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香港公眾假期
  香港公眾假期
  叫不出聲的蟻民,走不出國際,還是要記錄香港社會這絕不平靜的一年,以供後人發掘真相~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螞蟻
類  別:人文科普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5559458
裝  訂:平裝

定  價:NT$16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國家教育心靈:創造個人幸福與美好社會的教育生態系統
國家教育心靈:創造個人幸福與美好社會的教育生態系統

本書所關心的核心重點不僅止於教育,更是一個人的追求幸福生活和豐富生命的權利

 
量子の生死書
量子の生死書

深入簡出的科普哲學書,帶領讀者用科學一探佛學與生死的奧妙。

 
傾聽風的聲音
傾聽風的聲音

走過澎湖這片土地,生命必定更為動人!

 
與中國為鄰 Hām Tiong-kok chò chhù-piⁿ Sống với Trung Quốc
與中國為鄰 Hām Tiong-kok chò chhù-piⁿ Sống với Trung Quốc

◎本書將頗析越中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及未來東南亞海可能發生的衝突。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香港在2019年受盡送中條例煎熬,經歷多場示威抗爭運動後,作為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香港蟻民,可以做些什麼?
◎一部香港小市民無力反抗中國政府壓迫,只能默默書寫下的香港市民日誌。
◎螞蟻雖小,不代表可以被任意踐踏而毫無知覺!

國教、佔中、廿三條、反送中、武肺……
一位理工科的香港文青,唯恐香港要消失了,
決定留下一個民間記錄,記錄香港人的生活,
百年後沙土中,可能有人會挖掘到這些文字,
發現有一個叫香港的地方!

國安法實施了!
如果雙腿不能走出來,聲音不能叫出來。
讓我寫一篇一篇有關香港人和事的側寫,
塞進玻璃瓶,放進大海,隨水漂到台灣。
香港人的心沒有死。

蟻民的日子本如工蟻般一成不變,
只是今年很特別,接連大事件掀起的波瀾也讓蟻民們的平靜日常遭逢巨變……

香港在2019年受盡送中條例煎熬,經歷多場示威抗爭運動後,緊接著是國安法的實施、武漢肺炎大流行,讓許多反抗活動都停下來。沒有連場衝突和搶眼的新聞,會否讓世界甚至香港人自己會開始忘記香港——一個香港人民引以為傲,擁有獨立經濟、文化、法治的國際都會!

面對國安法的施行,中國政府的壓迫,作為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香港蟻民,可以做些什麼?

作者以民間生活的記錄,或正或側地書寫香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真實地記錄了許多不衝在最前但又不是「港豬」的香港人寫照。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作者的話

中學的一節課堂,老師問如果將來發達了,大家還會工作嗎﹖
同學們都低頭,迴避老師的目光。
並不是因為問題有多難回答,而是大家都害羞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點了我回答。
我規規矩矩站起來。

我猶豫了半秒,我說會。
老師問,會做什麼工作?
寫作。
老師笑笑認同,似乎是的,單靠寫作可能很難糊口吧,發達了便不必擔憂。

寫作原來是一件如此昂貴的事。

升讀大學,是選修理科的。
按大學學分要求仍需要選讀人文科目,我選了中國近代小說和香港文學。
當時心想,我發達應該沒可能,不能寫的話,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大概這是個能陪伴我一輩子的修養。
有幸上陳潔儀博士的課,體會到文字與文化之間的互文性,對文學作者更加敬佩。

畢業後,一直在社會工作營營役役,偶爾覺得生活太乏味,都會往書店或圖書館裡鑽。一次在突破書店看到一本詩集(我很少看詩集),隨便打開讀了一篇,仔細內容我記不起,只是記得看後感想是創作詩文需要對文字和情感有很高敏感度,深感佩服,自問不是寫詩的材料。而讓我印象更深的是作者的感言,他提到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創作的艱辛。我腦海中閃過,我也能寫嗎?

可是很快寫作的念頭又放下了。我的工作佔了很長時間,而且每每休息時間都已經很勞累了,完全提不起勁。行文需要發掘情感、語文邏輯,是動腦子的事,並不是每每加班工作後都能做的。

到了2019年年初,作為一個經歷了國教、佔中、廿三條的香港人,又要面對逃犯送中條例,心的確很累了。我抱住消極的心態想,如果香港要消失了,可否留一個民間記錄,記一下香港人的生活。百年後沙土中,可能有人掘到了這些文字出來,發現有一個叫香港的地方,而香港人是這樣過的。我的文章從2019年5月開始了。

我意想不到的是,反送中事件的發酵,我的寫作計劃被打亂了。我原本是想寫寫作為香港人的點滴,以微觀手法表達被忽略的生活細節。結果反送中竟變了我生活的一部份。這個題材並不是我計劃要寫的。我每個周末不休息,變了上街遊行,晚上追看新聞,夜半為用生命、前途孤注一擲拼命保住香港一國兩制的示威者們擔心失眠。然後又拖著疲乏的身軀開展開一周的加班工作。寫作的事又擱下來了。

2020年初的一場武漢肺炎(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都不知道下次冠狀病毒又變種了該叫什麼︰超新型或勁新型?)好像拯救了一下我的寫作,我又重新整理一下,日常生活和反送中的內容和篇幅的分配。記得董啟章老師在《愛妻》中探討人的記憶並不完整,所謂按記憶寫,其實已經是一個故事。就這樣按記憶寫起來,如有人為一個故事小氣起來要秋後算帳也太可笑了。至於這民間故事是否不真實?那看看多少人都有這麼一個共同記憶。

於是我按香港公眾假期一篇一篇地寫起來,由構思到實行斷斷續續已經超過了一年。坊間開始出現各類反送中時期的書藉,大部分都是議員、記者、時事評論員的著作,他們都是走在最前線的人。有時我會懷疑一下自己繼續寫還有沒有價值,可是我還是決心認為有價。因為這完全是一個民間生活的記錄,或正或側地去寫香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亦是許多不衝在最前但又不是「港豬」的香港人寫照。於是我又或請假(橫豎公司在迫員工清走年假)或晚些睡,希望盡快完成。

最後,我強調,我寫作了,並不是因為我發達了。
不要找我請吃飯什麼的。

   
 

2019.7.1:香港回歸日


夏天午後的陽光很毒,螞蟻們按訊息,在一處集結起來。有的躲在大樹下,有的躲在天橋下,等待新的訊息。一團團黑色佈滿了銅鑼灣至天后的街道。

炎熱的氣溫讓螞蟻難以行動,可是成千上萬的蟻群把理念化成費洛濛散落一地,這訊息叫螞蟻們前進。
炎炎夏日,讓螞蟻每走一步都舉步維艱。群眾龐大,雖然沒有第二次的多,但能在高溫下三次走出來集結,實屬不易。
立體嗅覺必須有兩條觸鬚輔助完成,缺一不可。
「撤回引渡惡法」
「沒有暴徒,只有暴政」
「林鄭月蛾下台」
地上的訊息素這樣說。

陽光角度稍稍轉移了,可是蟻群走得不多遠,甚至停下來了。周遭的酸餿氣味凝聚起來。
「開路」
「開路」
「開路」
地上的訊息素重複著。

螞蟻雖小,不代表可以被任意踐踏而毫無知覺。

* * *

七月一日,今天沒有人要慶祝香港回歸中國。

經過了,六月九日百萬人的遊行,以為香港人都明確表態了。翌日等待林鄭回應,豈料是一個鬥氣回應︰會繼續把條例在六月十二日推到立法會二讀,口口聲聲說市民誤解了條例,視香港市民輕如螻蟻。
最慚愧是六月十二日只靠學生的力量,立法會會議才取消,沒有在狐朋狗黨的束擁下通過。可是那天起,學生就背負了暴力的罪名。有學生在立法會場外拋出了磚頭、堵了路,會議才告吹。不是那磚頭,不是那污名,惡法哪能攔下來﹖
那次看到了年輕人有多絕望,香港就有多絕望。
不能讓學生們孤單。六月十六日要再走到街上發聲。政府以為六月十五日宣佈暫緩條例便可衝擊一下遊行人數,可是立法會根本沒有暫緩機制,全心欺騙香港蟻民,換來更多蟻民走到街上,多達二百萬人。

因為人太多,第一次遊行走了六小時,第二次大概八小時才能走完,而路程卻只是維多利亞公園至政府總部(原本只需四十分鐘左右)。即使周末犧牲了休息,即使在炎夏煎熬下仍穿黑衣表態,多累都要走出來,要告訴政府和全世界香港人真正的意願。

累積了前兩次的經驗,這次帶上了退熱貼、雨傘、水、乾糧。

群情洶湧,這幾次遊行勢必人多,但每次警方都只先開出半邊大道,讓人群在猛烈太陽下乾煎一個多小時才能移動。此時,身體滾燙起來,打傘遮蔭是必須的。
即使悶熱如此,人群聚集至炮台山,大家都沒有打消繼續前行的念頭,這是我們的權利。

隊伍中有人叫喊口號維持士氣。
「撤回引渡惡法」
「沒有暴徒,只有暴政」
「林鄭、林鄭、林鄭、下台、下台、下台」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喊出來,真心氣憤,不斷提醒人行出來的原因,的確是叫人抖擻一下精神。
人多擠迫,打著傘,少不免會碰撞到別人。此刻大家都不會為些小磨擦計較。平日如果碰撞了,大家或許會交換一個厭惡的眼神,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只有一個敵人、一個目標:拒絕惡法、拒絕林鄭政府。

老公說單要林鄭下台沒有用,在沒有投票權選特首的情況下,只是一個傀儡換另一個傀儡,到底都是內地政權操縱。
要喊當年佔中的「我要真普選」。

特區政府一次又一次讓市民失望:沒有履行真正的普選、沒有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沒有保護香港人生活空間、沒有保護香港法制……一次又一次的大型示威:反國教、爭取普選的佔領中環、以至今日的連場反逃犯條例的遊行集會,走到街上的人愈來愈年輕,因為他們漫漫的未來愈來愈絕望。

在街頭塞了四個小時,才到祟光百貨附近。雙腿站著發麻,有時要做曲膝姿勢,讓繃緊的小腿肌肉舒緩些。可是即使身體四肢如何向大腦投訴,都沒有辦法打消大腦完成遊行的決定。今天不走出來,香港沒有明天。

有人在炎夏遊行中體力不支倒地,附近的人會用雙臂做出十字手勢,呼叫「First Aid」,或者需要救護車時,人潮如摩西分紅海般讓出救護車通道。人們互相幫助,互相忍讓。

軒尼詩道無法承載全部不滿的群眾,群眾溢出了駱克道,人流才稍稍緩和。我們隨人流走入了駱克道,這才能緩慢向前移動。駱克道上停泊的車輛都貼上了反送中的標語,沿途也有在駱克道的住客拍手為遊行人士打氣。路上並沒有「慶回歸」的標語,或是有,都可能被前面遊行人士拆掉。

今天沒有人要慶祝香港回歸中國。
當年2003年五十萬人上街已叫前特首董建華下台。今天百萬人吶喊被特區政府無視,無恥之至,還有誰會慶祝香港回歸。

天色漸暗,我們在駱克道的灣仔段,正是酒吧區。酒吧照常營業。坐在路邊高凳喝酒的外國人也跟著遊行人士叫口號。我們就塞在酒吧區的十字路口,停滯不前。看看電話上的時間顯示,已經七時多,該是晚飯時間了。

這時候乾糧都吃完。
老公說現在不吃晚飯,不知道塞到何時才能吃。

於是我四處張望有哪間餐廳可以讓我們休息一下。
我抬頭一看,看見了 Flying Pan。這餐廳幾乎是酒吧區都會找到的全日早餐店,還是二十四小時營業,讓買醉至半夜再嘔空了肚子的人都可以去吃點東西補充一下。我們擠過了人群,爬上三樓進入餐廳。裡面差不多全部都是黑衣市民,大家不經意的眼神交流,好像彼此肯定、互相支持。於香港土生土長,卻是初次感到如此溫暖的氛圍。

站了大半天終於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雙腿至腰間都累得發麻,背肌隱隱作痛。坐下的一刻,肌肉一下放鬆接近癱軟。

從背囊拿出水樽,大口大口喝水。雖說帶備了足夠的清水,但因為不知何時何地才能擠到一個有洗手間小解的地方,所以沿途只是喝幾口水,補充一下被烈日蒸發的水份。餐廳有洗手間,可以放心大口喝,餐後放心小解。

我喜歡吃這裡的班戟,綿厚鬆軟又有牛油香,配果醬一起吃。
老公吃個全日早餐,蛋、肉、豆、蕃茄、多士齊全,補充體力。

稍事休息,我們再回到大隊中。反對政府的人潮不會因為我們稍事休息而退卻,下樓後接上隊伍一樣是群情洶湧。

誰不生氣﹖
香港人素來不愛麻煩,對政治更是淡然。現在能刺激百萬港人上街,就知反對是如此強烈。
眼看林鄭破壞香港僅有的一國兩制。
百萬人遊行後,仍要堅持立法程序。
以暫緩字眼,一個毫無程序意義的詞語,試圖欺騙港人。
一篇篇強硬譴責香港人的新聞稿。
一副唯我獨尊的態度。
縱容警察濫用暴力拘捕示威者,並以有害催淚氣體圍困示威者,釀成人踩人。6月12日的新聞片段中,警察向上百名在添美道的黑衣年青人發射催淚氣體包抄,並沒留有離開的通道,顯然並非驅散而是圍堵。那彌漫煙霧中,那些彷惶尖叫的孩子們,那刻半跑半跌擠進中信大廈窄窄的入口,好難想像當場指揮警官不是為了造成傷亡而安排的行動。警察更不避嫌在鏡頭前虐打示威者、用橡膠彈射向示威者頭部,濫用暴力證據在網上媒體多不勝數。
就是這樣,那些把林鄭政治暴力實體化的警察,今天人們叫他們做「狗」,針對那沒有獨立思考,認餵糧者為主人的特性。有人喚警察做「垃圾」,因為付了差餉稅金,這群以維持治安為名,發洩個人情緒及政治取向為實的警察,發揮不了服務為本的精神,無用如此,故稱為「垃圾」。

當時還有一刻想,他們是不是還會可能對無助的香港市民有一絲同情,在洶湧的呼聲下,會不會也聽一聽,反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香港還是某一個人的野心。

駱克道的盡頭正是「狗總」。這裡的群眾久久沒有散去,因為他們在那裡破口大罵。
說話帶著手勢,盡是問候家人。以中華社會對家庭的重視,禍不及家人只是求饒用的說話,受問責時依然以家庭為單位,如:X你老母、黑警死全家等。愈是粗俗愈是無助。如可以有投票權踢走陰險獨裁者,有獨立機制調查警察濫權暴力,香港人又何需用這種原始又無力的抵抗﹖

曾經有多少香港人如此信任這個團隊。

X你老母、黑警死全家
此起彼落。

「狗總」不是終點,單單重組警隊都不是終點。
終點在更遠處。

* * *

太陽下山,仲夏的晚上繼續熱血沸騰。
螞蟻群在黑夜裡繼續聚集起來。有的聚在高處負責傳達訊息,時而需要物資,時而要群眾站疏點,時而呼叫急救,有時都會出現時差或訊號混亂。有的在路口形成了一條物資運輸帶,把物資一個傳一個,希望傳到有需要的位置。運輸帶中間會預留一行通道,讓緊急支援通過。有的在草地為疲憊的螞蟻提供食水乾糧。

這些並不需要強大的組織操縱或什麼策劃,如有人把螞蟻間基本溝通合作說成策略性陰謀,讓人不覺失笑。

這只是個大自然中、天理循環中、歷史中常見的群體活動。

* * *

回到家中並不好好休息,因為電視、網媒還在直播著團團圍住立法會的青年們。不說年青人,這時候問一個四十而不惑的中年人,做什麼才能撤回惡法,好好保護香港﹖他應該也不知如何是好,因為多年來和平表達的方式,在來勢洶洶的送中條例下,已經變得不作為了。

本來便因為幾塊磚負了暴力之名,把自己的前途燃燒,以能量守衡的定律,是否可以煉出一個「正式撤回」的結果﹖有年青人選擇闖進立法會。

折騰了一夜,有前立法會主席的畫像被拿下,有區徽被塗雅,有傢俱牆壁被破壞,同時亦有文物被標籤保護,又有小賣部的飲品零食被付款。

然而,煉出了一個「壽終正寢」 。 


2019.07.01 香港新聞摘記

2019.07.01的遊行路線,基本上是由維多利亞公園至中環遮打花園。即是如隊伍途中拐向往金鐘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可能被視為非法遊行。

遊行一般都以相關的申訴機構地址為終點,以表達市民對何機構不滿及讓相關的機構接收民意。中環遮打花園甚至毗鄰的終審法院可說是與是次反修例無關,此終點的目的是為通過警方的遊行批准。

如拐往了政府總部,總部旁有大片青蔥草地。即使有如此偌大的空間,在當權者狹隘的心胸下,卻不能承載民意。

圖為香港政府總部。(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中門大開的結構為政府總部,寓意門常為百姓而開。可是在當權者操作下,香港人多不滿政府,以「門常小」諷刺政府總部。「門」中有「小」字正是廣東話常用於咒罵的俚語。

矮圓柱狀的玻璃結構,是立法會。

2019.07.01,有示威者明知犯法,闖入破壞立法會表現民怨爆錶。
那是政府嘗試強行立法、巧言令色的「暫緩」、警察濫暴引申的抗議。


2019.07.01香港新聞剪報

《BBC News》中文網 — 香港七一反逃犯條例抗議:佔領立法會行動遭催淚彈清場,特首林鄭譴責「極端暴力」

另外建議閱讀《蘋果日報》製作的《逆權六月》,總結了香港人六月的抗爭過程。



2019.9.14:中秋翌日


中秋節翌日,即是「追月」,意思是中秋當晚又大又圓的月光看不夠,中秋後一晚的月光依然圓潤,可以一看再看,追賞月光。
中秋是家庭的節日,一家團圓。 自從出嫁以後,中秋正日當晚都是與丈夫家人聚餐,而「追月」就留給我的娘家。

每年娘家都會準備大餐,讓我和姐姐都十分期待。今年卻多了一份尷尬。

事源可能也是我一時衝動,以為7.21事件可以讓信任服從政府的爸爸,了解現代年輕人的屈結——官商鄉黑勾結,社會不公。

因為7月21日當晚反送中遊行即將結束前,群聚已經收到消息,元朗有持武器的白衣人集結,可能對持不同政見的黑衣人攻擊。我和老公在中環地鐵站附近,遠遠看見有人把不同顏色的衣物捐出來,粉色的、綠的、紅黃色的,倒在地上任取,希望住元朗的人回家可以平安一點。

當時並不知道白衣人有多兇狠,以為會是一些零星衝突,只是暗中祈求不會有太多流血。
當時只是九時許。

回到家中,看著網媒及電視直播新聞,簡直不相信這是香港。家中一台電視熒光幕放著年青人在中聯辦附近與警方對峙,一台電腦放著元朗衝突現場,一個手機播放著另一個網台在拍攝的角度。看著兩邊都心痛不已。

元朗港鐵下車的市民,被如喪屍般的白衣人追打多時,並無警察到場營救。用木棍的、用藤棍的,見人就打。有市民用雨傘擋格或還擊。可是雨傘始終是雨傘,被棍捧揮打,傘骨很快便被打折,既不能攻擊亦不能保護。那天晚上的畫面讓我抱頭急喘,讓老公憤怒大吼,我們接受不了香港變成這樣,隔著鏡頭又無能為力。

我當時大腦接近當機,沒有可能,一般警察是十至十五分鐘必會到現場支援。生平並沒有打過九九九,見市民被打頭破血流,有人跪地,有人嚎哭,決定打九九九。那時是十時許。多番嘗試,接通了,對方說處理中然後掛斷。

白衣人突然退去,然後警察到場,警察簡短調查一會便離去,然後白衣人再湧進港鐵站,繼續用藤條、木棍追打市民。那進場與離場時間配合得天依無縫,是排練好的舞台劇幕與幕間的交替。

當晚受害市民不計其數,有記者、孕婦、歸家途人、義載市民逃離肇事地點的司機……

7.21 翌日我把市民受害,被警察遺棄的片段發給了爸爸,說如果他願意知道更多,我可以開更多渠道給他。

豈料,他說是林卓廷議員帶人入元朗生事,人家才「保家衛國」。但事實是林卓廷是十時四十分才到元朗查看究竟,而襲擊事件早在九時多已經開始 。又說有元朗年老鄉紳倒地,我說那是他自己心臟病發倒地,有片段拍到他身邊並沒有誰,更莫說肢體碰撞。可是糾纏了數天的結論是安安靜靜過生活才是好人。我並不想計較那種想要平靜的想法,不竟他是用那種忍耐把我養育成人。爭論當今是非已經毫無意義,最後我只能祝他一生平安打個圓場。

只是單純忍耐在時間軸上一路發展,已讓年青一代難以活下去了。

節日回家晚飯,大家有默契地不談政治了,更莫說那天預祝卑人的生日。我事前悉心教導丈夫,如何接洽做蛋糕的餅師,設計一個用我最喜愛的卡通動物裝飾的蛋糕,要吃什麼口味等等。當天再指使他到餅房取貨。這就算是他給我的生日禮物。他願意做,便是為我做了。

我們高高興興拿蛋糕回娘家,要大家跟我一起熱熱鬧鬧的切蛋糕。

「嗨」我們回家便高聲打招呼。
爸媽通常都在廚房忙著,雙劍合璧炮製晚餐。
媽的回應就是「啊」。
爸的回應就是揚起眉,點點頭。

我打開雪櫃,準備把蛋糕塞進去。
媽媽湊前說,嘩,蛋糕這麼高嗎,等等。

原來雪櫃裡塞滿了晚餐的食材、自家製的淆肉、滷味等。媽媽把部份取出來,又調一調位置,騰出了空間放蛋糕。

轉身去客廳看電視,等姐姐到來。
電視雖然仍是我們討厭的電視台,但都避開了與政治和新聞有關的頻道。

電視播著法國美食家茱莉遊走法國介紹地道美食的節目,這是其中一個我最愛看的節目。茱莉的介紹有別於一般人對法國菜的印象:精緻小巧、高不可攀。她的介紹裡看歐洲人以動物內臟入饌、二戰時期的酸果子蛋糕、自家釀製香檳等,與生活文化環環相扣,並非只有高級餐廳昂貴的法國菜。

至於我家的其中一道招牌菜,就有一道外婆傳下來的中秋美食——薯仔芋頭蒸鴨。問媽媽為何家傳中秋吃鴨,她說不知道。
於是我調查了一下,的確沒有一個一致的說法,只是此舊俗已是歷史悠久,有人追溯至南宋。大概鴨是當年戰時熱捧的補品——《南史·陳本紀》記載,陳武帝命人送鴨肉上前線給軍隊補充,結果戰鬥力大增,戰勝齊軍。又正藉農歷八月是鴨子最肥美的季節,大概是鴨子儲滿滿脂肪過冬去,可是變成人們秋天補品。

這是一道簡單的菜色,用鴨醬塗抹薯仔、芋頭和鴨,再蒸煮。濃郁的醬汁伴隨鴨油滲入薯仔和芋頭,讓平民食材注滿鴨香。鴨肉嫩滑肥美,滋陰補虛,正為常虛勞加班的現代人補充能量。

簡單的美味,加上對外婆的幻想,這變成每年中秋我最期待的菜色。

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便過身了。我們相遇的時候,她已經患上失智症,說話含糊,坐在輪椅上,需要家人餵食。平日見面的交流只有見面時叫聲「婆婆」和離開時的「拜拜婆婆」。記憶中唯一一次她想與我交流是我坐在地上玩家家酒,她給我遞一個塑膠碗,嘴裡說些我聽不懂的。因為年紀太小,不懂交流,搶過膠碗便轉身自己玩。沒有為意,那可能是我們唯一一次交流。

後來長大了,聽大人們娓娓道來外婆煮得一手好菜,想念她拿手的蒸粉粿,現在誰也弄不到從前那份美味。再觀察媽媽和大姨做事細緻,便知外婆甚為著重家教,暗覺她失智前該是個能幹人物。
而薯仔芋頭蒸鴨聞說是外婆中秋常做的菜色,也變成我聯繫了外婆的一道菜。

姐姐和好朋友比比來到家中,甚是熱鬧。
我和姐姐作為家中的傳菜助手,一個一個菜從廚房拿出來。
吓﹖仲有﹖
還有﹖
傳了八、九道菜出來。

阿妹,打飯!
我是負責打飯的,各人通常吃多少份量都心中有數。

滿滿一桌子菜。
圓形淆肉是爸爸自創的。
自家調製滷五花腩、蒸海斑、白焯大蝦、冬菇花膠等等。
少不了放餐桌正中心的薯仔芋頭蒸鴨。
我們笑說爸媽備菜的方程式是 N+1,即是當日的人數加一就是飯菜的數目。當晚是 N+2,六人八菜。中國人不愛七尾菜。

家人之間的愛,大概就在餐桌上傳遞。
媽媽嚷著蝦要趁熱吃,妹妹多吃花膠。
比比稱許爸媽廚藝,逗得老人家開心,還給我剝了一隻蝦,我也被她溶化了。
一家人就樂也融融,是數個月來難得的正能量。

嘩,好可愛!

飯後,老公羞羞地捧著卡通人物蛋糕出來。因為他家裡沒有慶祝的習慣,也是之從跟我一起以後才開始學著做這種哄哄人的事,所以做起來還是有點靦腆。雖然有時還是要指點一下如何做,我倒覺得可愛。
現在他過時過節會主動選餐廳訂檯,以他有選擇困難症的情況下主動為我安排,這算是我的禮物了。

蛋糕主體是一個奶黃色的圓柱,配上眼睛和嘴巴變成了小鳥。小鳥頭上有卡通朋友造型的曲奇餅,小熊、青蛙、兔子,加一個生日朱古力牌「Happy Birthday to My Love」(My Love也是我指定的。平日要他以愛妻稱呼我都不成功,這算是稍勝一仗。)

家人在研究蠟燭該插在哪個位置好。點起蠟燭,爸爸、媽媽、老公、姐姐、比比圍著我唱生日歌,那愉快的聲調震動我的耳膜,感染我大腦發出無比快樂的訊息。由於每年都是我為別人安排生日蛋糕,這一年我也想感受一下「被唱生日歌」的感受。原來真的是相當暖心,那麼我順便確認一下我一直做的是能溫暖家人,不只是形式。

吹蠟燭前要先許願。
我的願望是八個字。
聞說說出來便會不靈驗,那便不好公開。
對香港的一點點祝福。

那晚上暫時放下兩個多月的哀愁,一心一意的讓自己沉醉在家庭溫暖裡。
心中暗暗祈求團圓的節日就讓香港的孩子都能和家人、親友團聚,平安一個晚上。

好在家裡都有默契不因政見撕裂,爸媽依舊在大節裡準備好吃好喝的,盼著一家人能好好吃一頓飯。
借用電影名句︰Truth may be vital, but without love it is also unbearable.
真相或許很重要,但沒有愛,難以忍受。
這話不代表不追求真相,真相是很重要,只是在追尋真相途中失去家人會很可惜。
這話亦不適用於偽家人,即是政府高官、建制黨員……這些把「香港是我家」掛在嘴邊又處處破壞香港一國兩制的人。他們既然不愛香港,沒有了愛,真相便是唯一的追求。

捧著肚子離開娘家幾乎是必然。我給娘家的稱號是「沒有饑餓的天堂」。
回家癱軟在梳化上,拿著手機掃掃面書,發現「警察」並沒有這旨在團圓的節日裡,放過一下年青人。影片拍得一個少女在公園裡自己在玩手機,突然有「警察」衝過去,懷疑她非法集結,要逮捕她。少女被捕一臉徬徨,更是惘然。一個人集結﹖連陷害無辜都懶得去找個有說服力點的理由。

現在飯氣加怒氣,讓我有點倒胃。

為什麼就沒有想到香港政權會陷害無權無勢、手無寸鐵的市民﹖
為什麼它不﹖
它根本就是一個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

在團圓的節日裡,它到底要搶走多少家庭的孩子﹖


2019.09.14 香港新聞摘記

中秋節,香港人設法在節慶表達訴求。


2019.09.14香港新聞剪報

《明報》中秋爭訴求 太平山獅山激光呼應

經歷了兩個多月抗爭,八月五日的大三罷等抗爭活動,政府相當忌諱香港人在國際舞台引起關注。
及後的遊行活動開始變得不合法。

《東方日報》民陣9‧15遊行天水圍遊行上訴失敗

以上內容節錄自《香港公眾假期》◎文/螞蟻 白象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螞蟻,香港人。
以推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主業,同時愛好文學,於大學有選讀文學課程。
2019年開始為香港寫作。《香港公眾假期》是第一部業餘創作作品。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