日,日本派出所主管與其他警員被眾人拖出警局痛打,而這位警察一路逃跑到老家由父親保護。父親出面告訴鄉民以前的故事,從此大家主動保護這位日本人全家。不久他夫人臨盆生下一個女娃娃,村里的太太都主動幫她做月子。半年後,在出發遣返日本當日,村民一路送著他們到火車站。
自日本撤離至國民黨政權派兵占領臺灣,臺灣有五個多月是無政府狀態。鄉里公推父親為臨時領袖,組成自治管理隊。在那段無政府時期,沒有任何刑案,沒有偷竊事件。大家照常工作,社會治安一切良好。父親常說臺灣人的品德本來就是如此善良。
父親曾和鄉里父老組成迎接團,自老家步行到集集車站,再坐上二十二小時的火車到達基隆迎接國軍。第一批到達的部隊,其士氣、軍紀令他們失望不已。在第二年的一次颱風,連接濁水溪兩岸吊橋橋面被吹毀一大塊,父親一大早帶著壯丁到山上砍竹子修好吊橋以連通兩岸。不料隔天即被大陸來臺的警員逮捕,理由是「毀壞公物」。對方要求陳家付出贖金,無錢的母親只有眼睜睜看著父親被關了二十八日,因為警方找不出其他罪名,只好釋放他。在日據時代,為了對抗日本政權,父親被關了十餘次,全部被關的日子比不上被國府政權濫捕一次。父親告訴母親,局勢已不可為,而且一定會爆發衝突,因此他退居山間。不到一年,爆發二二八事變,在那濫捕濫殺的時代,多少農村領袖秘密失蹤,他幸運逃過,那時正是他青壯時期。從此他不再出面擔任任何公職。
在父親四十歲至七十歲之間,他在鄉間致力改善農業生產,希望家族鄉里能夠不受凍挨餓,希望小孩都有機會讀書。在亂世中,將希望放在未來。從小到大,父親不斷告訴我陳家祖先的傳家格言:「陳家子弟要讀書,才能出人頭地。」他的兒女也未讓他失望。除了自己家人,只要鄉里小孩能夠考上初、高中或高職,雖然他家貧窮無力負擔升學費用,父親一定自己捐錢,也為他們募捐,一定要使這些小孩能夠升學。
在四十年代的一次寒流,是竹山有記憶以來最冷的一次,早上可以看到屋頂與樹梢都結冰結霜,鄉間一位獨居老人因飢寒而往生。父親十分難過,發誓不再有此事發生。他每年努力存錢,委託國小老師調查有哪些老人家需要幫忙,然後請這些老師到碾米廠訂購白米包,到棉被店準備厚被,在寒冬來臨前,由老師們親自送到這些家庭。父親一直要求這些老師不要說出,因此直到他過世第二天,這些已退休的老師才說出這些往事,也才傳遍鄉里。
在老家的孩童每天都要走遠路才能到社寮國小就讀,鄉親們找了一塊地,但是經費不足。父親捐了六仟元,那時的六仟元是我家五年的積蓄,加上全村的捐款,這所小學終於蓋好,也就是我就讀的中州國小。
在我國小、國中的年代,父親已是五十歲,每天有忙不完的農事。香蕉原來最怕颱風,一次颱風就是一場浩劫。在颱風過後,香蕉折斷大半,一年的辛苦又成為烏有。母親望著蕉園流淚,父親招呼我穿上雨衣,搶救一些可以再生長的殘蕉。父親不曾歎息或退縮,他只有一句話:有土地就有希望,人每天就是要奮鬥。
高中後我在臺中就讀,只在寒暑假返鄉。父親白髮已增加,體力也不再如前,而在大學放榜那天,全村燃起了鞭炮。在那六十年代,我是山區第一個考上臺大的小孩。父親看著成績單與錄取通知單,只有淡淡地說:「你要好好讀書。」
我北上就讀大學時,兄姊都已就業,老家也不再只靠農業為生,父親也較清閒。在平時,他讀著我為他買的書,有歷史傳記,有文學小說,有經濟學與社會科學。他大量的讀書,要彌補他以前無法讀書的遺憾,在寒暑假再與我討論。在我大學與研究所的六年,寒暑假是我和父親最親近的歲月。白天一起上山工作,晚上或下雨天,父子有聊不完的話題。父親也慢慢地告訴我整個陳家的家族歷史,告訴我他自童年至成長的往事。
自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我選擇離家最近的霧峰就業。自己一直希望能夠出國讀書,但是家裡的經濟收入仍然不足以支付。父親自我考上臺大那天,就拼命的為我存錢,至我服完兵役的八年內,也不過存了二十餘萬。我也只有等待,等待自己的積蓄。十分幸運,在二十八歲那年,得到了公費出國的機會,那年父親已是七十一歲,收到通知正好是週六早上,那天下午回家告訴父母這個消息,也在第二年辦完一切手續,準備八月底出國。但在當年舊曆年夜飯後,父親突然問起:「你要讀多久才能拿到博士學位?」我告訴他我必須自碩士重新讀起,因此大概要五年以上。那晚父親在庭院無言而長歎,但是就不肯告訴我原因。
大姊自幼陪伴著父親,也最瞭解父親的心事,她偷偷地告訴我父親的憂心。在父親年輕時,在基隆港救起一位失足落海的讀書人,那位先生為了感恩,為父親卜算其一生命運,包括父親有多少兒女,何時有關卡要克服,而這些預言以後竟然一一兌現。在他的預言中,父親七十七歲有個關卡,而若不測無法度過,會有個小孩不能在他身旁。我告訴大姊,請她在我出國後告訴父親,我許諾三年內完成學業回臺灣陪他老人家。在父親七十二歲那年我出發到美國,很少出遠門的父親,親自送我至桃園機場。他一路不語,在我進入海關之後回首與他揮手,那時父親竟然掉下眼淚,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
到了明尼蘇達大學的第一個學季,我問指導教授能否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他說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他唯一能幫忙的是給我機會跳過碩士學位,直攻博士。在那段時間,自第二學季我開始做實驗,每個學季修習別人兩倍的課程。在那段歲月,每天只有四至五小時的睡眠,對父親的承諾支持我撐下去。總算在兩年後修完二十四門課,共計七十二學分,也成為博士候選人,那時我知道我將可實現對父親的諾言。在民國七十七年的七月,我在美國共待了兩年又九個月,帶著博士論文回到臺灣。這次父親沒有到機場,而在老家等待著。深夜回到臺灣,回到老家已是次日凌晨,看到的父親頭髮已全白,將我緊緊的抱住,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你做到了。」父親帶我跪在祖先牌位之前,第二次看到父親的眼淚。父親對著陳家祖先的牌位告訴他們,陳家有了狀元子孫,陳家的願望已實現。
在返臺後的一年半,每週六返回老家陪著父母,父親常常握著大兒子的手,一直說著他日要將一套拳腳功夫傳授給大兒子。他還是喜歡到蕉園走走,仍不放下農務,我也仍然穿著工作服,在田間幫他挑著香蕉,父子一齊拖著板車到集貨場販賣香蕉。父親曾在眾人前自豪地說他最大的安慰不是有個博士兒子,而是這個博士兒子仍然穿著工作服,和他在田間務農。晚上兩人一定聊到好晚,母親一次又一次催促我們父子快點入睡,常常笑著說這兩人竟有說不完的話題。
在父親七十七歲那年四月,一週未見的父親突然消瘦不少,帶他到醫院超音波檢查結果竟是肝癌。一向未曾生病,未曾休息的父親,一生唯一的病痛帶走了他。在七週之後,父親離開了人間。父親最後在臺中榮總住院,在兩次接連大量失血急救甦醒後,父親問醫生有多大希望,醫生黯然搖搖頭,我痛哭失聲而跪倒在地。父親很坦然地接受此事實,拉著我的手,撫摸我的頭髮,告訴我他要回老家。他安慰我不要難過,他一生的期望都已實現。雖然他躲不開七十七歲的關卡,但是我能夠陪在他身旁,他一生已無所憾。對他而言,生死只是一個開始與結束,如同四季的春夏秋冬。而他可以面對祖先,他已實現祖先的願望,他已無所憾。對我的期望是要培養陳家下一代,培養更多傑出的子弟,也要為臺灣培養更多的人才。
救護車載著父親返回鄉間,失血過多的他已無力氣,要我們扶起他,再看一遍他開墾的土地,還有他關心的國小校園。在返家的第二天晚上,在佛號聲中,父親永遠離開了家人。而鄰居的堂叔才告訴我,父親在半年前已為自己選好了風水,在一片翠綠茶園旁邊的小山坡,山下正是中州國小,每天他都可以聽到國小的上下課鐘聲。
在辦理後事的兩週內,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人前來祭拜父親。除了鄰居和親戚,還有許多不認識的陌生人。在父親離世消息傳出後,許多中年人與青年人流著眼淚告訴我,在他童年時幫助他家,幫助他完成學業的是父親。隔壁鄰村堂嬸年輕守寡撫養著五個小孩,而三個兒子是父親一路協助完成學業,三個堂兄弟都已是工程師,三兄弟堅持全家披麻戴孝送別父親。在辦理喪事的兩週內,我陪著許多陌生人,聽著他們述說父親的做人做事。父親一生做了許多事,幫助許多人,但是都未曾說出,未曾告訴我。
父親出殯當天,庭院擠滿了人群。當靈車緩緩駛過鄉間道路,村里的男女老幼,在路旁擺著香案供著素果,全家跪拜以路祭送別父親。他們說父親已在天上,已成為菩薩。父親留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感恩,由於當時的時空背景,在極權專制的政權欺壓下,他只有歸隱山林而未有功名,但是他已盡力,為此鄉里付出一生。
父親曾受過專制政權的迫害,但是對所謂的外省人並沒有成見。他常告訴我們看人不是區分他是本省或外地,而是要分辨好人還是壞人。常以那日本警察的故事告訴小孩,日本人也有好人,何況是自大陸來臺的中國人。有個退伍的老兵在中州國小擔任工友,節省多餘的薪水都用以為貧苦人家付學費。這位小孩敬愛的李先生退休後仍然住在鄉下,往生後我們為他料理後事,四時祭拜。到如今,自山東到臺灣的李先生仍然屬於我們鄉里。
父親常說看一個人的一生有三個標準:做人、做事、做學問。父親沒有建立輝煌的功業,沒有當過一官半職。他沒有機會就學,身分證上學歷仍是「不識字」,但是父親堂堂正正的做人,而他也最敬重認真工作、誠意做事的為人態度。在他心目中,一個農民、一位勞工,其人格遠勝於那些穿著一身光鮮、談吐斯文而對社會一無貢獻的官府人員。
父親離開世間已有十四年,每年偶而都會夢見他。夢中的父親穿著沾滿香蕉汁漬的工作服,在蕉園內走著。在夢中我喊著他,他只是愉快的笑著。而在兩年前,到南部審查貸款案,又到數個蘭園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連日奔波,自二高北上返家時疲憊至極,因此在古坑休息站停車休息。在疲憊中頭靠在方向盤一下子就入睡。在睡夢中,看到父親坐在右側的位置,慈愛的笑著說:「你很好,很好,我很高興。」我猛然醒來,跳出車外望著星空。父親離世十餘年了,是不是還在天上眷顧著他的么兒?
去年九月,參加歐洲生物系統工程學會國際會議,我得到學術論文獎,這是首次由非歐美學術界研究人員得獎。返國後我帶著論文得獎證明,到父親墳前告訴他,他的么兒仍然不斷地努力,會傳承他的精神。父親有形的形體不在人間,但他無形的精神已留下來。傳承父親的精神,除了培育陳家下一代,也要培養更多的學生,培養更多的人才,為臺灣培育更多的希望。
在民國四十年代之後,臺灣社會充塞著恐怖。在那時候,鄉間的領導者常常無故失蹤。父親退居山間,他盡力為此山區維持一個淨土,使此鄉間都無飢寒之苦,老年人都有安養,年輕人都有工作,小孩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他將希望放在未來,而永遠不放棄希望。在那困苦艱辛的時代,父親是巨人,撐起一片青天。父親又如大樹,為此鄉里遮蔽著風雨。
兒時父親的威嚴使我敬畏不敢親近,我長大後父親則如朋友無所不談,父親年邁時更感受到他對我的慈愛。而在我心目中,父親是一座山,一個人格的巨人。父親沒有留下大量財產給我,他留下的是他的精神:誠懇、樸實、勤勞、節儉。他上山墾荒,在山林中掙出一大片土地。他照顧家人,又照顧鄉里。他不但要使自己能夠站起來,也幫助別人站起來。他堂堂正正走過了一生。父親傳承陳家的家訓:「要讀書識字,要出人頭地。」父親對我的期望是要培養更多的人才。有讀書,才有未來;有人才,臺灣才有希望。這是父親傳承給我的精神,也是我傳給兒子,傳給我學生的精神。

(寫於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書作者陳加忠教授,現今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主持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陳教授民國45年9月出生於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51年就讀中州國小,57年進入延和國中,為國中第一屆學生。60年考上臺中一中。63年至臺北市臺灣大學就讀農業工程學系農業機械組,67年得到學士學位。69年6月,於該學系之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69年7月-71年5月為海軍陸戰隊66師少尉排長。71年6月至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農機系任職助理研究員。74年8月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農工系攻讀博士,77年5月取得博士學位。7月返回臺灣,在農業試驗所擔任副研究員。85年2月至中興大學農機系任職副教授,89年8月昇任教授一職。
陳教授之學術專長為生物產業之生產規劃,設施及溫室設計與環控系統,蘭花量產工程,組織培養苗量產工程,生物產品下游工程,生醫設備與感測系統。學術著作發表於國際期刊六十餘篇。推廣性文章收錄於bse.nchu.edu.tw網站。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2.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3.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4.雨天代我為妳哭
5.怨恨Bullying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