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刻鑿人生:被遺忘的石雕家族
  刻鑿人生:被遺忘的石雕家族
  從一座鄉下廟宇的石雕藝術開始,探索出台灣百多年中一部即將煙沒的本土石雕家族發展史!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黃璟翔
類  別:藝術創意
出  版:藏野藝術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9496704
裝  訂:平裝

定  價:NT$5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FLORA閒來弄花事 : 草月
FLORA閒來弄花事 : 草月

此書讓人回味「生活藝術與藝術生活」的真義

 
Writing Person(書寫之人)
Writing Person(書寫之人)

◎節選2014~2023年的繪畫作品,是一本以圖為主的作品小集,限量書。

 
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
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

台灣新電影四十年之際,十四位作者,二十則給未來世代的觀影備忘錄。

 
荷風蘭韻
荷風蘭韻

首創水彩、素描、唐詩宋詞的完美結合,展露獨特畫風,驚艷「荷風蘭韻」於畫冊之中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從大稻埕陳家四代的台灣廟宇石雕,一窺台灣工藝家族的神祕之處。
◎最後一代台灣石雕家族,正在消失的傳統技藝。
◎藉由文獻研究與田野調查,將陳家的經典作品與史蹟加以保存紀錄。
◎透過彩照、圖表,完整陳呈陳家作品,歷史圖貌還原眼前。

傳統寺廟建築匠師記載的大多是大木作匠師、木刻鑿花匠師、剪花、彩畫匠師,而獨缺石作匠師記載,且在時代進化的過程中,石雕作業傳承出現斷層,希望透過此調查與著作出版,能有發揮承先啟後、後繼有人的作用。--陳瑤芳,陳家第四代傳人

期待未來能以本書為基礎,針對台灣廟宇石雕的發展做研究,逐一的將台灣傳統石雕風華找回來。--王秀杞,雕刻藝術家、教授

陳家石雕家族的作品遍布台灣的重要廟宇,早期大陸來台的匠師多會前來拜會,可見陳氏的工藝技術有其重要的歷史定位,且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台灣廟宇石雕風格與發展。

陳家作品數量龐大,品質典雅精細,人物造形渾圓穩重展現人體力量美感,獸身圓潤不軟弱,透雕精細不做作,造形體態圓順不扭捏。加上廟方保存完整,作品整體看起來古樸自然有威嚴。

陳萬金(父親)過世後,陳冠雄與陳俊卿兩兄弟也曾失落一段時間,雖然兩兄弟早在1951年左右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但卻因為父親過世的噩耗而沒有來得及做好傳承家族事業的經營脈絡,使得陳家石雕事業出現斷層,陳家司阜有一度成為別家石雕廠的約雇司阜。

從民國65年至83年這段時期裡,陳家高徒紛紛出師,其中的石雕風格也正慢慢在轉變中。在神獸(龍、獅、虎)風格中比較不明顯看出端倪,最明顯的是人物方面與質感處理上。陳冠雄時期,人物表現比較是意境神態的傳達,不會特意表達細部。但在六零年代後,人物的表達呈現是大刀式的筆觸,其細部表現也比較明顯,而臉部更是著重放大,使得頭部整體比例更加明顯。

陳氏家族精湛的石雕工藝傳承至第四代陳瑤芳司阜,因感念家族與秉持延續傳統藝術工藝的精神,在2015年的傳統匠師考核順利過關,也讓他對於傳承石雕工藝一事更有信心。面對未來,陳司阜只希望能在他有生之年,繼續奉獻在石雕這個令人著迷的工藝藝術中,透過創作與教育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夠接觸與產生對石雕工藝的興趣,進而想學習這門功夫。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2014年三月某一天,雲林縣古坑社區李建宏先生偕同古坑嘉興宮的幹部林宏益先生來找我,主要是說明嘉興宮面臨拆除重建或是修復保存的問題。嘉興宮的確是庄頭的信仰中心,大家對老廟都很有感情,能夠好好的保存當然是大家所樂見的事情。隨後林先生提起他發現廟中的內外殿石雕龍柱都有雕刻者的留名,外殿是張木成;內殿是陳冠雄等所刻造,但時間久遠他們都已經過世了。然而林先生居然都已連絡到他們的後代,並請到陳家的後人來到嘉興宮進行座談,並邀請我一同出席。
同年4月3日一同出席座談的人除了陳家石雕第四代陳瑤芳外,還邀請了郭喜斌先生一同出席,可見林宏益先生對嘉興宮文化保存的用心。在這之前,雖然我也很喜歡傳統宮廟文化符騰,在學時也曾經雕刻過大理石,但我只知皮毛,不見精髓,所以我大多只能走馬看花。然而在互相認識後,陳瑤芳先生提起他們的兒孫們都不知道自己祖父輩們曾經為台灣的宮廟藝術付出過心力,成果還非常輝煌,並且痛心沒有好好保存相關文件下來,以至於陳家石雕的過去即將淹沒在歷史軌跡中。就在大家沉浸在惋惜的氣氛中時,林先生居然建議我給予紀錄協助。當下我覺得這工作很浩繁,專業也不足,可能無法勝任。加上我猜想大家可能說說而已,陳瑤芳先生又住在遙遠的台北,大家應該沒有很認真吧!所以當時我只能敷衍過去。
一個禮拜過後,陳瑤芳先生居然出現在我雲林古坑的工作室,很熱心地說了一大堆匠師名、宮廟地點等。當時我只能耐心的聽聽,並沒有準備做什麼事情。之後陳司阜常常傳一些資料、照片給我,漸漸的覺得好像很精彩的樣子。又過一個禮拜,他又出現在我雲林古坑的工作室,一樣又說了很多家族故事等。我被他的不厭其煩並且很焦急的熱情感動了,我覺得應該要好好地了解一下的時候了。所以我找來張敦智博士與阮淑儀小姐來一起討論,是否有辦法幫到他的忙。首先我們相約到台北親自拜訪陳司阜了解故事的真實性,並以影像記錄訪談過程。隨後大家都同意有其研究的價值,所以我們就向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出研究補助申請,就這樣又過了半年,整個調查研究計畫才逐一啟動。
整個計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文獻調查與訪談分析,另一個方向是田野調查。文獻調查的部分,發現以往對於石雕匠師傳承與風格紀錄等資料大都乏善可陳,似乎在學術界裡對石雕領域大都興趣缺缺。另外一個困難就是匠師的訪談,石雕匠師大都容易得到職業傷害肺病,不容易長壽,加上台灣廟宇石雕早已沒落並且轉移到中國大陸,資深匠師很難覓得。種種的困難處,對於陳家石雕第一、二代的傳承關係,就很難獲得足夠資料來佐證。幸好,石頭風化的程度沒有人類生命消亡的速度快,很多證據都保存在台灣的宮廟裡。
在田野調查中,還倖存的宮廟石雕作品還有五十四處,其餘有多處已經被拆除。陳家石雕集中在台灣本島,並以台灣西部地區為主。我們跟隨陳司阜的腳步,從大台北地區到屏東,從北到南,逐一針對宮廟石雕作品進行清查。其中獲得的資訊是龐大的,作品之美是難以形容的,也很慶幸可以幫陳家在台灣石雕史中留一點文字記錄。
我們在2016年上半年才完成調查,並緊接著要進行出版計畫。所有這些努力,無非是要為台灣傳統藝術盡一點心力,雖然工作繁雜,但我們也很驕傲地幫大稻埕陳氏家族石雕從歷史泥淖中再度提起來,幫陳家正名,也為台灣石雕史留下豐厚的文字影像紀錄。

   
 

台灣的宗教信仰與建築、藝術等,有著很大的連結。從各地寺廟之建築形式與其豐富的傳統工藝技法,能夠看出各式的信仰使用大量的圖像說故事,並傳達各種神祀的寓意。寺廟建築是宗教信仰的一個縮影,而其形成卻需要各方不同技藝的匠師才能成就。「石雕」因材料不易損壞以及保存較木雕容易而被大量使用,卻也因此造就了許多技藝高深的石雕匠師。早期的石雕匠師被稱為「打石司阜」,此行業於清末至日治時期,因經濟轉好,於是開始大量興修各地廟宇,當時從大陸來台的打石匠師人數到達巔峰,並且分布於全台各地,於是本土與大陸匠師各自發展體系,甚至互相交流與影響。然而,台灣本土匠師與大陸匠師發展的體系中,直至目前,因時代的巨變,以及打石業遭受經濟條件的衝擊,大陸石業低廉價格之影響,存留於台灣的匠師紛紛轉業,此產業逐漸式微。台灣傳統打石業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窘境,許多的史料也因為匠師的隕歿而隨之沉入大海。
於近代雖有先進已著手研究與整理台灣石雕與打石產業之資料,然而仔細探究,台灣本土匠師之資料卻顯得較少,若要建構整體的台灣廟宇石雕面貌,更應著手於尚未被挖掘的歷史資料。筆者之一黃璟翔先生,居住在雲林縣古坑鄉,因為地方大廟近年有一個舊廟存廢的爭論,而喚醒部分有識之士想要積極運作,妥善保存舊廟的樣貌。首先觀察到宮廟內外龍柱皆有石雕匠師落款,內殿龍柱落款人是陳冠雄,三川門龍柱落款人是張木成。落款兩人皆已去世多年,探訪後找到陳冠雄的姪子陳瑤芳先生,才知道陳家原來是台灣少有的石雕世家,但也得知目前台灣廟宇石雕匠師的困境。加上陳瑤芳先生認為石雕匠師的壽命普遍都不長,家人也沒有概念要如何保存相關紀錄。就這樣,陳家石雕正被歷史長河淹沒,無人知曉台灣曾經有過一支石雕勁旅,大稻埕陳氏石雕。
大稻埕陳氏家族第四代掌門人陳瑤芳先生很迫切希望可以留下他們家族的石雕紀錄,但因為搬家、淹水等因素,許多文獻資料已不在。加上許多長者都已經去世,只能從陳瑤芳的記憶口述、實地作品探訪與相關人訪談中獲得重要訊息。從其口述資料中得知陳氏家族於第一代開始即參與過許多重要的寺廟石雕工作,例如台北保安宮、台北新莊地藏庵、三峽祖師廟前殿三川門石雕工程等,並常配合承接大木作匠師陳應彬之工程;而早期大陸來台之匠師多會前來拜會,可見陳氏的工藝技術有其重要的歷史定位,且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台灣廟宇石雕風格與發展。因此,本團隊試圖從陳氏家族一脈相承的歷史脈絡,以及分布於全台的廟宇石雕作品,從中抽絲剝繭地探究台灣廟宇石雕的變遷,並試圖建構台灣本土匠師之歷史資料與風格特色。
有關台灣石作變遷探討之相關文獻未如其他工藝技術如木雕、陶藝來的多,尤其是針對本土打石司阜之研究,數量極少。對於承先啟後的打石產業,事實上在過去的時空背景中,有著許多交錯複雜的關係脈絡,牽扯著人文以及系統發展的變遷。從陳氏家族遺留的文本與口述歷史的資料中,似乎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同時間與重要的打石司阜張木成對場,以及與其互動之關係是否互相影響其發展風格。若能整理出陳氏家族歷來家族的動向,解析其歷史發展,包含其分支與執業體系、石雕風格、作品分布等,必能幫助建構台灣傳統打石工藝之面貌,提供後續相關研究重要之參考資料。許多重要的相關資料,隨著打石產業的凋零,以及生命的消逝,相關資料之探查難度越來越高。有鑒於此,石雕相關之研究刻不容緩。

   
 

黃璟翔
雲林縣人
出版:刻鑿人生-被遺忘的石雕家族、樹神傳奇-新庄茄苳公繪本、探尋新庄‧傳奇經典-古坑鄉新庄的故事、台南木工地圖誌、設計概論。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2.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3.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4.雨天代我為妳哭
5.怨恨Bullying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