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
  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
  一本跨越通識教育與環境教育兩大領域的書籍,進行一場對自然環境的探索與實踐。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何昕家
類  別:未分類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3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3586166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5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就匠Q在一起 甜心Q匠 性感寫真書
就匠Q在一起 甜心Q匠 性感寫真書

「甜心Q匠」泰國拍寫真 新書發表挑戰尺度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南懷瑾老師對二十世紀中華青少年心理、思想問題,以及影響東西方教育變革因素的精闢見解。

 
你一直被呼攏的事
你一直被呼攏的事

揭發你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詐騙集團!讀這本書少被騙30年!盡早閱讀,盡早翻身!

 
靈界,好神2:超越因果後
靈界,好神2:超越因果後

集結前本《靈界好神》有緣人熱烈分享,以仙佛的妙智慧突破因果與主神團圓的創新格局,一本超越先天、傳承個人圓滿之道的寶典。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瞭解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非常親近的讀本;環境教育專業工作者,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深層的發想。
◎將環境教育專業知識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呈現,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進行表達,讓讀者可以從中獲取相關知識。
◎橫跨環境、生態、經濟、社會、政治,大膽拋出此本環境傳教士之書,是作者教學經驗的累積,也是教學成果的總體展現。

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是希臘神話,宙斯給潘朵拉的神祕盒子,比喻一切罪惡災害的根源,或是造成災害的根由,同時也是西方的預言故事。

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正是導源於因慾望與好奇心而敲開了環境的潘朵拉之盒。
本書雖讓目前環境議題被真實的呈現,但並不絕望,如同神話中,潘朵拉之盒中所有災禍進入到人類世界後,盒中仍保有「希望」,而人類也能在了解現今所有環境議題後,重新尋回人與環境的連結點,找到希望並帶著希望勇敢地行動與改變。


回溯人類文明的環境場景、探討現今社會面臨的環境困境、議論人類未來的環境出路,本書扭轉艱澀的環境論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書寫,縱橫交織現實的環境脈絡情境。作者匯集這幾年在通識教育中闡釋與思考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的意涵,透過對話的口吻進行書寫,就像是與作者進行環境對話;本書24講中沒有深奧的理論,蘊含藉著教學經驗將理論轉譯,讓讀者能夠容易地理解與共鳴。

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161.pdf

   
 

環境傳教士與實踐者(節錄)


「跨領域的學習」或稱為「跨界學習」,是筆者一直在追求與執行的目標,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進行此行為必須慎重而行,適可而止,不在於東施效顰,學點皮毛,也不在於邯鄲學步,削足適履;而是貴在啟發,重在借鑑,其本質不在於模仿他人,其核心在於提升自己。大學時代為了學習美學在建築設計中的內涵,修習美術輔系;為瞭解學校建築校園規劃真正的教育內涵,修習教育學程,取得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資格;為更加深入研究及瞭解校園環境中軟體課程與硬體設施之間的連結面向,先充實建築、規劃本領域之內涵,取得都市發展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後,進一步以環境教育研究為校園環境規劃精神,以進入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讀為目標,而目前正執行及追求此目標;在此回顧,一直以來是「跨界學習」的身體力行者,而環境教育研究也是強調跨界學習及研究,環境教育研究面向多元,需要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共同對於環境教育著重不同之面向進行跨界研究學習,往往不同領域背景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同;以下將敘述本身跨界學習研究歷程與省思。

人先創造環境,而後環境塑造人(Kurt Lewin)

每一種生物均致力於創造及營造適居環境,為了營造好環境,人便會受制於自身營造的環境中,因此人與環境的關係可謂是相當微妙,人比其他生物更具有慾望(各式各樣慾望,如:物質慾望、精神慾望、生理慾望、心理慾望……),因物質或空間慾望讓環境愈來愈高度開發,這是人類與環境間弔詭的生存方式,透過研究,人類明知生理、心理均受外在環境影響,但是當人在營造適居環境時,卻以利益或其他面向為優先考量。
人一生之中,受體制內教育時間算是十分長久的,在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階段,正是性格、感官知覺發展時期,雖然課程、教學在這些階段是最主要的知識內涵,但是不能否認的這個時期的環境影響也是十分重要,從古代的孟母三遷便能瞭解重視環境的覺知,從老祖先開始便有此意識。
筆者從大學開始,便一直被灌輸是環境規劃設計者,同時也是環境的關懷者,因此在大學時代,每進行一個設計案均被提醒不要認為只要創意、夠炫才是一種好的設計模式,必須要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並不是只要基地配置圖攤開在桌面上,儼然成為一個大地的畫家,在大地上盡情揮灑,因為盡情揮灑的背後是一種自我滿足的心理,完完全全不去思考大地因為這樣的揮灑,反而受傷無數;縱然大地的忍受程度是非常強韌的,但是到了一定極限後便會造成加倍的反撲。因為大學通識教育強調「境教」的內涵及重要性,因此便開始思考環境規劃設計者的使命及倫理觀比起其他領域的專業者更加重要;或許大家的一些小動作(關燈、關水、資源回收……等),便能為地球盡點心力,而環境規劃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規劃設計時,多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多用心加入為大地友善的設計手法,便是為地球盡了大大的心力;但是畢竟「教育」還是真正內化至心靈的鑰匙,有了友善的環境,應該透過環境教育加以推廣概念,這樣才能由外在環境內化至內心。
從以上敘述可以瞭解,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不能僅重視軟體課程,硬體的環境設施也是相當重要,僅一直強調軟體課程重要,可能造就出很會考試的學生,必須要有適當的環境刺激,才能將知識經驗與環境連結,教育所強調的便是「身教、言教、境教」,這三者缺一不可,對於環境教育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老師對於環境的以身作則,加上對於環境的知識內容,最後對於環境的親身經驗,這三者是缺一不可,也是無法取代的。

   
 

第01講到底什麼是「環境」?


(一)環境這個詞

海德格提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有環境物和自己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免要陷落世界之中,既想單獨成為自己,又無法脫離這個世界的關係。」這段話中,最重要的兩句就是人類既想成為自己,又無法脫離這個世界的關係,這一句話,顯露出當代人類遇到非常重要一個困境。
透過上述海德格話語,筆者舉兩個例子:第一,對人類而言,水、土地、空氣這三個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維生的元素,但人類對這三個元素,一直產生破壞與衝擊的行為,如:水資源,目前有非常多對水資源的汙染,從高山上可能有些農業種植使用農藥跟化學肥料,撒下的農藥跟化學肥料透過雨水沖刷,而進入到水庫或河川裡面,因此的水資源可能就會受到汙染,但好像無法避免在高山上的農業行為。第二,土地的汙染。人類依賴種植土地維生,土地對人類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生存的元素,包含了農業是在土地上耕作,那麼如同剛剛筆者所講的,在農業上面,使用的農藥跟化學肥料,也會衝擊與污染土地,進而可能殘留在農產品上面,最終這些東西都會吃進的肚子裡面。第三,空氣的部分。大家所最熟悉的交通工具,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空氣汙染,而空氣對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存元素。透過以上這三個元素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海德格所提到的這句話,想要單獨的成為自己,人類的生命仰賴著水、土地跟空氣,因而想要去擁有跟掌握這些元素,但是對這幾個元素好像卻並不是抱持著一個非常虔敬與愛護的心態,造成又沒有辦法脫離,人類的行為也汙染這三個最重要的元素,所以沒有辦法脫離與這世界的關係,以上筆者是從海德格這一段話來與大家談環境。
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談的是蕭伯納,蕭伯納也有提到一句話,他有談到說:「人們總是怪罪環境使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不相信環境,這世上成功的人是主動尋找他們所想要的環境的人,而他們如果找不到,就創造。」所以蕭伯納他談的這個環境的定義中,有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一個就是主動尋找他們所想要的環境的人,假設沒有這個環境,就會去創造環境。再來是拿破崙,拿破崙也有談到環境:「什麼是環境?我創造環境。」所以拿破崙他談到一件事情「環境是可以被創造的」。
但是其實透過剛剛這三個,從海德格、從蕭伯納、從拿破崙可以發現,除了筆者在海德格這邊有比較去著重在環境,好像是在自然環境這個面相上面,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蕭伯納跟拿破崙所談的環境,好像沒有特別著重是在談哪一個環境,也許他們所談的是所謂的「心靈環境」,假設沒有提到哪一種環境,環境的概念它其實是模糊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比如說提到的環境,你的腦袋裡面會浮現出的情境跟想像是什麼?可能A想到的環境,會是比較屬於心理層面的;B想到環境,可能會想到的是自然環境;那C想到環境,有可能會想到的是現在所生存的人造環境。所以環境這個詞是很多元面相的,而且是很廣的,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筆者希望大家在思考環境這個詞時,可以比較開闊的去解讀環境、思考環境。

(二)環境的定義
透過上述舉例談到環境,為大家引導對於環境這個詞的一個想法,接下來,便會進入談論到環境的定義。
環境的定義非常的多元,接下來筆者就要談論,從幾個不同的定義來跟大家說明環境的多元定義。
第一個:先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談環境。語言學的角度來談環境,提到「環境是指圍繞一個有機體的(包含人類)所有事物」;第二個定義:從環境基本法來看這個環境的定義:「所謂環境,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以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跡以及生態系統。」第三個,從環境教育的角度來看待環境:「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環境;每個人都是他人環境的組成部分。」
然而,這三個定義有什麼共通點呢?這三個環境的定義,包含了從語言學、環境基本法、環境教育,這三個對於環境的定義,有著非常重要的共通點,這個共通點就是「提到以人為主的環境」,同時都提到有人,所以談到環境這個詞,刻板行為一定都是會從人為出發點去解釋環境,所有動物一定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環境,人類也一定如此,所以本能來說,人類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環境,這是天經地義,但是為什麼筆者會特別在這邊跟大家做出這個提示呢?
前面一開始有提到,人類其實一直想要主宰這個世界,人類也把自己定位在這個生態系的最高的一個角色與位置,所以剛剛前面透過講了這三個環境的定義,筆者覺得人類必須要有一個更大的胸襟與關懷,因為人類在整個生態系裡是最重要的主宰者,而人類也是影響整個環境最重要的一種生物,當人類自許為在生態系裡面最頂端的這個角色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更大的包容心,去站在別的不同的生態系裡面的成員角度來思考環境。
在此基礎下,衍生出了接下來幾個定義,包含了從百度,提到「從所有環境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環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中心事物的變化而變化。通常所稱的環境就是指人的環境。」不約而同的,百科有提到「環境是指周圍所存在的條件,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通常所說的環境是指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環境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環境為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必要的條件,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種。」所以從百度跟百科,這兩個網路上面這樣的訊息來解讀,環境其實會針對不同的中心事物而有不同的定義,但是現在談的環境大多數都是以人為出發在談環境。另外,那透過維基百科,相信大家都來自於不同的領域,在自身的領域裡對於環境的定義應該也會不一樣,包含了維基百科裡面這幾個定義,還滿有趣的。
包含從生物學來說,「環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圍的氣候、生態系統、周圍群體和其他種群,這是學生物學的人來講」;那對文學、歷史和社會科學來說,「環境指具體的人生活周圍的情況和條件」;學建築的人來講說,「環境是指室內條件和建築物周圍的景觀條件」;那對學企管和管理學的人來說,「環境指社會和心理的條件,比如說工作環境」;那對學熱力學的人而言,環境是「指所研究的系統所提供熱或吸收熱的周圍所有物體」;那對化學或生物化學的人來講,環境是指「發生化學反應的溶液」;那最廣義的來看,從環境保護的宏觀的角度來看的話,環境是指「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所以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回到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來看的話,環境這個詞在每個不同的專業領域裡面,會有著不同的定義。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定義,在百科搜尋引擎中有提到了,環境是指「行為所發生的外在結構。」環境是指所認為的外在,同時也是行為的發生的外在,大家可以想一件事情,我們一天會有那些行為?那行為是不是有可能對應到環境?所以環境其實就是的行為所發生的外在的環境,如從一個空間來到另一個空間,可能會經過的環境,有可能是街道,也可能從另外一個室內來到這個室內。但是這個定義值得深思的地方在於,需要反思,在環境中的行為,是友善環境或是衝擊環境?
最後環境的定義,前面從海德格開始,也要在海德格結尾。海德格他有提到一段話:「環境是指屬於個人存在的所在。」海德格他在這一段話有很深刻的一個定義,他有提到:「對每個人而言,都有個別的所在,個人的所在有著個別的意義;一個族群有族群的所在,對不同族群而言,其所在也有著不太一樣的意義。既然環境與所在是具同樣的意義,因此,環境是與的生命整個過程不斷交織在一起的世界,同時也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這就點出,現在對於環境是有一個很大的鴻溝,其中最重要是對於環境的情感連結已逐漸斷裂,所以筆者就用海德格所談的這一個「環境是指屬於個人存在的所在」,也就是說每個人對環境應該都有自己的一個情感連結以及自己的意義,筆者也希望大家可以連結上跟環境之間的意義,尋找到跟環境之間的連結點。
那最後在於環境這一個的定義中,還可以進行三個問題的思考,前述對於環境已經有了幾個簡單的定義,所以筆者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思考環境。第一個:前面有提到在幾個不同的領域裡面,不同的專業領域對於環境有著自己的定義,所以希望大家可以透過第一個角度去思考:「本身的專業領域中環境是什麼樣的一個定義?」第二個:對於環境依著一般普羅大眾的解釋,筆者也希望大家可以去思考:「怎麼樣對大眾提出環境的解釋?」第三個:剛剛也有提到了在談環境的同時,都是以人類自己為中心去思考環境,希望大家可以跳脫出以人為中心,可以從另外一種不同的生物去思考什麼是環境?以上這三個問題也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環境的反思。最重要的是筆者希望大家可以重新思考環境這個詞,希望大家對於環境有一些更寬廣的認識,以及更寬廣的定義,在追尋這些環境定義同時,希望可以開始思考跟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跟環境之間的連結點。

以上內容節錄自《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166.pdf

   
 

何昕家(環境兩棲異人),是一位跨科際研究者與實踐者,目前服務於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大學主修建築,輔修美術,研究所主修建築與都市計畫,最後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透過課堂實踐過程,完成這本書籍,希冀透過這一本書可以讓環境議題深層的意識,透過淺顯易懂對話、敘述方式,讓大眾以及學子有機會可以深入淺出的瞭解與閱讀,因此也將本書定調為環境教育的通識書籍。

聯絡郵件:shinjia@gmail.com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