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作 者:蔡頭伯
類 別:散文小品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6216084
裝 訂:平裝
定 價:NT$240
狀 態:已下架
|
|
|
|
|
|
|
|
 |
|
|
|
|
|
雲水無心
|
行文理性與感性兼具,一如「雲水無心」的無拘與自在! |
|
|
|
|
|
缺口,正是美の開始
|
◎文字可寫一顆心、可寫山川風貌、可寫風花雪月。放下有它,精采有它,悲與歡 更不能缺少它。 |
|
|
|
|
|
|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
|
|
七、八年級後起之秀已經崛起,台灣正漸漸走入另一個世代!
屬於父執輩那個沒有網路、連電話也少見的年代,來自收音機的武俠廣播劇、轟動台灣的史艷文與「哈麥」二齒、「四郎與真平」及「大嬸婆」漫畫人手一本的年少時光,對年輕人而言,無異於天方夜譚。
然而,經過歲月掏洗留下的片段,正是閃耀在蔡頭伯腦海中最美麗的金沙……
「哈瑪星」的人很幸福,到了晚上吃過飯後,有五個地方可跑。
一是往鹽埕熱鬧市區去看一輪電影,整個鹽埕區的一輪電影院有十家之多,可以說每條街都有一家一輪電影院……
二是上「壽山公園」去運動,可以悠閒悠閒的散步著,也可以從山上往下看市區跟「高雄港」商船的美麗燈光。
三是到「西子灣」去聽海水波浪聲,會來這邊的大都是有伴的情侶,他們一方面在河堤上情話綿綿,一方面看大小船隻進出港的情形。
四是坐船去「旗津」辦事找朋友吃些新鮮的海鮮,也有去「天后宮」拜媽祖的,或是往「海水浴場」的沙灘走一走。
五嗎?那就是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會去的「廟口逛夜市」了,那裡有上百攤大小的攤販,更有很多如今已經消失的奇奇怪怪攤販……
蔡頭伯說:「人生的過程,頁頁都是精采美麗的」,這是他難忘的年少時光,邀您一同來體會!
|
|
|
|
五年前在公司的一次聚餐中,偶然有同事提到網路上許多千奇百怪的精采故事,一時好奇心使然,竟也隨著年輕人的腳步學起上網聊天,設立電子信箱互通書信,談些每日心情,然後在部落格寫寫文章,與格友互享寫作過程中的許許多多樂趣。
剛開始所寫的文章,並無分類計畫,全憑靈感,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幾年下來堆積了近兩百篇文章,因為文章太多,就把它分類為心情故事、武俠小說、短篇小說、病痛經驗、社區故事、童年往事等,每個分類都各有讀者群,其中最受格友歡迎的就是童年往事了,幾乎每篇文章都有上百個回應以上,有幾篇甚至有兩三百個回應呢。
童年往事文章中所描述的大都是四、五十年代的早期鄉土記事,年輕人很新奇早期的社會生活方式,驚嘆不已,上了年紀的人更是懷念曾經所經歷過的種種過程,激情感動,甚至有眾多格友鼓勵集結成冊出書上架,分享大眾,也因為受到眾多格友的鼓勵,才會有今日的童年往事出版。
也有格友曾問起為何喜歡寫早期的生活方式,獨自沉醉在過去的歲月裡,這對現實生活並無幫助,這話或許說的沒錯,但人一旦步入老年之後,思緒很自然就會飄往從前,回到童年,這也許是深怕曾經有過的美好過去會隨著歲月的長河,越拉越長,記憶也會越來越模糊,甚至消失不見,所以才會把曾經看過的,經歷過的紀錄下來,讓後人能夠知道原來曾經有過這些早期的生活點滴。
「出書」這兩個字,若是在多年前,簡直不敢夢想,雖然從小就喜歡看書,但從來也沒寫過文章,更沒想到會有出書的一天,但想不到在多年後竟然會有機會學習上網寫文章,甚至出版第一本書,這對我來說,真是一段令人感到很不可思議的奇蹟故事。
這童年往事計有二十二篇共七萬多字,書中裡並無華麗的文句,有的只是平凡文字的描述,個人覺得這樣看起來會比較有畫面,也比較有親切感,最後非常感謝許多同事好友的鼓勵,還有眾多格友的強力支持,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出版的第一本書「童年往事」,祝閱讀快樂。
蔡頭伯
|
|
|
|
本來林家這隻錦雞就是附近雞群中的雞王,平常都在凌晨五更時叫,非常準時,它不叫,附近的雞群也不敢叫,但因為「林道乾」妹妹為了慎重起見,每天把它放在自己的房間內仔細照顧,就在第十天的四更才把它帶出來,準備五更時讓錦雞叫。
但是錦雞過了十天的不見天日後,沒什麼時間概念,以為就是五更了,就開始鳴啼,附近的雞群也跟著一起啼叫起來。
林道乾聽到雞鳴聲就起床拿起弓箭向京城方向射了三箭,但因為時間太早,皇帝還沒上朝,弓箭並沒有射死黃帝,反而被皇帝派大軍攻打林道乾。
林道乾打了敗戰,逃亡之前把十八籃半的黃金藏在山上,他妹妹也為了自己的錯誤自殺,永遠守護著這十八籃半的黃金。
每次老人家說到林道乾埋金時,都會斬釘截鐵說這故事是千真萬確的,也因為有這個傳說,有一年暑假,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大哥哥們,為了尋找那傳說中的十八藍半黃金,曾經組成一隊十幾個人的探險隊,我當然也是探險隊員之一,不過只是跟隨大哥哥們的動作而已。
探險隊每天從早上找到太陽下山才休息,連續三天,可以說把整個「壽山」都找遍了,也沒找到什麼,最後大家才放棄。
聽說先總統「蔣介石」共有二十七座行館,台灣各地漂亮的風景區幾乎都有他的行館,在未蓋「中山大學」時,「西子灣賓館」就是他的行館之一。
「西子灣」風景之美,可是遠近馳名的,站在岸邊不但可看到波浪沖擊提岸的美麗畫面,而且還可看到大小漁船以及噸位很大的商船進出港情形,遠眺對面清晰可見到「旗津島」的燈塔,往後走上階梯,就是「十八王公廟」以及「英國領事館」了,在那兒往「高雄市區」遠看,各棟大樓的壯觀建築盡收眼前,如果是晚上,各棟大樓的燈光設計之美那就更迷人了,加上「高雄港」內那些停靠在港內商船的美麗燈光,以及行走「哈瑪星渡船頭」與「旗津島」上的幾艘渡輪來來去去,那種感覺,真是美呆了。
想起小時候的「西子灣」、「英國領事館」、「十八王公廟」、「雄震北門」都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玩的地方,另一邊的「柴山」,則是老人家最愛的登山去處,不過「柴山」因為當時駐有軍防,有部分地區列為管制區,所以老人家都改爬「壽山」。
記得小時候每次放暑假,住在對面的大哥哥都會帶我們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去「西子灣」沙灘玩水堆砂,也會教我們游泳,還會教我們在天然礁石下抓螃蟹的常識。
大哥哥都會用幾根竹子,把每段竹子切成四片小竹條,把兩條竹條交叉彎曲綁在一小片漁網上,就這樣做了好幾個,然後放些魚餌在網的中閒,把它放再沙灘的石頭下抓螃蟹,每次都有收穫,有時候也會教我們用小竹竿綁尼隆線釣魚。
玩累了,大家都坐在沙灘看日落,那夕陽的滿天漂亮雲彩,真叫人留連忘返,現在想起那遙遠的童年,真的很想再來一次的,啊——那讓人懷念的故鄉「哈瑪星」,依山傍水的優雅地區——山與水。
——以上〈山與水〉摘自蔡頭伯◎著《童年往事》.白象文化出版
|
|
|
|
蔡頭伯
本名蔡信德,1946年生於台南縣北門鄉的「蚵寮」,隔年全家搬遷高雄市的「哈瑪星」。
雖然從小喜歡看書,但從來沒寫過文章,更別說有要出版書的念頭……
可是就在五年前與公司的年輕同事學習電腦互通電子信件後,有同事發覺作者可以寫文章,才會鼓勵作者在部落格寫文章拱網友分享,幾年下來,至今也有兩百篇左右的文章了。
當時只是抱著好玩的心理寫寫文章的,想不到在去年卻有很多格友一直鼓勵出書,因此作者才有這次想要出版書的舉動。
這本《童年往事》所敘述的就是作者在「哈瑪星」的童年故事,把以前所經歷的,或所看到的社會現象記錄下來,書裡面有很多已經消失的過去日子,很值得大家回憶,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看了本書一定會勾起更多懷念,以及兒時的美好時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