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作 者:黃晴、彭立人
類 別:散文小品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6820083
裝 訂:平裝
定 價:NT$160
狀 態:已下架
|
|
|
|
|
|
|
|
 |
|
|
|
|
|
僧廬聽雨
|
從商管教授回到中國文學博士生,心境猶如僧廬聽雨,讓一切就此歸零 |
|
|
|
|
|
|
|
|
|
|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
|
|
作家黃晴於部落格巧遇開業醫師彭立人,展開一場精彩的人生對談。內容包括教育、求學歷程、戀愛、工作、婚姻、懷孕坐月子、養兒育女、退休養老等,幽默的對話間,包含作家、護理長,以及開業醫師的養成經驗,過來人的甘苦談讓讀者在會心一笑之餘,細心領略作者與讀者分享的人生智慧。誠如作家侯文詠的推薦:來自不同方向的資深醫師和護理長本來都還得繼續趕路的,但是他們相遇,並且停下來開始一場罕見的人生對談─對談的氣氛很好,話語誠摰而流暢。也許因為走得夠遠了,所以當他們回頭時,都可以看到一片好風景。 |
|
|
|
♀「如果人生是一條七十公里的路,我正巧走到了中點;如果人生是一本七十頁的書,我正巧翻到第三十五頁……。」九四年,我在個人出版的紀念文集《守著水庫的女人》書末頁留下了這些字句。這些字句原本是預備載於「下一本」書—《老人當自強:我的老年前瞻自救計畫》封面的引言的。眼看兩年的時間一溜煙過去了,想當年欲筆的老人自強書,至今仍未成書。未成書的原因,除了各種可抗拒和不可抗拒的偷懶藉口外,誠如一位朋友先前好意提醒的:妳又沒有親身經歷過老人的階段,怎麼能深刻體會老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事後證明朋友說得對,未曾親身經歷光憑想像,那種心境的不踏實感,後來的確影響了我寫作老人這個主題的進度。某日,我腦筋急轉彎,萌起了何不在老人自強書之前,先來嘗試回顧整理三十五歲以前的自己,在求學、工作、戀愛、結婚、懷孕、生子及觀察身邊老者遭遇的種種體驗和心得呢?這個主題我應該就「有經驗」多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是需要靠親身體驗才能真正學習到和體悟到的。這本書分享的,正是我自以為在三十五歲以前經歷各生命階段所體悟到的心得。另外我想,如果我的經驗是代表女人的經驗,那男人的經驗呢?因為頑皮好奇地想知道男人的經驗與想法,於是我邀請部落格友彭立人醫師搭檔,沒想到他還真的阿沙力地答應了。
▼
♂一切都是緣分。一個從沒謀面的女士,突然跟我說要與我合寫一本書。因為曾是亞洲最大急診室的主治醫師,所以並沒被驚嚇到。沒多久收到寄來的一本書《守著水庫的女人》。翻閱後,第一個感覺是這個女子很想表達一些思考。在她的眼、她的心引導下,我像是進入人體的聯合縮小軍,順著她的思路,由其內部體會出一個婦女的成長。我雖癡長幾歲,人生歷練卻沒有她來得精彩,尤其她似破繭而出的蝴蝶,急欲開創自己的一片天,讓我周而復始的開業生活顯得相形見絀。
♂當初開始寫部落格只是想多開一扇窗,接觸一些新鮮空氣,沒想到卻因此成了共同作者。人生真是處處有驚奇,讓我很期待下一個surprise 。
黃晴、彭立人 於2007年3月 春天 |
|
|
|
♂ 以前據傳聞不知是真是假,有醫學生求好心切去學校後山的墳墓區,挖死人骨頭回宿舍背骨頭,因為骨骼標本不夠多,醫學生輪流用。寄生蟲學也是印象深刻的一科,每種寄生蟲的蟲卵、幼蟲、成蟲,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跑起台子才不會慌亂。所謂跑台子,就是考試時,教授或助教先把實物或顯微鏡放到大教室各個角落,每一個同學半分鐘鈴響,就要跑到下一台回答下一題,有時前面一個同學緊張動到顯微鏡,下一個同學根本看不到蟲卵啦!只好當作猜謎大會了。之後就上分科教育,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概論上到骨科、復健科等等,每一科的教科書都厚到拿來砸人會砸死人。
▼
♂ 我們幾乎每科都有共同筆記!每個人輪流做筆記,其他人就可以專心聽講或翹課。開學的時候,就會分配每一科共同筆記的人,選一個小組長。這個小組長再排每個組員做筆記的班表。通常今天的,兩天後就可以拿到共筆,一般共筆的人都會坐前排,然後錄音機放在講桌上,共筆的人回去再就錄音的內容整理給大家。有一次,共筆的人當場沒有記筆記,回家發現錄音沒錄好……第二天就被組長Fired了。考前大猜題也是一定要的啦!每個老師出題的習性,學長都會交班,有的老師喜歡喝點小酒,考前班代都會找班花帶兩瓶酒先去找老師…這種班代,讓大家都好過(ALL PASS),通常都會連任。以前好像有一科微生物科,全班被當三分之二,護理系更慘,八成被當。不過,下一屆護理系卻八成都過,至今都問不出來她們給老師灌了什麼迷湯…真是佩服學妹!
▼
♂ 唸醫學院的時候要活用醫學知識不容易。開始見習實習時,我們才發現書本的知識要這樣用出來。不過也是吃足苦頭,給你一個病人,搞了一個小時,回家熬夜也寫不出病歷,或是抄書寫了一大堆,第二天上台報給主治醫師聽,被電得滿頭包,恨不得地上有洞,可以讓自己馬上消失……。要將堆起來有兩層樓高的教科書、共同筆記,濃縮到一個實習醫師的腦袋並活用出來,真是一件大工程。醫學生個個自負非凡,但是到了醫院卻突然變成比白癡還白癡。
♂ 你們護士最喜歡欺負銀蛋(Intern實習醫師)了,因為以後這個醫師變成住院醫師就沒辦法欺負了。所以實習醫師真的是醫師養成教育中很關鍵重要的時刻。以前上過一個老教授的課,一個病人進來,用一個聽診器就診斷了一大堆病,回去對照教科書,一字不差,重點全部講到。
▼
♀ 我唸護校時學校安排滿多技術課,我們有空就要輪流到示教室練技術。示教室裡放的是假病人,假病人的身體構造和真人不太一樣,為方便練技術,假病人身體各部位是可以拆解的。聽我們跟假病人講話會被笑死。老師很強調,做每一項技術前,都要跟病人做解釋,於是有練習小量灌腸的同學跟「病人」這麼說:「阿伯我要幫你做灌腸喔,麻煩你翻個身。」這翻個身後代誌大條了,找不到洞洞可以插管。原來是……「阿伯,對不起,是我忘記把你的肛門一起帶過來了。」假病人的四肢更是脆弱,我們練技術時,偶爾也會不小心把病人搞得四肢脫臼,於是有同學很有禮貌的脫口:「阿伯,對不起,我把你的手給折斷了……。」我們同學彼此也要互相練打針技術。喔!千萬不要回頭看同學手上握著的那支顫抖的針筒啊……。我唸護專和大學時技術類的學分幾乎抵掉了。不過,同學間還是會流傳技術考的糗事,像是身體評估技術考,我們班上的寶貝男同學,大概是太緊張了,拿著窺「耳」鏡對著同學的「眼睛」,說他看到了「視神經盤」,還說同學的「視神經乳突水腫」…。監考老師當場笑彎了腰。
|
|
|
|
黃晴
1970年出生於台灣桃園縣。碩 士。公務人員二級高考及格。曾任護理師、護理長、護專兼任講師。目前為自由撰稿人。著有散文集《守著水庫的女人》。晴 http://blog.yam.com/newwriter
作者筆名
◎黃 因為鍾愛亮黃色系的向日葵
◎晴 因為向日葵總是迎向陽光
彭立人
196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市。醫學士。曾任長庚醫學中心內科、急診、家醫科主治醫師。現為林口捷仁診所院長。
Join http://www.wretch.cc/blog/joinjoi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