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臺中師範學校師生自二二八事件至整個白色恐怖年代,奮死傳遞真理火把!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石育民等採訪撰稿
類  別:人物傳記
出  版: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0576511
裝  訂:精裝

定  價:NT$4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何孟恆雲煙散憶 增訂本:汪精衛女婿回顧動盪時代
何孟恆雲煙散憶 增訂本:汪精衛女婿回顧動盪時代

◎汪精衛女婿何孟恆紀實回憶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從民初風景、求學趣聞、跟隨汪氏到晚年點滴,歷歷如繪,讀之如同親見。

 
又來搞飛機:暴坊機長瘋狂詹姆士の東洋戰記
又來搞飛機:暴坊機長瘋狂詹姆士の東洋戰記

當年那個台灣最年輕的機長,飛去全球A片最大自製輸出國日本!轉戰天馬航空的瘋狂詹姆士又發生了什麼鳥事呢?

 
走出慾望矽谷:新創浪子的救贖自白=Silicon Valley porn star:a memoir of redemption and rediscovering the self
走出慾望矽谷:新創浪子的救贖自白=Silicon Valley porn star:a memoir of redemption and rediscovering the self

◎走出色情與性的黑暗世界,通向成功與自我實現的道路。

 
兩片葉子一片心:澳洲台商納維康圓夢之路
兩片葉子一片心:澳洲台商納維康圓夢之路

Nature’s Care創辦人創業與見證奇蹟的歷程與感動,彰顯生命價值!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調查、口訪、研究、整理、解密檔案,收錄5篇政治受難者或見證者訪談、10篇政治受難者故事,以及特別收錄作家劉克襄追憶在中師畢業的父親劉萬壽與相關受難同學、學長間交往的片段。
◎第一本以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為主題的專書。
◎書中超過250張珍貴檔案資料與老照片,拼湊出臺灣史中臺中師範師生在二二八事件乃至白色恐怖年代中的沉重歲月。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臺中市人權檔案系列」第四本。

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
鄭慶龍 廖德華 湯德生 邱致明 紀萬生 洪炎秋 張深切 楊逸舟 呂赫若 吳振武 呂煥章 吳江海 林如松 曹 開 高菊花 郭萬福 郭錕銘 張如松 廖義溪 王阿繁 黃春成 高澤清 高阿明 李義平 曾金樟 葉榮光 邱致智 劉萬壽


二二八事件中,校長洪炎秋、教師張深切、吳振武受到牽連被解職,甚至被整肅;而學生中加入二七部隊,並擔任中師隊隊長的學生呂煥章,至二七部隊解散後,他回校教書,不久後放棄教職,進入山區建立「武裝基地」,被捕後遭到槍決。同案還有1949年中師普通師範科畢業的吳江海,在基地被當場擊斃,以及當時就讀中師三年級的林如松,也遭到槍決。

跟著二七部隊一起進入埔里的,還有鄒族的高菊花、汪玉蘭、方梅英,她們是中師簡易師範科的學生。其中,高菊花是高一生(前阿里山鄉鄉長)的長女,高菊花後來雖然畢業並在國小任教,卻因為父親高一生被以叛亂罪槍決,人生徹底改變,自此命運多舛。
楊逸舟,1923年進入臺中師範,1953年赴日成為政治難民,因為參加臺灣獨立運動,被列為黑名單,最後客死異鄉。

因2018客家電視劇《台北歌手》故事主角而廣為人所知的呂赫若(本名呂石堆),1934年中師演習科畢業,被稱為「臺灣第一才子」。這位才子在二二八後對國府極度失望,政治態度積極轉向,1952年死於鹿窟山區,身後的手稿及書籍,因家人對政治肅殺的恐懼而掩埋,僅留下極少數的資料。

邱致明是泰雅族人,1952年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1956年與高白蘭結婚,高白蘭的父親高澤照因為涉及湯守仁案被槍決,結婚後邱致明遭特務監視,後來參選縣議員時,被羅織罪名判刑5年。與他前後期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的同學或學長學弟,至少有9人因相關案件被判刑,刑期從5年到12年不等,有些因為爭取山地自治而被以叛亂罪論處,但大部分是特務羅織的政治案。

「大甲案」對中師而言,更是十分慘烈的政治案。郭萬福1933年中師演習科畢業,已任教十餘年,1950年在島內逃亡,後來被捕,1953年被槍決。他的弟弟郭錕銘,1948年中師畢業,被判12年,而他的外甥張如松,1946年中師畢業,也被槍決。「大甲案」共槍決18人,大部分是老師,讓大甲人覺得「國民政府喜歡殺老師」,告誡子弟千萬別讀中師。郭萬福的中師同學廖金照、羅秋榮也在白色恐怖時期成為槍下亡魂,而他逃亡期間,接觸到好幾位在校任教的中師人,也因此遭到羈押。

1942年入學的鄭慶龍(當時為七年制),以及1946年戰後第一屆進入中師就讀的廖德華和湯德生,都在就學時經歷二二八,在他們90歲之後,終於說出埋藏在心中70多年的往事。

漫長的戒嚴時期,中師實施軍事化管理、教育,學生個個被馴化為忠黨愛國的乖乖牌,紀萬生是極少數的例外,1955年進入中師就讀的他,形容那是被國民黨「清洗」過的中師,是苦悶、壓抑的年代。後來參加黨外運動,因美麗島事件坐了四年半黑牢。

臺中師範學校自二二八事件至整個白色恐怖年代,在校或畢業後遭政治牢獄磨難的師生不下百人,這些奮力發出聲響的師生,讓中師傳遞知識真理的火把,不曾在黯黑時代中熄滅。

   
 

主編的話
中師反抗傳統的緣起與幻滅/臺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

中師在二二八事件中,是「反國民政府的大本營」。中師在白色恐怖時期,是「受害的重災區」。這兩段早期流傳甚廣的話語,在我們著手調查、口訪、研究、整理、解密檔案下,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二二八事件中,中師學生起碼就成立了兩支武裝隊伍,一支由體育老師吳振武領導,駐守校園自衛。一支由校友呂煥章領導,走出校門投入民軍二七部隊,還一起退守埔里,與國府廿一師激戰。

事件後,很多學生未再返校就讀,合理推測他們大都在事件中死亡、失蹤、逃亡。戒嚴時期,呂赫若失蹤鹿窟山區,郭鍾椬(前臺中市議長郭晏生父親)、呂煥章、黃介石、簡慶雲、郭萬福、張如松、廖學銳、江朝澤……等一大群校友,都被判死刑槍決!江漢津、郭錕銘、張晃昇、曹開、賴祖蔭、陳浩川、石朝輝……等坐牢、囚禁火燒島、逃亡的更是難以數計。我們調查超過113位以上的中師校友受害。所以稱是「受害重災區」絕不為過。

中師的「反抗」精神為什麼特別強烈?這可能沒有明確答案,但從客觀調查分析,「優秀」是重要原因,如鄭慶龍前輩考進中師的1942年,該校錄取40位學生中,日本籍就保障30位,中部地區各校推出的422位臺灣籍特優學生應考,只有錄取10位,可見能就讀中師是多麼不容易。

優秀、聰明的孩子,總較喜歡增廣見聞,在那左派思想席捲全球的時代中,中師很多學生都捲進浪潮裡,當起「進步青年」。而相較臺中另一明星學校臺中一中,又因一中學生須準備升大學考試,未如中師學生畢業即分發教書,沒有升學壓力,閱讀「課外書籍」的風氣也就相對興盛。

除了優秀,就讀中師免學費,還有生活津貼,畢業就能當老師,是窮苦子弟最好的選擇。窮苦學生對「人生下來就不平等」的階級社會,當然反感,接觸到「打破階級」的社會主義理論,當然也就充滿憧憬!直到如今,我們口訪不少當年左派信仰者,他們雖已過耄耋之年,但對七、八十年前追求的左派思想,依然堅持,依然期待!

中師經過二二八事件後,立即被國府列為重點整頓學校,自由學風為之丕變,所以1955年畢業中師的高瑞錚(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在校中渾然不覺中師曾有反抗傳統。1955年進入中師的紀萬生,則形容那是被國府「清洗」過的中師。就讀時教官遍布校園,學生集體住校過著軍事生活,接受最徹底的黨國教育,中師一變為保守、忠黨愛國學校。

臺中地區在白色恐怖中,除了目前易名臺中教育大學的中師外,昔稱臺中商業學校,目前是臺中科技大學的校友受害也很嚴重,期待有團隊能展開調查、研究、整理,讓臺中地區白色恐怖這段黑暗的歷史,有機會更完整地重見天日。

   
 

中師的光明與暗黑,遺忘與記憶/楊允言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原初的中師
1894年日清戰爭後,日本取得臺灣這塊新領地。對於臺灣,除了有美好的幻想,同時也帶著猶豫。1895年6月始政儀式後不久,第一任學務部長(相當於教育部長)伊澤修二即成立「國語傳習所」教臺灣人「國語」,同時向學生學習臺語(伊澤修二原以為臺灣人使用清國語,來了以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

在日本領臺前,伊澤修二即呼籲日本要實施國民義務教育,來臺灣後也有相同主張。其後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小學校,並廣設於臺灣各地,這些基礎教育需要師資,於是,臺北師範學校、臺中師範學校、臺南師範學校(以下簡稱北師、中師、南師)在1899
年相繼設立。不過,那時日本在臺統治的基礎仍不穩定,又評估師範教育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短短幾年後陸續停辦。

師範學校再度復校時,日本控制臺灣局勢已經穩定,北師、南師首先於1918年復校,中師原本設立在彰化孔廟,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臺中成為新興城市,中師1923年復校於臺中,校地即設在目前臺中教育大學現址。那時候,時局的氛圍是:一戰後日本成為戰勝國,經濟復甦、處於大正民主時期(1912-1926),而治臺方針則強調內地延長、日臺共學,雖然臺灣人還是強烈感受到被歧視,也在被同化的路上掙扎。

師範教育除了是教師能力的養成,連帶也須要透過這些未來的教師,傳達國家的意志,因此,師範教育對於國家意識型態的灌輸是不遺餘力,皇民化運動時期如此,戰後漫長的戒嚴時期也是一樣。

臺灣的變局
1930年代起,時局變化得很快,歷經經濟蕭條,之後日本選擇以戰爭來維繫帝國命脈,從日中15年戰爭,臺灣總督又換成武官,實施皇民化,接著發動太平洋戰爭,徵召臺灣人從軍,卻以戰敗收場。戰敗國日本所屬的臺灣,則在美國的主導下,換成由中華民國委任統治。雖然當時多數臺灣人視中華民國為祖國,以為祖國會讓臺灣擺脫差別待遇,沒想到「狗去豬來」,新的統治者貪污腐敗,臺灣的民生經濟資源嚴重被掠奪;報紙日文版被廢除,讓大部分知識分子變成文盲,反過來被知識水準普遍低落於臺灣的祖國人歧視。
接著發生二二八事件,臺灣瞬間少了二、三萬人,被屠殺的陰影揮之不去,然後又有一萬多名臺灣青年被騙去中國打國共內戰,只有極少數活著回來,臺灣經濟持續惡化,終至「四萬舊臺幣換一元新臺幣」。
而這個祖國政權幾乎失去了中國所有的領土,帶了兩百萬人擠到小小的臺灣,當時臺灣人口大約六百萬,許多學校被迫變成軍營。後來韓戰爆發,這個原本被美國期望一起協助戰後亞洲重建、後來卻被遺棄的中華民國戰敗政權,因為得到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才在臺灣穩固下來,並為臺灣帶來白色恐怖以及長達近40年的軍事戒嚴統治。

臺灣人在約短短二十年面臨這樣的巨變,而年輕人對時局的敏感度是高的。處在這個巨變期間的中師學生,做了什麼事?尤其是二二八事件以及前後這些年?

二二八以及白色恐怖的重災區
過去三年,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隱約看到一個現象:這些政治案件中,出身自中師和中商(現在的臺中科技大學)的比例很高。

就讀師範學校的學生,有較高比例是出身自較貧窮家庭,透過進入師範學校就讀,尋求未來穩定的工作與生活。這群人相對比較會讀書,才得以擠進師範的窄門,不過當這些學生獲取更多知識,並開始對國家及社會現象產生懷疑時,他會怎麼做?最安全的應對之道也許是不做任何的反抗,但總有人會選擇站出來。

中師為什麼有反抗的傳統?有人說「窮學生比較不怕死」,窮學生也較容易接受社會主義的思想,這種氛圍不論戰時或戰後初期,應該都瀰漫在中師校園。也許中師師生被啟迪左派思潮,也可能與謝雪紅等積極在臺中經營有關。二二八事件中,臺中擁有民間武裝力量,在社會失序狀態下,熱血青年就紛紛挺身加入,中師學生更沒有缺席。

二二八事件中,學校受創最嚴重的,大家比較知道的是雄中自衛隊,這所學校被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下令攻擊,所以雄中留下了被砲彈攻擊的殘酷痕跡。中師校園並沒有被國府軍隊攻擊,當時的中師反而曾經是「特種部隊」的總部,說是「特種部隊」,其實是由十幾歲的學生共同組成,這些學生並沒有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而且實際上也僅是以自衛為主,並在國府軍隊挺進臺中前已經解散,學生則紛紛回家躲避。

不過,當時的臺中還有民間組成的二七部隊,中師隊也是隊伍之一,並隨著二七部隊撤退到埔里,部分學生也參與戰役。
事件後,中師校長洪炎秋被撤換,教務主任張深切被通緝而躲到南投中寮山區,事件中受到槍傷的吳振武,是學校體育老師,雖然已經準備要加入中華民國海軍,卻也被通緝。不少老師寧可丟掉教職,不敢再回校任教,學生雖被通知回校讀書,既往不咎,不過大概十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再回校。這些沒有回校的學生,有人可能覺得保命比未來的教職更重要,而選擇放棄,有人可能選擇逃離臺灣,還有人可能已經在亂局中失去生命。這些學生的學籍我們暫時無法一一查出,有待校方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
二二八事件後,回校繼續求學的學生,有不少受到偵訊、羈押。時局進入白色恐怖(1949年起)時期,中師受害則是變本加厲。1950年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案,教員李奕定和學生直接從學校被帶走,而最後一起因「匪諜」案被羈押的老師徐典博,發生在1974年。
戒嚴時期,校園被嚴格管控,思想則徹底清洗,學生在校生活是軍事化管理,不能對國家主張或政府政策有任何的質疑,尤其這群未來要在各國小負責傳遞黨國意志的老師,當權者自然施於最嚴密的黨國教育。
校園外,分散在各國小擔任教師的中師畢業生,則有不少人因案被捕,包括省工委會「臺中案」、「大甲案」等。另外,中師簡易師範科主要由原住民就讀,畢業後分發到原住民地區國小任教,1950年代,有十幾位原住民中師畢業生在任教時被捕。若再往前推,日治時期的畢業生楊逸舟在1950年代赴日,因為參與臺灣獨立運動被列黑名單,致使有家歸不得;而被稱為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則在鹿窟山區失去生命。
我們努力地蒐集散落於各處的資料,與中師有連結的政治受難者,高達一百多人,何況可能還有我們未尋獲的。

重新記憶中師的人與事
位於市區,校園很迷你的中師,雖然有一棟1928年蓋好、現為行政大樓的仿哥德式歷史建築,但這裡並不算是臺中旅遊景點,對附近的居民來說,這裡可能是運動散步的好地方。只是這個看似單純的校園,很多過去曾經在這個空間授課的老師或學子,在時代的變遷中,被犧牲、被迫害,迄今卻還沒有被好好地訴說。
我們試著把很多被埋沒的歷史,挖掘出來,部分雖已廣為人知,但是可能有刻板成見的歷史,則試著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雖然感嘆時間是最大的敵人,許多當事者已凋零,或者因為我們晚了一步,當事者雖仍在世,但已無法清楚陳述。過程中也一度懷疑是否真能完成這項工作,可是無論如何,我們盡力做了。
1923年入學的楊逸舟(本名楊杏庭)和吳天賞,在1928年因為臺籍學生講臺語被舍監辱罵,起身向學校抗議,逼使舍監後來調職,吳天賞在二二八之後,相傳是被恐怖政治氣氛「嚇死」,楊逸舟於日治時期前往日本繼續深造,之後到中國發展,戰後先留在中國,二二八後受派返臺調查,撰寫臺灣事件報告書,傳言因為這份詳實的報告書,讓部分涉及二二八事件的臺灣人,由死刑改判成無罪。1953年赴日成為政治難民,因為參加臺灣獨立運動,被國府列為黑名單,最後客死異鄉。
因電視劇《臺北歌手》而廣為人所知的呂赫若(本名呂石堆),1934年中師演習科畢業,而後到日本繼續求學,是聲樂家,也是文學家,1944年出版個人短篇小說集《清秋》,被稱為「臺灣第一才子」。這位才子在二二八後對國府極度失望,政治態度積極轉向,1952年死於鹿窟山區,身後的手稿及書籍,因家人對政治肅殺的恐懼而掩埋,僅留下極少數的資料。
呂煥章,就讀中師時跨越兩政權,1947年中師本科畢業,二二八事件時他加入二七部隊,並擔任中師隊隊長,曾參與策畫轟炸大安溪鐵橋,並隨二七部隊退到埔里,參與3月15日夜晚突襲魚池、日月潭派出所等戰役。二七部隊解散後,他回校教書,不久後放棄教職,進入山區建立「武裝基地」,被捕後遭到槍決。同案還有1949年中師普通師範科畢業的吳江海,在基地被當場擊斃,以及當時就讀中師三年級的林如松,也遭到槍決。
跟著二七部隊一起進入埔里的,還有鄒族的高菊花、汪玉蘭、方梅英,她們是中師簡易師範科的學生。其中,高菊花是高一生(前阿里山鄉鄉長)的長女,高菊花後來雖然畢業並在國小任教,卻因為父親高一生被以叛亂罪槍決,人生徹底改變,自此命運多舛。
邱致明是泰雅族人,1952年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1955年與高白蘭結婚,高白蘭的父親高澤照因為涉及湯守仁案被槍決,結婚後即遭特務監視,後來參選縣議員時,被羅織罪名而判刑5年。除了邱致明以外,與他前後期中師簡易師範科畢業的同學或學長學弟,至少有9人因相關案件被判刑,刑期從5年到12年不等,有些因為爭取山地自治而被以叛亂罪論處,但大部分是特務羅織的政治案。
「大甲案」對中師而言,更是十分慘烈的政治案。郭萬福1933年中師演習科畢業,已任教十餘年,1950年在島內逃亡,後來被捕,1953年被槍決。他的弟弟郭錕銘,1948年中師畢業,被判12年,而他的外甥張如松,1946年中師畢業,也被槍決。「大甲案」共槍決18人,大部分是老師,讓大甲人覺得「國民政府喜歡殺老師」,告誡子弟千萬別讀中師。郭萬福的中師同學廖金照、羅秋榮也在白色恐怖時期成為槍下亡魂,而他逃亡期間,接觸到好幾位在校任教的中師人,也因此遭到羈押。
1942年入學的鄭慶龍(當時為七年制),以及1946年戰後第一屆進入中師就讀的廖德華和湯德生,都在就學時經歷二二八,他們提供了事件當時中師第一手的見聞。鄭慶龍結業後在臺中光復國小任教,只教了4個月,因時局不穩,離開教職去臺北工作,沒多久被逮捕,判刑5年。同在光復國小任教、中師早兩屆的廖學銳本也被判5年,後來卻被槍決。廖德華後來曾被爪耙仔老師密告,在課堂中被帶走,關了一個多月。在他們90歲之後,終於把埋藏在心中70多年的往事和盤托出。
漫長的戒嚴時期,中師實施軍事化管理、教育,學生個個被馴化為忠黨愛國的乖乖牌,紀萬生是極少數的例外,1955年進入中師就讀的他,形容那是被國民黨「清洗」過的中師,是苦悶、壓抑的年代。後來參加黨外運動,因美麗島事件坐了四年半黑牢。
曾經發生的,不應被遺忘本書所提及的,只是一部分中師受難者的故事,然而可能有更多的故事,限於人力與資料的缺乏,或因當事者已凋零,而無緣被呈現。
這群中師人,在面臨轉捩點時,選擇了堅持理想,但是卻很崎嶇不平的道路,在威權高壓統治下,受到殘酷的對待,被噤聲,被關押,被判刑,甚至付出生命。若以世俗角度來看,有另外一大批為數不少的中師人,選擇走政治正確的道路,求得安穩的人生,並獲得更多的名譽與聲望,甚至當到省主席、教育廳長、企業大老闆等,兩相比較,人生命運幾乎是天壤之別。
只是,如果學校教導學生的是追求公平正義,那麼,比起那些選擇走政治正確的路而功成名就者,在變局中受難的中師人更值得我們敬佩。如果教育曾教導學子要勇敢、誠實面對自身的一切,包括善與惡、光明與暗黑,那麼,中師更不應該忘記這些為數龐大的政治受難者,回復他們受到的名譽,只是最基本的公道,學校應詳實整理這段被割裂的歷史,並放入校史中,進而立碑紀念這批中師英魂的光榮印記。


以上內容節錄自《暴風雨下的中師:臺中師範學校師生政治受難紀實》石育民、陳彥斌等採訪撰稿.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主編 陳彥斌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曾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悲戀之歌》、《透光的暗暝》、《眾神護臺中》等書。紀錄片《武裝台中》製作人。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8)。

計畫共同主持人 楊允言
臺大資訊工程所博士,臺語文工作者,現任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臺灣羅馬字協會理事。2008年得到教育部表揚推展母語個人傑出貢獻獎,2011年得到臺北西區扶輪社主辦的臺灣文化獎。主編《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

計畫共同主持人 蘇瑞鏘
臺灣臺中市人。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長期研究臺灣人權史與民主運動史,著有《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以及合著《戰後台灣人權發展史》等專書。

本書執筆撰稿人(按姓氏筆畫)
石育民
南投人,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就讀中,曾參與高雄地區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調查,現為專職照顧兩個小孩的家庭主夫。

李禎祥
臺北人,文史工作者,臺大中文系畢,現就讀政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班。從事白色恐怖和人權議題研究近二十年,並發表相關文章一百餘篇,編撰有《人權之路》等。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專治臺灣史,著有《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年臺灣史》等書,並出版兩本文集。

林邑軒
南投竹山人,曾投入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的調查研究,現任職於企業,偶爾化身為跨領域的獨立研究者,相關著作請見goo.gl/BtyfdU。

洪碧梧
彰化人,畢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目前為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行政專員,參與編輯《黯到盡處,看見光》、《透光的暗暝》等書。

陳凱劭
1968年生於雲林。成大建築博士班肄業,臺中科大等校兼任講師;專長文化資產與臺灣史研究。長期研究白色恐怖史,曾發表家族長輩許分與臺灣自治聯軍、省工委的專文。

黃英哲
嘉義人,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專研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文學。中文專著有《「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日文學術著作多數。

廖建超
南投人,輔仁大學經濟系、輔系生命科學系畢業。長年投入社會運動,為臺灣民主活動攝影,現為自由台灣黨黨工。曾參與撰寫《黯到盡處,看見光》、《青春二二八》、《透光的暗暝》。

劉克襄
臺中人,作家,生態保育工作者。常於港臺各地駐校訪問,走訪當地風土。晚近較具代表性作品為《11元的鐵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場》和《裡台灣》。

蔡宏明
嘉義人,作家,筆名天洛。1954年生,臺灣大學畢業。曾服務於美術、文學雜誌、報社。出版過詩集、美術論集。2007年起致力臺灣文資、白恐文史調查、紀錄片及展演策辦。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