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
  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
  一九三○年代以一曲〈心酸酸〉創下臺語流行歌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量的音樂家姚讚福,傳記報導故事首次出版!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林良哲
類  別:人物傳記
出  版: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0507713
裝  訂:精裝

定  價:NT$35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懷師之師:袁公煥仙先生誕辰百卅週年紀念
懷師之師:袁公煥仙先生誕辰百卅週年紀念

憶念引南懷瑾先生入禪宗之大師──袁煥仙先生。

 
兩片葉子一片心:澳洲台商納維康圓夢之路
兩片葉子一片心:澳洲台商納維康圓夢之路

Nature’s Care創辦人創業與見證奇蹟的歷程與感動,彰顯生命價值!

 
務實阿備從政狂想曲
務實阿備從政狂想曲

以全新且趣味的角度重新詮釋三國著名人物劉備的從政生涯,是一部「以古諷今」的惡搞之作。

 
馬三家來信
馬三家來信

飄洋過海的求救信揭露中國勞教驚悚現場!真人真事、實地走訪,被判入馬三家勞教所的孫毅,如何活著走出地獄?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典藏臺中」系列,紀錄音樂人姚讚福的一生,包括他的音樂創作、人生軌跡,以及時代背景。
◎作者林良哲繼《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後,將焦點聚集在臺中音樂人姚讚福身上,藉由唱片收藏、子女親友訪談紀錄,以及成長軌跡的田野調查,融合當時流行歌背景與社會現象,圖文並茂,娓娓道出姚讚福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隨書附贈姚讚福音樂故事CD。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策劃、臺灣流行歌研究學者暨臺語流行歌詞曲創作者林良哲年度力作!

向那個時代,寫出臺灣心聲的流行歌創作者姚讚福致敬!
附贈姚讚福音樂故事CD

一九三○年代,姚讚福以一曲〈心酸酸〉,創下臺語流行歌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量,成為當時歌壇上炙手可熱的流行音樂作曲家。
但他從一九三三年入行到一九六七年過世的三十四年間,只發行過四十多首的曲目,從戰前的〈心酸酸〉、〈悲戀的酒杯〉、〈我的青春〉、〈送君曲〉,到戰後的〈日落西山〉、〈青春嘆〉、〈苦酒滿杯〉等歌曲,無一不是臺灣人民所不斷傳唱與思憶的臺語流行歌經典。
然而,被傳誦的還有姚讚福所屬的苦悶、悲愁年代,他窮困潦倒的人生,就像是唱片上又窄又細的溝槽,唱針只能循著溝槽旋轉前進,直到片尾曲終……
就讓我們循著這個音樂行軌,慢慢沉浸在音樂人姚讚福的人生樂音中吧!

姚讚福(1908-1967)
出生於臺中牛罵頭(清水區),幼年時居住於墩仔腳(后里區),後隨父親移居宜蘭以及臺北松山等地,因家中信奉基督教,進入臺北神學校就讀,並於1931年奉派前往臺東「新開園」(池上鄉)傳道。但他因疾病纏身,離開傳道工作回到臺北,投身於臺語流行歌的創作,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後又到奧姬、勝利、日東等公司,創作出〈心酸酸〉、〈悲戀的酒杯〉等歌曲,成為當時知名的作曲家。
戰爭期間,他遠赴香港謀職,並在此娶妻生子。戰後全家返回臺灣,卻因時運不濟而謀職不順,多年顛簸且痼疾難治,加上生養眾多,致使家境貧寒。他獨自前往臺北奮鬥,冀望靠著作曲的功力再度於臺語流行歌壇揚名,然因時代變遷、市場轉換,雖有〈日落西山〉、〈青春嘆〉等優秀作品,卻不敵市場走向的轉變,最後因積勞成疾而病逝。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507713.pdf

   
 

人生飲苦酒,運命嘆心酸

1991年,我進入唱片發行的商業體制並參與臺語流行歌詞創作工作,作品先後在水晶、寶麗金、滾石、魔岩唱片等公司發行。在創作之餘,我對於臺灣流行歌產生興趣,從1995年開始蒐集日治時期所發行的臺灣流行歌及戲劇唱片 期盼能以此資料來建立研究之基礎。然而在投入流行歌壇之後發現,在臺灣的學術研究中,流行歌曲常被視為大眾文化之一,長期以來不受重視,且在國家機器的壓制下,經常受到扭曲與牽制,甚至必須配合國家政策來發展。
2005年,我進入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就讀,並以〈日治時期的臺語流行歌詞之研究〉做為論文主題取得學位。在我看來,流行歌的歌詞其並非一個獨立的個體,必須配合歌曲的旋律、配樂的鋪陳、歌手的演唱技巧等條件。更重要的是,流行歌曲為唱片商業體系之產品,在商業行銷的考量下,歌詞的結構與內容必須顧及大眾之需求,才能符合商業利益的考量。
而在研究所就學期間,我也對臺語流行歌的創作者以及歌手產生興趣,因而認識了第一代的女歌手「愛愛」(周簡月娥)女士,在訪談中,她多次提及〈心酸酸〉的作曲家姚讚福之往事,希望能找出其後代。此時因一個偶然的巧遇,我又認識了姚香山先生,從中得知了在姚讚福過世之後,姚家子女的心路歷程。
姚讚福早期的作品,因其教育、宗教背景之影響,被比喻為「讚美歌式的作風」,無法符合當時臺語流行歌所需要的曲調。經過一番調整與努力,才能大放異彩,確定了自己的作曲風格,也獲得唱片市場的肯定。對於姚讚福來說,這一段過程不但刻骨銘心,且收穫頗豐。但隔著時代的轉變,他的命運受到牽連與影響,不但漂泊到香港謀生。娶妻生子之後又遭遇重重困難,罹患痼疾未能痊癒,加上戰後臺灣流行歌市場的轉變,致使其有志難伸,一生充滿波折與不幸。
然而,多舛的命運並未將他擊敗,姚讚福仍然醉心於創作,在重重困難下不斷有新的作品誕生。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他呼吸了最後一口氣,倒臥在貧窮與困苦中。沒想到,命運竟然如此捉弄人生,在姚讚福過世之後,他的一首歌曲改編為華語,竟然唱得全臺皆知。各大電臺每日播放,讓他的名聲在一夕間爆紅,報章媒體、電視新聞開始追逐,大幅報導著其悲慘的命運與一生的坎坷。
在姚讚福過世半世紀之後,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有意為其出版傳記,希望能為其一生留下紀錄。我有幸參與此工作,除了感謝王志誠局長對於本土音樂家的熱心推薦外,也要感謝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綜合規劃課長葉鍬賢及施嘉旻小姐等人的全力協助,以及文化局林承謨編審、國立臺灣文學館廖振富館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徐麗紗教授、臺灣歷史博物館黃裕元博士,以及輔仁大學音樂系主任徐玫玲教授等人之指正,才能讓本書順利完成。

   
 

壹、那個時代、那段歲月


1971年時,知名的臺語流行歌作曲家許石(1919-1980)在接受電腦音樂家林二的採訪,談及他與姚讚福的一些往事。許石在訪問中,除了稱讚姚讚福的音樂天賦之外,並提及曾以「接濟」的方式買下〈悲戀的酒杯〉之版權,還拿給他一個四百元的紅包作為酬勞。
身為知名臺灣流行歌作曲家的許石,其作品有〈安平追想曲〉、〈港都夜雨〉、〈孤戀花〉、〈夜半路燈〉等歌曲。1952年時,他成立了中國唱片公司(其後更名為女王、大王、太王唱片公司),全力推廣臺灣鄉土民謠和歌謠,對於臺灣的流行音樂的發展,他可說相當熟悉。這段許石與姚讚福故事與往事,林二隨後在報章上發表〈臺灣民俗歌謠作家列傳(八)窮困潦倒姚讚福〉一文,並收錄在1979年出版的《臺灣民俗歌謠》一書中。至於許石向姚讚福買下〈悲戀的酒杯〉之版權之後,也由「大王唱片」發行一張78轉唱片,依其唱片年代推算,應該是在1958年前後。

騎行腳踏車的窮途背影
許石除了說到曾經買下姚讚福的歌曲版權之外,在此一訪問中,他也提及姚讚福曾經在電臺彈奏鋼琴餬口,其後又因「帶病騎腳踏車而過世」。許石的此一回憶,應該是指1958年左右。姚讚福原本在臺中市的「中聲電臺」服務,但其後電臺因轉手他人經營而裁員,致使姚讚福失去了固定的收入。為了養家活口,他離開臺中的妻兒獨自北上,並在臺北市松山一帶租了一個小房間,平時教幾位學生彈奏鋼琴或演唱,卻不足以餬口。為此,姚讚福還得不時拿著自己的作品到各唱片公司「推銷」,以賺取一些「外快」,貼補家用。
就在此時,姚讚福將自己創作的歌曲拿來給許石,希望能獲得採用。許石所謂「曾以接濟的方式買下其〈悲戀的酒杯〉版權」一事,應是許石了解姚讚福的家庭狀況,最後將其日治時期的作品〈悲戀的酒杯〉版權買下,包了一個四百元的紅包給他。在當時,臺灣的著作權相關法律並不完備,對於以前已發行或是出版的音樂作品,沒有強制規定要給付使用費用給詞曲作者。甚至唱片公司還以「買斷」的方式,即可將創作者的著作權買下來。之後不管多次錄音使用,甚至是改編再製,都不用給付給原創作者任何費用。
在此情況下,姚讚福雖有音樂天賦,卻是時運不濟。甚至要靠著許石的同情,才能「賣」掉歌曲版權。至於〈悲戀的酒杯〉一曲,直到1960年代才改編為華語歌曲〈苦酒滿杯〉,由歌手謝雷演唱,沒想到一炮而紅。
然而,從1958年離開了臺中的家人,到臺北獨自奮鬥的姚讚福,卻始終過著貧困的生活。據說他為了省錢,不能搭乘火車或是公路客運往返於臺北與臺中間,而是騎著自己的那輛又破又舊的腳踏車,辛苦地「南征北討」,為生活來「打拚」。
當時,臺灣的高速公路尚未開通,西部交通主要是鐵路與公路。以姚讚福的腳踏車行程來說,應該是由省道「臺一線」南北往來。而這段路以單程計算約為180公里,來回就大約360公里。在那年代,臺灣部分路線還未鋪設柏油,都是碎石路面,腳踏車又不像現今裝有越野變速系統。估計這樣一趟的單趟騎程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長途騎車應該相當疲累。
林二在1971年於報章上發表〈臺灣民俗歌謠作家列傳(八)窮困潦倒姚讚福〉一文,介紹姚讚福的生平。雖然生活貧困,但姚讚福的音樂卻受到許石的肯定與稱讚。此時,我們不免要問:許石為何如此看重姚讚福、又對於他的人生遭遇如此不捨?

姚讚福,何許人也?
對於現今臺灣的民眾來說,姚讚福是個陌生的名字。他雖是一位臺語流行歌曲的創作者,但這個名字並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中,也不會出現在所謂「知名音樂家」的排名內。然而,他的音樂作品卻留在臺灣人的腦海中,在民間四處傳唱。甚至遠到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都可以聽見,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
或許,我們可以先從幾個角度來觀察或定義,以幫助我們了解姚讚福以及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

他是第一代的臺語流行歌曲創作者
說起臺語流行歌,不得不提到1932年4月發行的〈桃花泣血記〉。這首歌曲是配合電影上映所推出的同名「宣傳歌」,創下極佳的銷售量,成為當時臺語流行歌的「主流」,也開創臺灣流行歌的新世紀。其後,唱片公司又推出〈懺悔的歌〉、〈倡門賢母的歌〉、〈怪紳士〉等歌曲,而這些歌曲都與當時上映的電影相互搭配,造成轟動。並因此確立了臺語流行歌的經營方式,也開創了新的流行歌市場。
1933年,姚讚福投入流行歌曲的創作行列。在此之前,他身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道師,在臺東池上一帶宣教。後來因故辭去原本的工作,轉而加入「臺灣コロムビア(Columbia,漢文譯音為『古倫美亞』)販賣商會」,成為該公司簽約的「專屬」作曲家。
這一年,正是臺語流行歌的黃金年代。新的歌曲、新的科技以及新的娛樂,滿足了人們的心靈需求。〈望春風〉、〈雨夜花〉、〈未來夢〉、〈月夜愁〉等歌曲的誕生,讓當時的人們有了新的「想像」,甚至將歌曲改編為新劇以及電影來上演。或許,上述歌曲現今已被視為老歌。但在當時,其歌詞中所勾勒出的自由戀愛、悲歡離合,不但觸動了年輕人的心弦,更撥動著其渴望自由的期盼。
一時之間,流行歌曲蔚為潮流、四處傳唱,銷售量節節上升。除了古倫美亞公司之外,「博友樂」、「文聲」、「奧稽」等唱片公司也紛紛設立,並投入臺語流行歌的發行,以搶攻這個新興市場。因而,開創臺語流行歌歷史上第一次的輝煌時期。就在此時,姚讚福放棄了宣教工作。進入當時臺灣最大的唱片公司「古倫美亞」,並擔任作曲以及訓練歌手的工作。
1930年代,不但是臺語流行歌曲的風華年代,也是姚讚福的風光時代。其後,他從古倫美亞公司到勝利公司,又在奧稽、日東等唱片公司,作品皆受到肯定。因此,在1930年代臺語流行歌崛起之際,姚讚福於因緣際會下,成為了第一代臺語流行歌的創作者。
〈望春風〉一曲不但風靡一時,還拍成電影及上演新劇。此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所發行的〈望春風〉新劇唱片。

他在戰前與鄧雨賢齊名
1936年左右,姚讚福跳槽到「勝利」(Victor)唱片公司,遇上了他這輩子的「貴人」,也就是作詞家陳達儒,兩人因此展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陳達儒的歌詞搭配姚讚福的歌曲,二者宛如渾然天成,受到大眾的喜愛,這也讓他的人生成就達到了頂峰。不管是〈心酸酸〉、〈悲戀的酒杯〉、〈我的青春〉等膾炙人口、傳唱不墜的臺語流行歌,都是此一時期的作品。
在勝利唱片的階段,奠定了姚讚福在臺語流行歌壇的地位。此時,他的作品受到民眾的歡迎,銷售成績極佳。尤其是1936年發行的〈心酸酸〉一曲,不但創下臺語流行歌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量,還外銷到南洋諸國的華人社區,為唱片公司賺進了大把的鈔票。值得一提的是,〈心酸酸〉不但極為暢銷,更奠定了臺語流行歌新型態的創作模式,讓流行歌市場更加豐富、澎湃。
就在〈心酸酸〉獲得成功之後,姚讚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音樂特色,成為當時臺灣歌壇上炙手可熱的流行音樂作曲家,與古倫美亞唱片的鄧雨賢得以分庭抗禮。而這種帶有傳統民謠風格流行歌,也開始流行了起來,成為當時勝利唱片的主流,其他的唱片公司也紛紛仿傚。

他的創作生命從戰前延續到戰後
姚讚福從1933年進入臺語流行歌壇,直到1967年過世為止,前後總共有三十四年的創作生涯。以目前所知,
在此期間其作品發行唱片的只有四十多首,但卻有許多精典之作留存世間,直到現在仍在傳唱。
1960年代,臺灣的唱片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大量採用日語流行歌的曲調來填寫臺語歌詞,並製成臺語流行歌唱片發售,這種經營模式讓「原創」的臺語歌曲幾乎絕跡。但在此時,姚讚福仍堅持創作理念,繼續寫作臺語流行歌。因此,他的創作年代橫跨日本統治與國民政府時期,甚至一度有意跨界,直接進軍華語歌壇。
從戰前到戰後,姚讚福對於臺語流行歌曲的創作並未間斷。甚至在年老之時,他仍然開班授課、培養新進。例如知名的唱片製作人陳和平,在年輕時與姚讚福便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並且在姚讚福的實際指導下,慢慢了解臺語流行歌的「氣味」,建立日後發展的基礎。

他從傳統戲曲中找尋臺灣的「聲音」
西方古典音樂的樂理以及其記譜方式,雖在清代末期透過基督教會體系引進臺灣,但直到日治時代,才開始普及並納入教育體系。
1908年,臺灣籍的張福興獲得推薦保送「東京音樂學校」,是臺灣首位留日的音樂系學生。他學成返臺後,熱中於採集臺灣原住民音樂以及漢人傳統戲曲。並在1924年自費出版《支那樂東西樂譜對照──女告狀》一書,將臺灣民間音樂工尺譜與五線譜對照,是臺灣整理傳統戲曲之始。
張福興在1935年到勝利唱片擔任文藝部長工作,極力推展較富傳統曲風的「流行小曲」。隨後,姚讚福也進入該公司。受到張福興影響,其音樂作品朝此一方向進行。再加上其個人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創作出〈心酸酸〉一曲,獲得極大的成功。
之後,姚讚福即認為在傳統的戲曲中,隱藏著代表臺灣的「聲音」。尤其是極受民間喜愛的歌仔戲、布袋戲,其音樂曲調更是值得研究。因此,他開始到戲臺下觀看,每當發現戲臺上唱著不同的曲調時,便記下曲譜。據說,姚讚福整理出不少臺灣傳統戲劇的樂譜,分存於幾只大皮箱內,不幸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中,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沖進其住處,他在逃命之餘,只能隨手拎起了一只小皮箱。因而有不少戲曲樂譜以及其創作手稿,都被洪水沖走了……

以上內容節錄自《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林良哲◎著.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507713.pdf

   
 

林良哲
1968年出生於臺中市,1991年開始創作臺語流行歌曲,陸續發表〈無花果〉、〈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等曲,之後又與陳明章、朱
約信等人合作,迄今仍從事臺語流行歌曲創作,已創作歌詞、歌曲超過百首。
1995年進入《自由時報》擔任記者工作,並開始搜集及研究臺中市的地方歷史,先後出版《臺中酒廠專輯》、《臺中公園百年風華》、《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臺中電影傳奇》、《何春木回憶錄》、《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等書籍,多數和臺中市歷史相關,2004年考入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2008年以《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詞之研究》為碩士論文題目,並取得學位,目前為自由時報彰化新聞小組特派員。

陳彥斌 總策劃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及立委林佳龍服務團隊執行長、顧問。著有《填補地球裂縫的人》,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走讀雲林》、《講予全世界聽》、《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等。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6)。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