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實證佛教修行方法
  實證佛教修行方法
  開闢一條不必依賴信仰的實證法門,發現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從而解脫煩惱。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呂真觀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3586357
裝  訂:平裝

定  價:NT$4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洞山指月
洞山指月

紀念南懷瑾大師百年誕辰的全新作品,展現南師對禪宗修習的精闢解讀。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南懷瑾大師重新講解,揭示探尋禪修與生命的真相實錄,令人如夢初醒。

 
看懂一貫道
看懂一貫道

本書除了簡介一貫道之外,還探討一貫道的價值,並對一貫道進行釋疑。

 
蒼天白雲 尋覓終極解脫之道
蒼天白雲 尋覓終極解脫之道

你或許相信自己,但你敢不敢相信,你就是神、就是佛。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提供佛教不共外道的核心義理與實證法門祕笈,直接接受正法佛教的薰陶。
◎提出認識和求知方法的原則,讓人以理性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證得世間學問和出世間的智慧。
◎真如三昧是修學實證佛教最重要的事,以作為大乘見道的基礎,直到究竟成佛。

宗教學博士、佛法明師呂真觀,繼《文藝佛心》以小說、電影、歌曲開方便門引領大眾親近佛法哲理後,一本正典的佛學論述,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闡述佛教的基本概念、認識論與方法論、修行法門、重要觀行,讓人長驅直入真如三昧的修習法要。

佛教的核心是實證,注重實證,便容易證果!
依證果的難易,可以區分三種佛教。能讓許多人證果的教法稱為正法佛教,正法佛教注重實證,因此也可以稱為實證佛教。只有少數人可以證果的教法稱為像法佛教。沒有人能證果的教法稱為末法佛教。

佛教特別注重四依和三量,遵循四依三量才能證果!
三量中最重要的是現量,也就是親證,
必須蒐集足夠的證據讓自己不再懷疑,才能解脫煩惱。
能夠依循四依三量的人,服順真理,在真理面前拋棄自己的偏見和執著,
只要碰到正法佛教,便能很快改正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證得果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357.pdf

   
 

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佛教有信仰也有哲學,但它的核心是實證。注重實證,便很容易證果。證果,是證得見道位以上的果位。見道位 ,是轉凡成聖的起點,包括聲聞見道、緣覺見道和菩薩見道,合稱三乘見道 。反過來說,要是不注重實證,落入信仰和哲學,便很難證果。以哲學的思維理解佛教,容易脫離現實,流於戲論,落入這種流弊的,以知識分子為主。群眾則大多落入信仰。信仰對某些人有顯著正面的效果。比如拜懺,參加的人被宗教儀式的肅穆、虔誠氛圍所感動,產生強烈的信仰,這種信仰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幫助他改過向善,得到人天福報。但是信仰也有流弊,一些邪教會利用信仰給徒眾洗腦,控制徒眾的行為,甚至發生聚眾淫亂、動用私刑、集體自殺、顛覆政府(如清朝的白蓮教)等違背社會善良風俗和國家法律的事情。輕一點的會控制你,讓你不敢講真話,讓你去打擊正當的修行人。宗教控制是在一點一滴中建立起宗教師的權威,讓信眾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接受錯誤的戒律和說法,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甘心被人利用,最後變成宗教師的奴隸。
依證果的難易,可以區分三種佛教。能讓許多人證果的教法稱為正法佛教,正法佛教注重實證,因此也可以稱為實證佛教。只有少數人可以證果的教法稱為像法佛教。沒有人能證果的教法稱為末法佛教。這三種佛教最大的區別在於「法」和「律」。
佛教把「法」分為常住法和無常法。無常法又叫做有為法,也就是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常住法又叫做無為法,沒有生、住、異、滅,是永恆的存在。一般人都能認識有為法,只有出世間的聖賢能夠實證無為法,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正法佛教能夠把常住法和無常法區分得很清楚。像法佛教雖然承認有常住法,但是在實際觀行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某個無常法當成是常住法。像法與正法沒有太大的差異,徒眾中若有人能遵循四依三量抉擇正確的教法,仍然可以證果。末法佛教不承認有常住法,認為一切都是無常法,把常住法一律當成是外道法,因為有這種錯誤認知的緣故,沒有人可以證果。
「律」是戒律,一切身、口、意的行為規範都是戒律,但是這裡是指與修證直接相關的行為規範,不包括吃飯前忘記供養這種不影響證果的小戒。把符合戒律的事情說成違反戒律,叫「律言非律」,例如把弘揚佛法說成破和合僧。把違反戒律的事情說成符合戒律,叫「非律言律」。出家人不能結婚、不能行淫,但是有人說出家人可以結婚、可以行淫,這就是「非律言律」。「非律言律」和「律言非律」,都是末法佛教的特徵。
有一個網站把在家居士手淫當成是重大戒律的邪淫,甚至把意淫也當成重戒。其實,在家居士手淫並不違反五戒,也不妨礙證初果(聲聞見道位)和二果,只會障礙三果。 因為初果和二果都是欲界的果位,三果則是色界的果位,必須斷絕欲界貪愛才能證得。至於意淫,則是欲界眾生很難避免的事,即使是一個正人君子,也會偶然閃過淫念。要求自己去遵守做不到的戒律,會經常處於懊悔和自責之中,無法出離,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正法、去做觀行呢?所以,修行人要把「律」與「非律」分清楚,還要按照修證層次來調整適用的戒律,給自己適當的休息和娛樂,過正常的生活,才能長久地修行,不會因為疲累而退轉。
比「非律言律,律言非律」情節輕一點的是「重戒言輕,輕戒言重」,這是像法佛教的特徵。輕重的標準,是以煩惱的輕重為準。 要是沒有煩惱,就不違犯戒律。有反省能力的人,自然會有判斷能力,不需要別人來替他決定。要是用反覆的教育讓人接受違背良知的行為規範,就成為一種洗腦和控制。受控制的人(例如許多自願修習雙身法的明妃)會出現被迫害的心理特徵。追求解脫卻反而增加煩惱,這是錯修佛法的結果。解脫必須從發現真相而來,真相必須由自己蒐集足夠的證據而確認,不能由別人代勞,如果有依人不依法的心態,必定與解脫背道而馳。
有一位出家人離開了寺廟,委託幾位在家居士去寺廟幫他取回個人物品。前去取物品的人在寺廟住持的現場監督和確認下把物品領走,交給委託人。事後,有人說他們拿錯了,有的東西不是私人的,而是信眾捐給寺廟的公產。於是,幫忙拿東西的人統統被認定為「侵毀常住」,被要求依重罪懺悔,必須每天痛哭流涕,直到出現「好相」為止。後來,負責戒律的執事也覺得太過頭,便改依輕罪處理,但他又宣稱:「雖然是輕罪,但是依重罪來懺悔並沒有什麼不好。」在這個事例當中,如果當事人確實是輕罪,那麼依「侵毀常住」的重罪懺悔的做法便是輕戒說重,乃是像法佛教的特徵。不幸的是,這裡的認定是錯誤的。將無故意過失的行為,說成違反戒律,這已是末法佛教的特徵。
修行人要如實地反省自己的煩惱,因為這就是苦聖諦的觀察,它是修行的基本功夫。這個地方觀察不成就,說修證有多好,都是自欺欺人。選擇宗教師,除了要看他的知見是否符合三量之外,還要看他是否有基本的德行,才能確定他已完成苦聖諦的現觀,有初果以上的證量。能夠如實觀察苦聖諦的人,一定經常反省自己,寧可自己受苦,也不願把煩惱加到別人身上。如果某人總是用各種自欺欺人的理由惱害他人,例如把打擊異己的權力鬥爭說成「護法」,就可以從比量判斷:此人還沒有完成苦聖諦的觀察。苦聖諦的如實觀察,屬於現量,只有現量才能讓人解脫煩惱。現量是符合事實的觀察,一定要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和方法才能成就,而不能只依靠信心。宗教師缺乏苦聖諦的現量,才會想要樹立權威,企圖控制徒眾。徒眾則因為崇拜權威,以為只要靠信心便可以得到解脫,從而被人控制。宗教控制的事例不斷發生,就會加深許多人對宗教的戒心,唯恐自己的親友也陷入其中。
佛教一向反對宗教控制,特別注重四依和三量。四依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三量是現量、比量、正教量。三量裡面最重要的是現量,也就是親證。你必須蒐集足夠的證據讓自己不再懷疑,才能解脫煩惱。現代人已接受足夠的科學教育,只要保持文明、理性、科學的態度就足以證果,不一定需要信仰。能夠依循四依三量的人,即使沒有信仰三寶或皈依三寶的形式,卻早已在實質上皈依「法」(事實真相)。他們服順真理,在真理面前能夠拋棄自己的偏見和執著。這種人非常難得,只要碰到正法佛教,便能很快地改正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證得果位。
遵循四依三量才能證果。違背四依三量,要想證果就很困難。控制性很強的道場,因為違背四依三量,徒眾或者屈從權勢,或者拾人牙慧,或者無法獨立判斷法與非法、律與非律,即使被印證開悟,卻不見得符合三乘見道的標準。只要權威人士講一句話,就算是錯的,他們也不敢反對,完全缺乏從宗出教的氣魄,怎能期望他們有什麼作為?只有嚴格遵循四依三量的佛弟子,敢於挑戰權威,糾正錯誤的法、律,他們才是「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能夠荷擔如來末法事業,延長正法佛教住世的時間。
佛教團體一般都承認四依三量,但是在實際運作當中,則出現相當的落差。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大力提倡四依三量,希望能開闢一條不必仰賴信仰的入道法門,讓科學、理性的現代人可以超越信仰的層次,發現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從而解脫煩惱。還有很多佛教徒,最初是以信心入門,當他們深入經教之後,逐漸發現信仰的侷限,開始尋求實證,盼望終極地解決煩惱與痛苦。對這些佛教徒而言,實證佛教可以作為他們進階的門徑。
實證佛教奠基的著作是《實證佛教導論》,它內容豐富,立論嚴謹,文字卻比較簡略,有些地方並未詳細說明。真觀曾經講解這本書,編成《實證佛教入門》函授教材。《實證佛教入門》是講課的紀錄,文字比較淺白,卻缺乏體系。因此由智平編輯為本書的前五章,命名為《實證佛教觀行法門》。第六章原本是另一本書《真如三昧修習法要》,它是智平從真觀豆瓣日記和《實證佛教通訊》電子期刊,蒐集與真如三昧有關的文稿編輯而成的。智平分別編成之後,發現字數不多,與其分開,還不如合併成一本書。真如三昧非常重要,它是從聞思跨越到修證,最重要的法門,可以讓大家隨順解脫,最終必能大乘見道。這本書已經函蓋大乘小乘,具足戒定慧三學,因此命名為《實證佛教修行方法》。
第一章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核心義理,它是實證佛教的祕笈,如果不懂得這部分義理,絕對不可能證得出世間的果位,為了顯示它的重要,放在本書最前面。第二章則是認識和求知方法的原則,它是共於世間智者的學問,可以讓人以理性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證得世間學問和出世間的智慧,它是實證佛教異於哲學與信仰最重要的差別所在。這兩章的內容比較生硬,一般的讀者可以從第三章開始,直到讀完第四章或第五章之後,再回頭讀第一章和第二章。佛學底子深厚(特別是自認為「正法弟子」或「證悟者」)的朋友可以按照順序閱讀。不管是哪一種讀者,只要你能夠拋棄成見,以真理為依歸,一定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與盲點,遠離顛倒夢想,從此上上升進,直到究竟成佛。

   
 

第二章 佛教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第一節 佛教的認識論

佛教的認識論是三量:現量、比量和正教量。現量的效力高於比量,比量的效力高於正教量。不符合事實的,則稱之為非量。

現量
知識依其來源分類,分別是現量、比量和正教量。什麼叫現量?現量,就是現前觀察所得的知識,以及以此為基礎所做的邏輯推論。此處所謂的邏輯推論,包括演繹法(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推論),以及歸納法(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結論),但是不包括不十分肯定的推測與臆想。
比方說我現在把這本書拿起來,你看到這本書上面有寫字「實證佛教導論」,這個是現量境界。但人類的知識不能只靠現前觀察,必須透過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才能架構整個知識體系。佛教也是這樣的,把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都視為現量,經教證據是《緣起聖道經》。
這部佛經記載,佛陀曾經說:「我復思惟: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我於此事如理思時,便生如是如實現觀: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為緣。」佛經在這裡講,世尊過去世現觀緣起,他從老死這一支往前逆推:「人為什麼會老,為什麼會死?」既然有這個現象的話,一定有一個原因,這個時候他就發現:「如果沒有生的話,就不會有老死。」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是不是他要觀察很多現象?假設我觀察一萬個人,觀察一萬隻螞蟻,或者是把這些事例加起來周遍地觀察,發現如果沒有出生就不會死,或是只要有人出生了他就一定會死,這兩件事情統統都確定了,這個叫做歸納法。你看過這麼多現象,你把它歸納成一個規律「凡有生必有死」──只要有出生就一定會有老死。但這個地方有個大問題:「你又沒有看過所有的事例,你怎麼知道『凡有生必有死』?」佛陀也是一樣啊!未來的人還沒有出生,他怎麼知道未來的人只要有出生就一定會死,還沒有發生的事誰能夠現前觀察呢?不可能!所以他是觀察很多很多的事例歸納起來,然後得到這個結論,這個就是邏輯歸納法。
邏輯歸納法並不是絕對可靠,它得到的結論可能會被未來的事例所推翻。但我們不能因此就不承認它的效力,不然的話,所有的物理規律表述都不能成立。因為各種物理規律表述,包括慣性定律、反作用定律、萬有引力等等,都是透過觀察而歸納出來的。物理學家能觀察到所有的事例嗎?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物理學家也是用邏輯歸納法,他們看到很多很多同類的事例都出現了,然後去歸納它們共同發生的條件,找到一種表述可以解釋所觀察到的事例,這樣的表述我們稱之為物理定律。
在《緣起聖道經》裡面,佛陀說「由有生,必有老死,便生如是如實現觀」,他用「現觀」這兩個字,所以我們把歸納法也歸類為現量。如果不承認歸納法的效力,因緣法 的現觀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個「幾乎百分之百確定」,如果是以自然科學的標準,至少要成千上萬的例子觀察過了都沒有差錯。以「凡有生,必有死」來說,你想想看,你一輩子觀察過的死亡事件有多少,包括一隻小螞蟻死掉,應該很多嘛!但是你想想看,你有沒有看過哪一個人或者聽說哪一種生物出生後不死的,你一定沒看過。如果把你聽來的,包括別人替你觀察的都蒐集起來的話,你所知道的案例就百萬、千萬、乃至億、兆,因為連別人聽到的也跟你講了嘛!你有沒有聽過或者看過哪一個人出生以後從來不死的,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一定會列入金尼斯世界紀錄,所以金尼斯世界紀錄也是替我們做觀察了。各種生物也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個是出生之後不會死的,沒有這種生物,對不對?所以,你現在已經觀察過的案例多得嚇人,把這種東西也算進去的話,說邏輯歸納法的可靠性,幾乎是百分之百地確定。它是從這個層面去看。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可靠性還不夠,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夠,都不能算是現量。像有的疫苗接種,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會染病,要是有人問醫師:「你能不能保證我不會染病?」醫生一定不敢保證。所以即使錯誤的機會只有十萬分之一,都不能說是現量。現量就是要幾乎百分之百,就是說推翻規律的機會非常非常地小,小到不需要考慮發生例外的可能,這才是邏輯歸納法。
再來就是邏輯的演繹法。例如你已經確定「凡有生必有死」,那現在有一個人出生了,接下來你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個人將來一定會死」。演繹法是從既有的規則當中去演繹出來。就是你先知道一個規則,然後某種現象跟這個規則的描述符合,或者說你是用邏輯上的交疊,排除掉不可能的部分,導出唯一可能的結論。
所謂的現量有三個東西:第一個是五官,眼、耳、鼻、舌、身的現前觀察;再來就是意識的邏輯推理,演繹和歸納,這都算是現量。
如果要細分的話,現前觀察和邏輯推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比方說,人類發射火箭到太空去,照一張地球的照片,這對全人類都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以前天文學家說地球是圓的,這是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得到的結論,不是直接看到地球是圓的,所以很多人還是不太相信,等到人類發射火箭,從外太空發現地球是圓的,這下子總不會有人再爭執了吧!
邏輯觀念不好的人講:「你講地球是圓的,那些都是學者的陰謀,地球不可能是圓的,地球是平的,你不要受到那些學者的欺騙,那些統統都是假的。」可是等他看到地球的照片,就不會再這麼主張了。如果你在外太空,直接看到地球是圓的,感覺一定更不同。
在解脫上面,現前觀察也會造成很大的不一樣。如果你是從邏輯推理發現五陰不是我,雖然道理上知道,但還感覺到五陰是我。你如果是現觀呢?像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現前觀察身心如幻、世界如幻,那個就是現觀境界。因為他是現前觀察到,而不是用邏輯推理達到的,這會造成很大的差異。所以眼見佛性的菩薩一定會薄貪瞋,解脫功德會超過初果人很多。
雖然說都是現量,但是用歸納或者是演繹法達到的現量,會比不上眼睛看到的。在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這個地方埋了地雷,到處都是地雷,儀器探測說某一條路線沒有地雷,這也算歸納法得到的現量,因為你知道儀器以前都很準確,以後應該也是。可是如果出錯了,你就會被炸死,所以你還是會怕,你可能還是不敢走過去。如果我們現在找一個機器人,重量跟你一樣,讓它走過這條路,再找一個不怕死的人走過去。這時候你已經親眼看到有人走過去了,你自己再去走,你就覺得篤定多了。這中間就造成差別了。
所以同樣是現量,如果你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要說服意根「五陰不是我」就比較容易,這個就是為什麼必須儘量現前觀察的原因。雖然有差別,但我們還是一樣,認為邏輯的歸納跟演繹都算現量,因為在判定知識的時候,他們的等級是相同的,只是在解脫上會有差異。

比量
《瑜伽師地論》說:「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界。」這裡的思擇是指研判,從兩種以上的可能,選擇最可能的一種。這樣解釋也許有人會不同意,但是我們可以參考《瑜伽師地論》所舉的例子,就知道它真正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只要能夠在邏輯上百分之百地確定,或者像歸納法一樣幾乎百分之百地確定的話,都算現量境界。如果有研判的過程,認為它應該八九不離十,這就是比量。就算是有九成九的把握,也還是比量。九成九不算現量,因為九成九就是百分之九十九,我們剛才講說「要幾乎百分之百確定」。
比量有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第一種相比量,是從外相判斷未知的事實。《瑜伽師地論》說:
相比量者,謂隨所有相狀相屬,或由現在,或先所見推度境界。如見幢故,比知有車。由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膚細軟、髮黑輕躁、容色妍美,比知少年。以面皺、髮白等相,比知是老。以執持自相,比知道俗。以樂觀聖者、樂聞正法、遠離慳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比知聰叡。以慈悲愛語、勇猛樂施、能善解釋甚深義趣,比知菩薩。以掉動輕轉、嬉戲歌笑等事,比未離欲。以諸威儀恒常寂靜,比知離欲。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以於老時見彼幼年所有相狀,比知是彼。如是等類,名相比量。
這裡頭有幾個例子,「見幢未必有車」,古代的車跟現在的車不一樣,它不是像現在有車頂,而是插一支傘用來遮陽。你可能在圍牆裡面看到有一個幢從外面馬路經過,你就想大概是有車子。但你如果跑過去看,也許是車子壞掉,把幢拆下來,一個人抬著那個幢走,這也有可能啊!假設你隔著圍牆看到卡車的車廂,你想說大概有卡車在那裡,但你出去看,說不定是把車廂拆下來放在那裡,你以為那是車子,其實那只是一個部分而已。這個也是相比量。
又說皮膚都皺掉了,頭髮是白色的,你就以為是個老人家,這是由外相推測他的年齡,所以是相比量。
《瑜伽師地論》的文字,不只是介紹相比量而已,它還涉及修證上的判斷。假設說有人吹牛說他已經證初禪了,但是你看他眼睛老是亂飄,走在路上,一個漂亮女生走過去,他會多看兩眼。從這個地方,你就知道這個人還沒有證初禪,因為眼睛會喜歡漂亮的,你跟他講話他會跟你開玩笑,有這種相貌出現的時候,你可以知道這個人還沒有證初禪、還沒有離欲。因為離欲的人要管得住自己的六根,六根不能攀緣財、色、名、食、睡,不能眼睛老是在那裡亂飄,看到好吃的東西拼命地吃,這樣說他證初禪,當然不太可能。
但是這個判斷是比量,為什麼說是比量?如果說他是個過去佛,他也可以這樣啊!他老早就成就佛果了,但是為了要度眾生,他必須要示現成一個凡夫的樣子,連初禪的樣子都不能示現出來。所以你不要看這個人好像功德很差,你就說他一定還沒證初禪,這也未必。
這裡頭又舉一個例子:「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一個人沒有智慧,也沒有神通,跟你講他是釋迦牟尼佛,或者他是阿彌陀佛來人間應化,這樣你要相信嗎?神通雖然不一定跟智慧、跟解脫有關,但他說自己是究竟佛,是法王,或者說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而沒有神通,這都太離譜了。如果說今天一個沒有神通的人來跟你講「我是觀世音菩薩」、「我是阿彌陀佛」,你要不要相信?當然不,違背這個相比量嘛!

以上內容節錄自《實證佛教修行方法》呂真觀◎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357.pdf

   
 

呂真觀

誠信愛心家園董事長,《實證佛教通訊》發行人。
1961年出生於臺灣省桃園市,著有專書《禪宗的開悟與傳承》和《實證佛教導論》,發表《寒山子的唯識體證》及《佛教的論證方法和解脫的原理》等論文。
1979年開始閱讀佛經與禪門典籍並到處參訪知名禪師。2006年畢業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隨後三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主修宗教學,2009年畢業,獲頒哲學博士學位。一生都在探尋真理,如今仍在繼續著永不止息的旅程。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