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
  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
  減少煩惱,解脫自在,盡在「八正道」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真蓮行者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5890674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6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悟真篇
悟真篇

道家丹經《悟真篇》當代新詮!站在經典的巨人上,讓無為法的實修者,更有底氣!

 
奧秘之鑰 (全集)
奧秘之鑰 (全集)

想要深度了解猶太人為何卓越嗎?

 
我是「愛」我就是「紫微星」我奉天命帶領「神的孩子們」回家
我是「愛」我就是「紫微星」我奉天命帶領「神的孩子們」回家

不論你(妳)是哪個宗教,「神」在等待我們回家。

 
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真理學,輔助深入版2】
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真理學,輔助深入版2】

回皈眾生本有的自性佛、自在廣大的究竟真理與永恆涵養,讓眾生深入真正的自覺!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世間浮沉,受盡紅塵業火貪瞋癡;
苦海得離,但行釋門佛途八正道。

八正道是一套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系統化方法,包括: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陀證道之後初轉法輪時,以及佛陀涅槃前度化最後一個弟子時,所宣說的佛法都是八正道,這幾乎可以說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點。依此修行,就可以確保走在佛法的正途上。
本書以原始佛教聖典《四阿含經》為依據,直承佛陀教誨,教導我們善護心念,守護六根,持戒清淨;淨化心靈,增長智慧,邁向解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890674.pdf

   
 

佛教的出現正是為了因應如何解脫人生的煩惱與痛苦而來。佛陀也正是為了苦難的眾生而尋求解脫之道,最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人間的導師。根據原始佛教四阿含經,詳實記載了佛陀教導苦難的眾生如何從煩惱與痛苦的人生中解脫出來的方法──八正道。而四阿含經則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原始的佛教聖典,且有南傳的巴利藏五部與之印證。是佛陀涅槃後,由佛陀親自教誨的弟子最先結集出來的經典。起初口口相傳,後來形諸文字,最後形成一部叢書,有如儒家至聖先師孔子的論語。阿含經的「阿含」二字即是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之意,讀阿含經猶如親沐佛陀訓勉。
本書站在實用的角度,以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應用為前提,以四阿含經為依據,直承佛陀教誨。論述引經據典,儘可能呈現佛陀說法的原始風貌,並附上經典原文以供驗證。以系統化的方式,利用邏輯推理,有根有據地闡述佛陀慈悲開示給眾生解脫人生的煩惱與痛苦,終止生死流轉的無上珍貴解脫方法──八正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或是人生旅途上,難免會碰到各種雜染的問題,令人應接不暇,以致煩惱與痛苦叢生。若是缺乏應對之道,往往弄到遍體鱗傷,心力交瘁,甚至造業墮落。然而,有過煩惱,才知道人心的複雜;有過痛苦,才知道解脫的可貴;有過仇恨,才知道仇恨的可怕。因此,為了斷煩惱、滅痛苦,息仇恨,為了向佛陀學習,於是深入研究原始佛教聖典四阿含經,並結合個人在「問題解決」與「方法論」方面的專長,用心整理出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八正道。一可做為日常生活當中行為之準則;二可做為修行學佛的隨身手冊;三可傳給嚮往獨立自主與解脫自在的有緣人參考閱讀。
在阿含經中,佛陀自述自己渡過生死橫流,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就是「八正道」;而且度化他人也是用「八正道」。因為八正道不僅可以幫助眾生遮斷惡法,長養善法,而且還可以幫助眾生熄滅貪、瞋、癡,不再貪愛染著,達成心解脫;斷除無明,不再愚癡無知,達成慧解脫;心慧解脫就是解脫的聖者。而且,八正道樸實而生活化,合乎邏輯,循序漸進。教我們學會做佛之前,先學會如何做人,是一切佛法的歸宿。只要依照八正道來修行即可以確保走在佛陀的正法上。有志修行學佛的人,想要減少煩惱與痛苦的人,甚至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人,都應該好好地依循佛陀原始的諄諄教誨,按部就班,實修佛法。並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八正道,就可以慢慢地消除我們的煩惱與痛苦。
「八正道」包括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與正定。「正見」教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明辨是非善惡,相信因果業報,相信有五趣流轉。並教導我們「苦集滅道」的思惟方式,體認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志」教我們不可以胡思亂想,不要有貪念、瞋念和害念。「正語」教我們不可以亂講話,不要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正業」教我們不可以做壞事,不要殺生、偷盜和邪淫。「正命」教我們要以正當的方式謀生,少欲知足;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行中道生活,勤耕福田。「正方便」教我們精進修行,精勤不放逸,恆行不退轉。「正念」教我們看住念頭的方法,以一念攝持萬念住四念處,包括「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念念轉趨涅槃。「正定」教我們修習禪定的方法,或安般法門,或念佛法門,或慈心法門。以止修定,以定修觀,以觀修慧,以慧生明。然後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也就是遠離諸惡不善法;離欲清淨;永盡喜貪,心解脫;永斷無明,慧解脫。最後,熄滅貪、瞋、癡,煩惱永盡,痛苦永盡,生死永盡,漏盡解脫,寂靜涅槃。佛陀是這樣解脫的,諸佛世尊也是這樣解脫的,有志修行學佛求得解脫的你我,也將因為走在「八正道」上而漏盡解脫。而最重要的是必須從日常生活的實踐中,一點一滴地「去得失」,「改脾氣」,「積福德」,「長智慧」。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煩惱與痛苦真的變少了。
最後,感謝賢內助燕飛在寫作期間的鼓勵,亦師亦友,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更要感謝身為台北科技大學副校長的大哥啟瑞在百忙中為本書寫序。另外,也要感謝大姐燕娜費心地協助出版事宜。並且感謝好朋友葉照燕、葉玉澎與徐燕玉熱心地提供親自拍攝的漂亮蓮花相片,使本書增色不少。最後感謝尊貴的蓮生聖尊賜給弟子無比的信心和力量,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本書是個人的修行學佛心得,疏漏之處,尚請見諒,祈願社會賢達、大善知識惠予指導。

真蓮行者
二○一三年 春

   
 

第一章 簡介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人生實在有太多的煩惱與痛苦,不管是先天上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缺陷與不足,還是後天上成長及發展方面的不順心與不如意,或是面對人生際遇的高低與起伏,或是遭遇身體上的病痛與意外,或是跟他人意見上的不合與衝突,或是經歷情感上的悲歡與離合,或是面臨生命中的無常與苦迫(雜阿含經 卷十七四七三經/四七四經),加上個人那一顆心的難以降伏(增壹阿含經 卷五 不還品 七七),總是會發出「人生是苦」的感嘆。除此之外,很多煩惱與痛苦是來自於與他人的接觸。為了生存的競爭,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為了分食稀少的利益,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經常無可避免。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更殘酷一點地說:「人生的現實面就是一場鬥爭。」對生存的欲望,對財富的渴求,對權勢的追逐,無形之中,產生了鬥爭。在生命裡,在生活上,在人生中,鬥爭無處不在。
佛陀在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苦陰經(九九)也提到:一般人為了生活,都需要有一技之長,想辦法存活。辛苦忙碌,勞心勞力,為的就是想要掙一口飯吃,有一份收入。若缺乏錢財,就會感到煩惱與痛苦;若獲得錢財,便會想辦法守護密藏,深怕別人來搶、來偷。如果不小心被偷、被搶,或是因為意外火燒而失去錢財,就會更加煩惱與痛苦。有時候為了守護或爭奪這些錢財,進而導致父母、兄弟、姐妹、親族之間反目成仇,互相爭鬥。甚至國王與國王之間,百姓與百姓之間,國與國之間,也會為了這些錢財而互相爭鬥,互相憎恨,引發激烈的衝突,甚至兵戎相見,或死或傷,令人懷憂恐怖,更增添了無數的煩惱與痛苦。
那麼,如何才能夠解脫人生的煩惱與痛苦呢?我們且從人間的偉大導師──佛陀的誕生談起。大約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北方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王室,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佛陀本名悉達多。世人尊稱祂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者。悉達多自幼享受宮廷中豪華的生活,接受印度傳統婆羅門的教育,個性悲天憫人,喜好沉思冥想。隨著年齡增長,看到當時印度社會種姓制度的不平等,目睹人生的生老病死諸苦。因而感到世事無常而出家學道,尋找人生痛苦解脫之道。先是遍訪名師,學習甚深禪定,卻沒有得到究竟解脫(中阿含經 卷五十六 晡利多品 羅摩經 二○四);後來又在苦行林中修行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米,導致形體劣弱,可惜一樣沒有得到究竟解脫(增壹阿含經 卷二十三 增上品三一)。
佛陀發現,追求甚深禪定與苦行都沒有辦法解脫生死。於是佛陀放棄苦行,獨自一人來到尼連禪河邊,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重新恢復了體力,然後端身正坐於菩提樹下,專精觀察思維,最終克服身心內外的一切煩惱,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解脫眾生煩惱與痛苦的究竟之道,成為人間偉大的覺者──佛陀(雜阿含經 卷十五 三六九經/三七○經)。「佛陀」梵文為Buddha,意為覺者或智者,就是覺悟到宇宙人生真相與真理的人的意思。從此滅除一切業行,無漏智慧現前,應修已修,應斷已斷,遠離各種煩惱,止息各種痛苦。而且除了自己覺悟之外,還能平等普遍地覺悟他人,覺行圓滿,因此被稱為「佛」(雜阿含經 卷四十三 一一五九經/一○○經)。
根據廣興博士《人間佛陀──歷史佛陀觀》,以及相關歷史學家的考證:佛陀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所以佛陀是人而不是神,佛由人成。佛陀也是父母所生之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在人間成佛。佛陀是人間的一位智者、仁者、覺者、聖者,是有情眾生的楷模,是人天導師,教導我們一套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其實佛陀思考的中心就是人生的問題,從人本出發,探究如何解脫人生的煩惱與痛苦、以及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解脫沉淪生死苦海的問題。亦即人生為什麼會有種種的煩惱、痛苦與不幸?造成眾生煩惱、痛苦與不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導致眾生生死輪迴的原因又是什麼?用什麼方法才能夠徹底解脫人生的煩惱與痛苦?甚至終止生死的輪迴?我們不禁要問:佛陀到底悟到了什麼呢?
根據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的記載(雜阿含經 卷十五 三六九經/三七○經;中阿含經 卷五十六 晡利多品 羅摩經 二○四):佛陀悟到了一套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等。「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苦就是苦聖諦,描述苦的現象;集就是苦集聖諦,探討苦的原因;滅就是苦滅聖諦,揭示苦滅的境界;道就是苦滅道跡聖諦,提出滅苦之道──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與正定。「緣起法」則是因緣所生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包括緣起中道的思想,以及緣起十二支的流轉門與還滅門,說明有情眾生流轉生死的真相,以及終止流轉、生死還滅的可能性。
佛陀悟道之後,首先就到鹿野苑去找過去苦行時一起修行的五位當年父王派來保護佛陀的同伴憍陳如等五人,並為他們說四聖諦正法,謂之「初轉法輪」。於是這五人都皈依佛陀成為佛陀的弟子,後世稱之為「五比丘」。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對他們說:五比丘!要知道有兩種極端的做法是修行人所不應該學的。一是及時行樂,享樂而已,是凡夫所為。二是修苦行,折磨自己,受無益之苦,遠離聖賢之法,於解脫無益。五比丘!應當捨棄這兩種極端的做法,採取中庸之道,不要受無益之苦,障礙修行;也不要躭於享樂,忘卻修行。應當努力成就於「明」而去「無明」,成就於「智」而去「愚癡」,成就於「禪定」而身心止息,令心得大自在,趨向智慧與覺悟的解脫,最終趨向寂靜涅槃。怎麼做呢?就是透過「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中阿含經 卷五十六 晡利多品 羅摩經 二○四)。在佛陀的教導下,五比丘之中,以憍陳如的悟性最高,聽了佛陀的教法之後,隨即證到聖人的果位。其他四人,也在不久之後,證果成聖,從此不再受生輪迴(雜阿含經 卷十五 三七八經/三七九經)。
佛陀成道以後,就開始了弘揚佛法的一生。每年除了四個月的雨季,和常隨的弟子們夏季安居度過之外,平均每年有八個月的時間,從事於遊化人間的工作。經常由村至村,由城至城,由此國到彼國,在許多弟子的陪伴之下,到處宣揚佛法。足迹遍及整個中印度,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地區,長達四十五年的時間,以種種方便,教導眾生,度化無數的眾生。使許多人可以依循佛陀所曾經走過的道路,達到佛陀所覺悟的境界。直到佛陀八十歲時,在拘尸那迦羅城外的一片娑蘿林中,兩棵大樹中間「般涅槃」(入滅、圓寂之意)。
而佛陀在涅槃前所度化的最後一個弟子叫做須跋陀羅。須跋陀羅年紀雖然已經一百二十歲了,但聰明多智,仍趕在佛陀涅槃前請求度化。佛陀在涅槃前度化須跋陀羅時提到:我所教化的佛法,因為有八正道,所以才有沙門果,所謂「沙門果」即是解脫自在聖人的果位。而外道異眾因為沒有八正道,故無沙門果。也就是說,修學八正道,才能夠獲得解脫自在;如果沒有修學八正道,就不能夠獲得解脫自在。須跋陀羅在當天晚上就出家受戒,並按照佛陀的教誨,修清淨梵行。時夜未久,即證得阿羅漢聖人的果位,是佛陀度化的最後一個弟子。而且就在佛陀涅槃前,因不忍見佛陀涅槃,須跋陀羅先行滅度(長阿含經 卷二 遊行經;雜阿含經 卷三十五 九七一經/九七九經)。
由以上我們可以發現:佛陀證道之後初轉法輪時,向五比丘宣說的佛法是八正道;佛陀涅槃前最後度化的弟子,對須跋陀羅宣說的佛法也是八正道。八正道幾乎可以說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點,也是佛陀一再提醒弟子的諄諄告誡。八正道是一套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不但非常地系統化,而且是階梯式的方法,是一套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拿來應用的人生教戰手冊。八正道教你在學會如何做佛之前,先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做人之後,繼續教你如何邁向解脫之道。
八正道教你如何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以免善惡不分;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思惟,以免胡思亂想;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說話,以免胡言亂語;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與別人互動,以免行為不當;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謀生與培養正確的生活態度,以免邪命存命;八正道教你如何精勤不放逸,恆行不退轉;如何遮斷惡法,長養善法,淨化心靈,以善治惡;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守護你的心念,然後以一念攝持萬念,住身、受、心、法念處,念念轉趨涅槃;八正道教你如何正確地禪定,遠離諸欲惡不善法、言語止息、覺觀止息、喜心止息、苦樂止息,趨向涅槃。尊貴的蓮生聖尊《佛學總說》認為:「我們學佛的人都要走這個八正道,因為你按照八正道來走,你就不會偏掉,不會走入邪途,不會走入黑店。那麼八正道就是如來所指示的,八個正確修行成佛的方法。」本書即是針對佛陀所提出的這一套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八正道」進行詳細地闡述與說明。
首先,我們會談什麼是「解脫的真諦」?其次,我們把「正見」分為兩部分來討論,一是「世間正見」,一是「出世間正見」。在「世間正見」方面,我們會討論幾個重點:包括佛法之前,人人平等,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何謂善?何謂惡?什麼是因果業報?什麼是五趣流轉?何謂解脫自在的聖人?證果成聖的條件又是如何?凡夫可以轉變為聖人嗎?我們都會一一加以論述。在「出世間正見」方面,我們會針對「四聖諦」──苦集滅道分別加以說明。「苦聖諦」描述人生的苦迫現象;「苦集聖諦」說明煩惱與痛苦的根本原因;「苦滅聖諦」描述苦滅的境界;「苦滅道跡聖諦」闡述滅苦的方法──八正道。然後說明何謂「正志」?正志就是正確的思惟,包括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並介紹五種守護六根的方法。然後針對「正語」進行說明。正語就是正確的說話方式,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及不綺語。人世間有多少紛紛擾擾,是非恩怨皆是因為這一張嘴巴所引起。是故要謹守口德,勿造口業。
然後談到「正業」。正業就是正確的行為,包括不殺生、不偷盜及不邪淫。須知殺生、偷盜及邪淫這三種惡行會對他人造成極大的傷害,佛陀要求我們遠離這三種惡行。然後說明何謂「正命」?正命就是正當的謀生方式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佛陀要我們少欲知足,行中道生活。而且要懂得孝養父母,報父母恩;布施貧病,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勤耕福田。然後針對「正方便」進行說明。正方便就是不放逸的意思,亦即所謂的「四正斷」。其內涵為(一)斷斷:已生惡法令斷;(二)律儀斷:未生惡法令不生;(三)隨護斷:未生善法令生;(四)修斷:已生善法令增長。幫助我們做到止惡防非,行善積德,淨化心靈,渡向彼岸。然後談到「正念」。正念就是要有正確的念頭,讓念頭依「四正斷」住於四念處,包括「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然後依四念處修「七覺支」,念念轉趨涅槃。另外也會詳細論述「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內容非常精彩。最後針對「正定」進行說明。正定就是正確的禪定。我們會針對正定的過程──「四禪」以及修習正定的方法:包括「安般法門」、「念佛法門」、以及「慈心法門」,分別加以闡述說明。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結語,並歸納出所謂「人生的三道防線」,讓佛法變得平易近人,方便實用。
有了這一套佛陀親自教導的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八正道」,我們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當作生活教戰手冊一樣。多讀一點,就多懂一些,多懂一些,就拿到日常生活當中來用。人生就像個現實的修行道場,所有的鬥爭、惡緣、逆境、病痛、是非、引誘、雜染、挑戰、打擊、刺激,瞬間變成修行的最佳考題。考考自己的修行功夫到了那裡?得了幾分?有沒有起貪念?有沒起瞋念?有沒有起害念?有沒有起邪念?有沒有起殺心?有沒有起盜心?有沒有起邪淫心?有沒有起欺心?有沒有起傲慢心?有沒有起疑心?有沒有起嫉妒心?修行功夫,一點都騙不了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就像廣欽老和尚生前教導弟子的方式,都是在無意之中,臨時出考題,為難弟子,甚至羞辱弟子。弟子根本就不知道是考試。如果修行功夫不夠的,或只是做表面功夫的,通常都會被考得哭哭啼啼的,或是火冒三丈。老和尚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看你在沒有預先準備當中的修行功力是如何。根據道證法師〈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據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清晨六點,就會在佛寺裡面巡視,靜靜觀察,看什麼人最認真、最用功。然後就找那個最認真、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地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覺得冤枉委屈的話。老和尚演技又非常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起氣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為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而現實生活的考場則更加嚴酷,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所以我們要依照佛陀的教誨,好好地修八正道。就好像習武練功一樣,平常就要把武功練好,等到對手來挑戰的時候,才知道怎麼應付。當然也有被打敗、擊倒,甚至受傷的時候。但絕對不可以輕言放棄,而是應該更加精進,找出問題點,並加以修正。若能如此,則功夫日深,境界日進。只要我們走在八正道的正法上,日子久了,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同樣一句責備、冤枉的話,竟然不會生氣了。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掉在地上,即便是價值連城,竟然也不會動心想佔為己有了。心愛的人或物捨我們而去時,竟然也不會傷心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如果能夠這樣看待,不僅佛陀是我們的導師,所有眾生都是我們的導師。淨空法師認為:「外面的人事紛紛來擾亂,對我們來講其實是很大的恩惠。為什麼?因為我們處在這個境界裡面,時時刻刻考驗自己的功夫得不得力。」所以說,面對所有打擊與污衊我們的人,我們都應該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提醒了我們,在修行路上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所以修行在那裡修?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在處世、待人、接物之處,離開這些人與事,到那裡去修?所謂「煩惱即菩提,娑婆即淨土」。須知佛法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耍嘴皮子的,更不是拿來比高下的,必須在生活中實修與應用。
尊貴的蓮生聖尊《甘露法味》說:「實修比理論更重要啊!」而且一再地叮嚀弟子們要「敬師、重法、實修」。因為「實修」的前提是「重法」,「重法」的基礎是「敬師」。也就是要尊敬自己皈依的師父,珍惜得來不易的佛法,實實在在地修行,而且要每日實修。如果我們不懂得尊敬自己的師父,如何會重視這個法?如果不懂得重法,就缺乏求法的精神。如果缺乏求法的精神,如何會去實修呢?所以我們要「敬師、重法、實修」,這是學佛的根本。而且要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把「八正道」當做日常生活的準則,變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自然會修出清淨體與慈悲心。星雲法師《怎樣做一個佛教徒》提到:「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人生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修行,若不修行,只是為了一口飯吃而活著,整天忙忙碌碌,吵吵鬧鬧,以及忙著繁衍下一代,那與一般的動物何異?就算是頂尖聰明的人,非常能幹的人,若不懂得修行,結果往往只會忙於賺錢,忙於事業,忙於栽培兒女,等到老了、病了、死了,最後還不是兩手空空地走,白白浪費了這一生人身難得的修行寶貴機會。
在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道路上也是一樣,對於種種人生的磨難與考驗,如果我們只是一般的凡夫,當然會覺得命運乖舛,埋怨這,埋怨那,覺得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你。但是如果我們已經有幸認識了佛法,接觸了佛法,開始修行學佛,甚至走在八正道上,這些磨難與考驗反而變成寶貴的修行考題。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八正道,讓八正道引領有志修行學佛的人,勇敢地面對生命的無常,因應生活的考驗,以及迎接人生的挑戰。學習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有正確的人生觀,才會有正確的價值觀;在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之下,學會如何控制我們那一顆漂泊不定的心,進而學會正確的說話方式,以及正確的行為表現。加上以正當的職業謀生,並養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行中道生活,把父母照顧好,把家庭照顧好,然後布施貧病,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勤耕福田。學佛本來就應該越學佛家庭越美滿,越學佛人際關係越好,越學佛越有福報,越學佛心情越平靜,越學佛內心越歡喜,越學佛脾氣越小,越學佛心量越大,越學佛越慈悲,越學佛越有智慧,越學佛越懂得放下,越學佛越懂得感恩,越學佛越懂得包容,越學佛越懂得替別人著想,這才是學佛的本質與初衷。
在學會如何做人、如何過生活之後,接著學習如何邁向解脫之道。包括學會如何善護我們的心念,如何善護我們的身行,如何守護我們的六根,如何持戒清淨,如何淨化我們的內心,如何做到慈悲喜捨。然後學會如何護住我們雜亂紛飛的念頭,以一念攝持萬念,住四念處,修七覺支,念念轉趨涅槃。然後學會如何住於定相,遊於四禪正定,不管是用安般念息法門,還是念佛法門,或是慈心法門,都是要我們止息我們的身心,遠離諸惡不善法,熄滅我們的貪、瞋、癡,降伏我們的傲慢心。讓我們這一顆心不再貪愛染著,不再愚癡無明,自然而然,就可以解脫我們人生的煩惱與痛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展開學習佛陀的原始教誨,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方法──「八正道之旅」吧!

以上內容節錄自《解決煩惱的方法:八正道》真蓮行者◎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890674.pdf

   
 

真蓮行者
台北市人。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博士,是系統工程、全面品質管理(TQM)與問題解決方法論的專家。曾經輔導品質改善團隊多次榮獲全國團結圈至善組金塔獎,理論與實務兼具,強調做事情要有方法。並應用在佛法的學習上,結合個人在「方法論」方面的專長,根據原始佛教聖典《四阿含經》,用心整理出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