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關格一詞名義源流考
  關格一詞名義源流考
  一本兼具深度與廣度的中醫病名解析與臨床指南。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黃俊傑
類  別:醫療保健
出  版:黃俊傑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574356720
裝  訂:平裝

定  價:NT$100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今天就愛上椰子油
今天就愛上椰子油

好油和低糖是根治飲食!身體會告訴你椰子油裡的中鍊脂肪酸和月桂酸對人體到底有多好!

 
阿茲海默症其實離你不遠:創新科技讓你提前預防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其實離你不遠:創新科技讓你提前預防失智症

這不只是本醫學科普書,也是本勵志書,教你認識阿茲海默症,也教你如何創業。

 
諧振運動 遠離病痛
諧振運動 遠離病痛

統合能量/經絡/神經與細胞,探索人類身體奧秘與健康的指南.

 
探索並照顧自己的21天
探索並照顧自己的21天

簡單有效的練習及方法,讓你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及生活。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藉目錄學分析、斷代研究、典籍分類探討,闡述先秦至清末有關中醫典籍對「關格」的認識,並釐清「關格」一詞涵義的演變歷程。
◎獨創「中醫文獻分類研究交叉比對法」,為中醫疾病史的研究及中醫病名涵義的解釋,另闢一種全新的關鍵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本完善且經典的中醫臨床指南,不僅深化中醫病名的準確度,更讓中醫師擁有更詳盡的醫療準則得以參考處方用藥,進一步提高整體中醫的療效。

「關格」一詞,內容涉及了病名、症狀、脈象、病機、證候、疾病轉歸、甚至預後,內容涵括的時期從先秦至清朝,有超過300本書籍、上百位醫家的著作,藉由目錄學分析、斷代研究、典籍分類探討,闡述由先秦至清末有關中醫典籍對「關格」的認識,並釐清「關格」一詞涵義的演變歷程。
本書以電子資料庫搜尋出內容,以「關格」作為楔子般地起始,對中醫疾病史採取系統性的梳理與總結對於各類典籍內容的沿襲及專一性,使得北宋、元代、明代幾個影響「關格」涵義演變的轉捩點能清楚地呈現出來。開創性的指出「關格」確實是一種疾病名,初起以大小便不利為其症狀,但因為在《內經》及《傷寒論》理論的指導影響下,漸漸發展為中焦痰飲、脹滿、翻胃及下焦二便不通的種種說法,不過統一的一點是,「關格」一詞代表一種疾病末期的危重狀態,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疾病,只要發展到末期衰退症狀就可以稱為「關格」。
這是一本完善且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病名解析書籍,其所使用獨創的「中醫文獻分類研究交叉比對法」,透過鉅細靡遺地對「關格」病名的介紹分析,足以深化中醫病名的準確度。對於未來中醫疾病史的研究及中醫病名涵義的解釋,不但能提供非常關鍵的研究思路,並讓中醫師擁有更詳盡的醫療準則得以參考處方用藥,更進一步提高整體中醫的療效。

   
 

我國健保從1994年開始使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碼ICD-9-CM,於2016年全面改成以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申報,可見到的是疾病的種類愈來愈多,分類也越來越細。台灣自從實施健保以來,民眾對中醫的利用率逐年升高,但中醫在疾病的診斷申報上也使用同樣的分類標準,對於現代中醫師來說,古代典籍中的疾病名稱已成為可有可無的名詞。但也因語言的發展、醫學理論的進步,很多古醫籍的病名因歷史的侷限性、地域的差異、醫學流派的傳承,或對疾病的認知不同,許多古病名出現了同名異病,同病異名的情形,如宋.張杲在《醫說.疾症》所謂「古之論疾,多取象比類,使人易曉」,加上各醫家對文字訓詁釋義的差異,隨文衍義而解的狀況時而發生;加上漢字六書的不同,同樣的病名就有許多不同的涵義,對於後代醫家在認識疾病的本質上就增加了許多難度。此外,中醫文獻浩瀚如煙,要如何在不同時期的文獻中理出頭緒,還原中醫「病名」的原貌,為未來中醫診斷治療疾病提供方向,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本書研究的「關格」一詞,內容涉及了病名、症狀、脈象、病機、證候、疾病轉歸、甚至預後,內容涵括的時期從先秦至清朝,有超過300本書籍、上百位醫家的著作,藉由目錄學分析、斷代研究、典籍分類探討,闡述由先秦至清末有關中醫典籍對「關格」的認識,並釐清「關格」一詞涵義的演變歷程。
首先收集中醫典籍中有關「關格」的所有內容,借助《中華醫典》電子書的快速搜尋,總共搜集了351本中醫典籍,依照歷史年代分期、典籍分類、病名解析、來源出處等分析,發現過去的研究論述對於「關格」一詞的資料收集、內容分析及涵義演變都是遠遠不足的。
因此首創以「中醫文獻分類研究交叉比對法」,先將所有書籍依年代分為宋元以前、明代、清代典籍,再將各斷代的資料分為醫經類、本草類、方書類、傷寒類、綜合醫書類、臨證各科類、醫論醫案類共七大類,將相關內容的典籍附入七大分類中討論,說明「關格」一詞的涵義究竟為何。
北宋之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及方書類古籍主導著「關格」一詞的涵義。《內經》主要闡釋為病名、病理狀態及危候之脈象,本草及方書類古籍則偏重於小便不利或大小便不通之症狀。待《宋本傷寒論》出現後,「關格」一詞的涵義則又多了吐逆、小便不利或吐逆、食不得入的一種症狀。在《三因及一病證方論》後,「關格」一詞又增加了病機的敘述。這種說法對宋元之後的醫家在理解「關格」為中焦病機的意義上有很深遠的影響。
進入明代後,元朝朱丹溪的理論指導著明代醫家,朱丹溪對「關格」提出了中焦痞膈及痰飲病機的一種論述,使得明代的醫家均在痰飲及中焦疾病上論述「關格」,尤以綜合醫書類的典籍內容最豐富,也使許多醫家將「關格」別列一門來討論,其中以張景岳對金元四大家的理論有許多的批評論述,直認「關格」應指一種陰陽失和的危重脈體,而非病名或症狀。
清代則是百家爭鳴,醫籍流通的年代,原先分類的內經、傷寒、本草類的典籍內容均變化不大,綜合醫書的內容則繁多,包括了上中下三焦的各種症狀。至清代後期則可見到《傷寒論》的說法以及喻嘉言的《醫門法律》一書,影響清代後期醫家對「關格」的認識,也影響了其處方用藥。除此之外,又多了許多醫論醫案類的典籍,在理論之外,更充實了「關格」涵義的內容,也可由此見到醫家對關格的處方,從而窺見醫家對「關格」一詞臨床使用上的經驗與方藥。
綜述本書以電子資料庫搜尋出內容,再首創以「中醫文獻分類研究交叉比對法」分析內容,對於各類典籍內容的沿襲及專一性,使得北宋、元代、明代幾個影響「關格」涵義演變的轉捩點能清楚地呈現出來。開創性的指出「關格」確實是一種疾病名,初起以大小便不利為其症狀,但因為在《內經》及《傷寒論》理論的指導影響下,漸漸發展為中焦痰飲、脹滿、翻胃及下焦二便不通的種種說法,不過統一的一點是,「關格」一詞代表一種疾病末期的危重狀態,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疾病,只要發展到末期衰退症狀就可以稱為「關格」(或表現為「關格」的症狀)。
本書雖是第一次使用「中醫文獻分類研究交叉比對法」作為中醫病名的研究,文稿疏漏或內容分析或有改善空間,希望讀者能不吝指導。然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學者加入對中醫疾病史的研究,建立中醫病名的準確度,讓中醫師在臨床使用上,能有更確切的中醫準則依據來處方用藥,提高中醫的療效。

黃俊傑
018/06/18 戊戌年端午

   
 

第一章 緒論
醫學史是一種專門史,研究的需分三類:第一類關於醫家地位的歷史;第二類關於醫學知識的歷史;第三類關於疾病的歷史;研究這三類的史料,當先研究每一個時代環境的背景和文化的現狀。
――陳邦賢

疾病史是醫學史研究裡面一個項目,但正如林富士所說:「在歷史學的領域裡,疾病史研究卻幾乎沒有任何地位可言,而研究疾病歷史往往涉及非常專業的生物學和醫學知識,一般史學研究者因少涉足生命科學的領域,自然不敢嘗試這一方面的研究。而且,和疾病史有關的『史料』不僅稀少,在解讀上也困難重重。因此,長期以來,疾病史研究自然處於歷史研究的邊陲地帶,一片荒寂。即使是在醫學史的著作中,疾病的歷史也只是可有可無的附庸。」
疾病史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由偏重點及角度不同,可分為(一)醫學史或醫療文化史、(二)歷史――地理病理學、(三)病因學、(四)社會史和文化史。 因此可見在研究疾病史的學者中,著重的是疾病觀念與醫療方法、疾病與自然環境、疾病與人群、疾病與社會(文化)與疾病的流行; 但對於疾病本身的內涵與演變,則必須是由對疾病成因、症狀、治療方式有相當了解的醫學背景人士才能清楚的去解釋與剖析。
因此在疾病史的研究中,若僅局限於以上這些方面的研究是不夠的。疾病史研究要面對的不單只是一個的疾病的病名、症狀及治療方式,面對疾病的論述還需要考慮因為時代背景及文化脈絡變遷所產生的影響,無法將今人的認知強加諸在古人的描述和詮釋上。正如余嚴所說:「因為醫史的當中,有相當重要而最難寫的,是疾病史」。 另一方面,還有在面對中醫浩瀚的醫籍文獻,所面對到文獻資料涉及的古今對譯、知識觀點,及文化整體差異問題,甚至醫籍流通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對一個相同疾病的不同認識。
從中醫典籍中如何去尋找疾病史的脈絡,就必須從疾病的名稱研究開始,因為對於疾病的認知,是從身體所表現於外的症狀開始,醫者針對症狀加以治療,並發現相同症狀有其規律性存在,因此給予一些名稱來統一症狀,因此有了疾病名。所以由疾病名稱可以了解到每個時代的醫家對於疾病的認識與了解程度,從而可以指導了辨證處方用藥。所以說唯有深入了解病名的涵義,疾病史才有其準確性。


第二章 中醫古籍文獻目錄學分析與分類研究法
中醫文獻和醫學史研究掌握資料的目的在于合理的使用資料,以便為所從事的具體科研題目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而使用資料的主要手段,則是在正確分析資料的基礎上予以系統地綜合歸納過程。
――馬繼興

第一節 中醫文獻學及數位化
先人在與疾病對抗的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並藉由當時可用的載體(如石板、龜甲、竹、木、紙張等)將其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在其上的文字等,統稱為中醫文獻。中醫文獻包含歷代人民認識疾病、治療疾病及預防疾病的經驗和知識,而中醫文獻學就是在一般文獻學的基礎上,結合中醫的專業特點,分化出來的一種專業文獻學。
這些中醫文獻的學術價值,在張燦玾的《中醫古籍文獻學》中提出了十二點的內容說明中醫文獻學的重要性, 但因為中醫典籍浩瀚如煙,面對中醫典籍這龐大的資料庫,過去人工查尋研究方式,絕不可能完成,必須藉由電腦可儲存巨大文獻資料,快速的搜尋功能,來查尋、歸納、整理、分析研究,較有正確的結果,才能開創中醫典籍電腦分析的新領域。
因此在建立中醫大型數位資料庫前,最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將中醫古籍數位化,以目前中醫藥重要典籍大約有三百冊,合計約有六千萬餘字而言,一方面資料太多,一方面部分典籍也不易取得,即使是一個中醫藥學者專家,窮畢生之力可能也無法遍閱群書,欲全盤瞭解而取得典籍中所有的記載資料並非容易;但若將這些典籍全部建立電腦檔案予以資訊化,則利用電腦檢索的方式,即使是一般人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所需的資料,如此對醫學理論、臨床應用與研究都有實際上的幫助,進而可加速中醫藥的現代化, 因此台灣行政院衛生署於1999年6月出版了「中醫藥典籍檢索系統光碟」,可檢索內經素問、靈樞、醫方集解等四十二本典籍、六百萬餘字之資料。
而中國大陸於2000年2月發行《中華醫典電子資料庫》,至2014年已發行至第5版,是全面系統整理中醫古籍而製成的大型電子叢書。其前言中自我評價有四大優點:一、選目的權威性;二、資料的齊備性;三、分類的科學性;四、使用的便利性。 《中華醫典》收錄了至民國為止的歷代醫學古籍1156部(共四億多字),將其分為醫經、診法、本草、方書、針灸推拿、傷寒金匱、溫病、綜合醫書、臨證各科、養生食療外治、醫論醫案、其他等十二個大類。此外,還設置了內容豐富的辭典,由「名醫」、「名言」、「名詞」、「名著」、「名藥」、「名方」6個部分組成。詞典部分可以快捷的查閱200多位古今名醫的生平業績、中醫名言、中醫名詞術語,1200多味中草藥功用及彩色圖譜,1000多種臨床廣泛應用的中成藥藥方及1000多個常用方劑。 《中華醫典電子資料庫》被列為大陸「九五」國家重點電子出版規劃專案,該光碟有強大的檢索功能,可對任意字、詞、句進行檢索,但文中錯誤、缺字不時出現, 而且查詢後將簡體結果轉為繁體時,更有亂碼及錯字出現。也有學者提出《中華醫典》在文本部分的幾項問題,例如選目略有不足、版本選擇失當等。
本文使用《中華醫典》做為資料檢索來源,對於以上所述有關文字錯誤、缺字、分段時每個段落差異很大、搜尋名詞所含括的段落也有所錯誤感受最深。加上《中華醫典》對所有的書目內容均無版本的說明,因此對於所檢索的資料,其內文的正確性及出處均需在尋求印刷書籍來確認其正確性,相對而言就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若能在建立資料庫時一併將所引用的版本書籍明確的標示出來,相信此電子資料庫就更有搜尋的代表性。
此外,在此論文接近完成時,承蒙中研院林富士教授提供的訊息,了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根據人文研究的需求,正發展出一個協助學者提升研究質量的數位化工具與平台。即「數位人文研究平台」,此平台提供雲端服務,研究者不需擁有強大的運算與儲存設備,只需透過網路即可使用。平台可提供個人使用,也具有多人協同研究機制,可共享研究資源。
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具有以下幾項功能:
1. 上傳個人的文本與權威檔,亦可匯入其他系統的資料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2. 加入平台中其他人開放的資料,或將自己的資料開放分享
3. 統計與分析結果下載
4. 彈性與複雜的查詢(正規表示式查詢、多詞間距查詢等)
5. 比對相似文本
6. 詞頻統計(權威詞、N Gram)
7. 關聯詞共現統計
8. 資料視覺化(直方圖、網絡圖等)
在使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所設置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後,發現其典籍相對而言較少,共有123本中醫典籍,其中選取歷代較為重要的官方典籍及大部圖書作為搜尋文本,對中醫典籍的代表性而言大略可說是足夠的,然而對於中醫典籍的全面性而言,就遠遠的不足,因此若能擴充中醫典籍的數目,相信對於資料的完整性及使用者的搜尋研究討論而言,應該會有更大的幫助。
此外,對於中醫古籍文獻最重要的就是古籍的版本,上述資料庫對古籍版本並未詳細考究並說明,因此符永馳在探討中醫古籍數位化的方法和過程中,提出古籍的選擇應更注重其內容和文獻價值,儘量選取在中醫學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名著、代表著作,或屬於某一疾病、某一問題的獨有文獻,或載有獨特的診治疾病和養生保健經驗,具有廣泛實用價值的古籍。版本的選擇更應注重其保存和學術價值,儘量選取珍本、善本、完本、精校本古籍,孤本或刻印較少的稀見版本以及損壞嚴重的古籍也應優先選取,以便對其進行數位化保護。
因此可知中醫大型數位資料庫的建立,需消耗許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並要許多精通中醫古籍文獻的人才加入,才能完成這項龐大的工程。中醫古籍中所藏先民的用藥智慧、理法方藥、臨床醫案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若未能完成資料庫的建立,就只能望著寶庫而興嘆;但若能建立資料庫龐大的中醫文獻資料庫,提取各種疾病的內容,再以統計方式去分析其用藥規律, , 甚至提出新的組方用藥規律 ,如此才能將古籍中的疾病內涵及意義明確的解釋及說明,以提供中醫臨床醫師能有進一步的想法來治療病患。
第二節 中醫文獻目錄學
傳統中國醫籍數量龐大即是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事實上,過去的中國醫學史雖有不少研究,涉及不同領域,但最有成就的正是集中在文獻整理等方面。嚴格來說,這是治醫書而非治歷史。而這些傑出的學者又特別關心傳統書誌學的傳本、版本問題,我以為中國醫籍在長期歷史中如何複製、閱讀、重授才是日後研究重點所在。
李建民

如上節所言,我們建立了中醫文獻資料庫後,查索資料的時間被濃縮於數秒之間,但光有數百筆的文獻資料,若不知如何分門別類的話,只會再掉入爆炸量的資訊狂潮裏。此時若能善用目錄學方法來分析檢索結果,便能迅速掌握該專題的文獻分布,清晰地描繪出分布的概括,這就是引用目錄學分析文獻的優勢。
「目」字為將多數之名物逐一條舉,「錄」字是含有一定秩序之記載,此二字在先秦時代即各已成為習用名辭。 「目錄」一詞起源最早在紀元前二十六年,漢成帝時下詔劉向、任宏、尹咸、李柱國等人校書。《漢書‧藝文志‧總序》:「每一書已,向則條其篇目,撮其旨意,錄而奏之」。其後劉向之子劉歆接續父業編纂了《七略》。 因此,劉向、劉歆父子集敘錄而成《別錄》、《七略》,為我國目錄學之創始之作,奠基之作。《漢書敘傳》云:「劉向司籍,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敘藝文第十」,此為「目錄」一詞見於記載之始。 根據《漢書‧藝文志》中記載,方技略為醫經、經方、房中、神仙,業已為醫書設置了獨立部類—方技略。每類之後都附有小序。 其中「醫經」類主要是論述醫學理論的書籍;「經方」類包括醫學的方書、本草、內、外、婦、兒各科以及食禁在內的醫書;「房中」類和「神仙」類主要是纂錄了醫些有關迷信和個別摻雜醫藥學內容的書籍。
至隋唐時期,唐‧魏徵等所編《隋書‧經籍志》中,亦將醫學書目列入「子部」的「醫方類」中。宋元時期,鄭樵在所撰的《通志》中,醫學書目則列入「藝文略」之中。 明清之後,則有清‧紀昀所編《四庫全書總目》,將醫書編排在子部醫家類。
上述是在一般目錄學中醫學書目的分類,對醫學書目錄的專書而言,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目錄是明末殷仲春氏的《醫藏目錄》一卷。書中將所收錄的一書分為20類,稱為「20函」,共449部。 至近代中醫目錄也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比較重要的一些中醫目錄書籍有《醫學讀書志》、《中國醫籍考》、《宋以前醫籍考》、《四部總錄‧醫藥篇》、《中國醫學大成總目提要》、《中國醫學外文著述書目1656-1962》、《中國分省醫籍考》、《三百種醫籍錄》、《中國醫籍提要(上)》、《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中醫圖書目錄》。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資訊研究所於2014年1月研製了新的《中醫古籍分類表》,《中醫古籍分類表》主表設有22 個一級類目(類編、醫經、醫理、診斷、傷寒金匱、溫病、方書、臨證總論、內科、婦科、兒科、外科、傷科、眼科、耳鼻喉口齒科、醫案、本草、針灸、推拿按摩、其他外治、養生、綜合),68 個二級類目和38個三級類目,並設置類目編碼、類目注釋。根據中醫古籍文獻內容特點,除了類編外,《中醫古籍分類表》分為6部:1.醫經醫理部:包括醫經、醫理2類,主要是對《黃帝內經》《難經》的各種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2.診法部:包括診斷1類,主要是對《脈經》、歷代脈學、脈診、其他診法的研究。3.藥治部:包括傷寒金匱、溫病、方書、臨證總論、內科、婦科、兒科、外科、傷科、眼科、耳鼻喉口齒科、醫案、本草13類,主要是利用內服中藥治療疾病的方法。4.外治部:包括針灸、推拿按摩、其他外治3類,主要是通過體表刺激治療疾病的方法。5.養生部:包括養生1類,主要是按照治未病理論,通過飲食、氣功、廣嗣、祝由等方式治病防病的方法。6.綜合部:包括綜合1類,除中醫綜合性著作外,以用人文科學的理論方法撰寫的中醫著作為主,如傳記、目錄、史料、筆記、叢書、合刻合抄等類型著作。
可見醫學目錄學的分類意在能「辦章學術、考鏡源流」,所謂「辨章」和「考鏡」都是指圖書資料的分類、著錄、解說等必須與學術史、科技史相結合,這樣,才能從圖書發展史的角度研究好每一部分,每一種學問的淵源和流派。並可由整理文獻而整理學術,發揮目錄學之學術價值。 因此在浩瀚如煙的中醫文獻中,透過目錄學的分類,才能化繁為簡的掌握典籍的內容,對這些典籍進行系統及全面的分析比對及了解,以求能對中醫文獻做更仔細的考證。
第三節 中醫文獻分類研究法
今天中醫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眾所周知,中國醫學是現今仍保持其傳統生命的醫學,雖然經歷了兩千多年,但是《黃帝內經》仍然主導著醫學理論體系,《神農本草經》仍然主導著藥物理論,《傷寒論》仍然主導著辨證治療理論。
范家偉

中醫的起源包含的許多神話、本能行為、經驗累積、理論建立等諸層次的問題。他們之間既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又有本質的差異。 一般以為春秋戰國以前是「巫醫結合」時期,由此發展成一門具有自己理論體系的應用科學。 這段醫學形成得關鍵時期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有關醫學的記載極少。醫家彼此知識授受的系譜不明;除扁鵲、淳于意、華陀、張仲景幾位名醫以外,大多數是傳說的人物。
中醫有不同的理論體系發展,在每個理論體系都有其傳承性,因此中醫理論體體系的產生發展尤其需要討論。例如中醫藥的理論問題:早期的經驗醫學只提供某病用某藥,服某藥則如何的記載。這在先秦古籍《山海經》中表現的就很突出,其中記載動、植、礦物藥合計124種,有「食之不飢」、「食之已勞」、「食者利於人」、「食之多力」、「食之無臥」等等十分具體的記載,卻沒有「補益」、「強身」這樣抽象的概念。理論醫學不僅承接了由經驗獲得的直接認識,還將藥物一一列出功能(抽象)與主治(具體)。 其次,經脈體系的發展歷史頗不符合醫學其他分支乃至自然科學其他領域中,沿著經驗積累、逐步上升成為理論、並在不斷修改否定中臻於完備的一般發展規律。這一點只要看一下經絡學說與本草學的發展對比就可清楚。
本草學的發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從經驗到理論,從簡單到複雜,從少到多的過程。至今中藥、草藥的數量仍有新增,同時歷代也在不斷的淘汰。而經脈學說的發展史卻完全不同於此,在與《神農本草經》時代基本相同的《靈樞》中,已能看到成熟的經脈學說體系。在此後的兩千年中,唯見使用與印證。可見沿用經驗累積的一般規律去解釋經脈學說的起源與形成是行不通的。
此外,在方劑的發展上,我們可用《五十二病方》來做為討論。《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古醫方。書首有目錄,正文每種疾病前均有標題,共計52題。每種疾病題下分別記載各種方劑和療法,少則一、二方,多則二、三十方不等。疾病種類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但以外科病名為多。治療方法主要是用藥物,兼及各種外治手法。書中藥名多達240餘種,許多不見於現存古本草學文獻。 其中197方中用單味藥78方,兩味以上者119方,可見先秦時期以一二味藥物組成方劑為多見。此時中藥理論剛產生,正在由單味藥應用向多味藥配伍的過渡。 ,
其次就是醫學知識的傳承。在古代。醫學知識的傳授,依賴醫書的流傳及醫者間的授受,直至今天師弟相傳、世業傳承,仍是傳習主要方式之一。古代醫學,祕傳性質甚重,非其人不傳,才德兼備及具天分的子弟才獲傳授。 先秦的醫學知識主要是保留在官府。《漢志˙方技略》說得很清楚,「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當時官府的醫學活動,在《左傳》、《周禮》等書略有反映 。其中,《周禮》疾醫有治療不愈而死亡的紀錄性檔案 。但醫學典籍大致是戰國以下民間私學的產物。具體表現於長桑君、扁鵲與淳于意師徒的知識傳授過程。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概念是「禁方」或「禁方書」。 醫學文獻在這種氛圍之下,與其相關的「經驗」、「師資」的實質內容是迥異於後世的。 范行準指出公元第三世紀末葉至第六世紀這三百年中,醫學逐步集中到少數醫家手中,有的加以壟斷、世襲,到了南北朝時代,醫學知識被門閥的醫家與山林的醫家所佔有。
最後就是中醫典籍的流通。中國醫學史上,醫經曾有幾次關鍵性的整理時期,第一次是西漢,將醫學相關典籍分為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大類。大部分的書籍日後都散佚,除了今人所述的《黃帝內經》是唯一例外。但這些書除了官方目錄紀錄外,從不見任何人引述,也未見於其他書籍徵引。如果從祕密的授書作風來考慮,上述的書籍流傳過程無法詳考,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江南諸師祕仲景要方不傳」,是唐代醫家孫思邈在撰寫《千金要方》時,為見不到仲景《傷寒論》而嘆惋的一句牢騷話,也是他晚年尋求仲景要方,再編入《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唐本《傷寒論》的動力。
由上述可見,本草、方劑、醫經、傷寒學說典籍的傳承及流通至少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如想像中的容易,即使經宋代官修醫書後,北宋末年逢靖康之禍,金人將宋王室多年累積之圖籍、書版擄掠一空,後雖再行刊印,然工錢成本都較高,也還是有許多人買不起。
由此可見在宋代以前各種不同理論體系的內容要相互流通及發展實有不易之處,因此先將各理論體系(醫經、本草、方書、傷寒、綜合醫書)的典籍分類,針對各理論體系的內容分析討論,再旁徵其他理論體系的內容,可以更清楚瞭解醫學理論的源流、傳承與發展,也是醫學目錄學的分類意在能「辦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最好方式,這就是作者所述之「中醫文獻分類研究法」。
此外,通過「中醫文獻分類研究法」探討中醫名詞,能夠更瞭解文獻之間的相關性,對於書籍及作者的年代考證,也有一定的幫助。這在本書的研究結果當中都能明確地見到。
第四節 中醫病名的重要性
醫學史中爭論不休的主題之一就是我們到底能夠在什麼程度上運用現代醫學(或任何歷史時期的「當代」醫學)的診斷標準來判斷過去人所描述的疾病是些什麼病。給早已死去的人做診斷─常用的說法叫作回溯診斷─其實總會引發爭議。不僅醫學史家,而且一般的醫生、甚至於一般公眾,都對這類問題有著持久的興趣。
約翰˙伯納姆

研究疾病史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對古病證名內涵的準確掌握,由於歷史不斷進步,古病名也不斷泛化與異化,新病名又不斷出現,因而經常有同名異病、同病異名、理解不同而產生歧義的狀況。 醫家程門雪說:「中醫最難整理者莫如病名,一病數名,一名數稱,初學之士,莫不蹙額疾首者幾希!皆因著書漫不措意,隨意定名.若循名以求病,必多錯誤.欲求其弊,惟有以病求名,以證定法,最為適當」。
傳統的中醫病名大都是在科學很不發達,現代醫學尚未介入的古代創取的,但迄今許多病名仍為廣大醫家所採用,這本身即表明它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從最早的歷史記載可知,上古時代的人們已經能辨別病痛的不同模式,並把它們分類為各種疾病實體,以利於認識和行動,儘管歷史學家對於這些古文獻的釋文意見仍不一致。 中醫學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最早是確定病種並賦予病名。遠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中, 就有以部位命病名的描述, 如疾首、疾目、疾腹、齲等。《周禮·天官·疾醫》指出: 「四時皆有癘疾:春有痟首疾,夏有癢疥疾,秋有瘧寒疾,冬有咳上氣疾。」《山海經》記載,有癭、瘤、痹、痔、疥、癉、瘧等38種疾病名。《五十二病方》中載有馬不癇、羊不癇、癲疾、蠱、骨疽等52種疾病名。
這些病名都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的與反複的臨床實踐中集體創造出來的,是經過長期、反復應用並不斷修訂而確定下來的。中醫的許多病名, 我們一望便知其病因、病機、病位、證候特點以及相應的理法方藥等有關知識, 如濕溫、暑溫、肺癰、肺癆、鬱證、臟躁、厥證、消渴、虛勞、痿證、痹證、瘰癘、狐惑、崩漏、陰挺、疳證、胬肉攀睛。
中醫病名是中醫在診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許多病名在經歷各朝代的變化,以及各醫家的各自闡述,使其內涵意義也有不同的表現。
如《山海經》中記載的疾病名稱及其病症,在《五十二病方》和《黃帝內經素問》既有繼承延續,又有變化發展,反映了傳統醫學在形成過程中對疾病名稱、概念、病因、病症及療法的繼承、創新和揚棄。如《山海經》中的57個病症名稱,與《黃帝內經》病症名稱相同的有37個。與《五十二病方》中的病症名稱相同的有12個(《五十二病方》中有的用通借字)。另外,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百病之本39種,其中瘧、瘕、癲癇、聾、癰腫、痔、癭、蠱共8種疾病見於《山海經》的記載。有些詞語,在後世醫書中仍有出現,但其詞意出現了明顯的擴充或更改。
因此中醫雖有大量病名,但目前中醫病名尤其是內科病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一些問題。首先表現在概念的混淆,如宋.張杲在《醫說.疾症》所謂「古之論疾,多取象比類,使人易曉,以臟腑稀散為鴨溏或為溏(野鴨謂之)謂其生於水中屎常稀散故也;以遇夜目昏不見物為雀目,雀遇昏晚目不見物故也;以腎氣奔沖為奔豚,為能奔逸而不能遠也;以時氣聲嗄咽乾欲睡復不安眠為狐惑,以狐多疑惑也;以大便艱難為野雞痔,謂欲便而復止故也」。 或稱病為證,常將鬱、喘、哮、痹、痿等實際病名後綴以證;或證反作為病,視中寒、冒寒、傷風、冒風等證名為病名,從而導致病證不分;或以症代病,把本來只是症狀的咳嗽、胃痛、眩暈、嘔吐、頭痛等主症作為病名進行診斷。
其次是名實不符,宋.張杲在《醫說.病名不同》所述「凡古今病名率多不同,緩急尋檢,常致疑阻,若不判別何以示眾。且如世人呼陰毒傷寒最為劇病實陰易之候命一疾而涉三病以此為治豈不甚遠,而殊不知陰毒少陰陰易自是三候為治全別古有方症,其說甚明,今乃混淆害人最急;又如腸風臟毒、咳逆慢驚,遍稽方論無此名稱,深窮其狀,腸風乃腸痔下血,臟毒乃痢之蠱毒,咳逆者噦逆之名,慢驚者陰癇之病。若不知古知今,何以為人司命。加以古人經方言多雅奧,以痢為滯下、以 為腳氣、以淋為癃、以實為祕、以天行為傷寒、以白虎為歷節、以膈氣為膏肓、以喘嗽為咳逆、以強直為痙、以不語為喑、以緩縱為痱、以怔忪為悸、以痰為飲、以黃為癉,諸如此類可不討論。而況病有數候相類二病同名者哉,宜其視傷寒中風熱病溫疫通曰傷寒,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率為水氣,療中風專用乎痰藥,指帶下或以為勞疾伏梁不辯乎風根中風不分乎時疾,此今天下醫者之公患也,是以別白而言之」。 因此或一病多名,如痢疾還有腸癖、滯下、大瘕泄等不同稱謂;或多病一名,如痰飲就統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不同病種。三是病名的定義欠確切,所指內涵、外延不夠清楚,如腳氣本為軟腳病,但亦有指腳痛、腳痹者。四是歸類矛盾, 一度將「溫病」、「暑病」等實際為病類概念的名稱當作具體病名看待。
正如范家偉在《大醫精誠》中說到:「在唐代醫書中。記載了各式各樣的疾病,如何解讀他們?而且古醫書內容又能否為現代醫學知識所理解,似乎仍然是一大問題。就算同一名稱的疾病,在同一書中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因此,如何理解醫書中對疾病的記述,是非常複雜的問題。」
辨證論治及整體觀是中醫對疾病認識及治療與西醫不同的一種基本原則。但中醫對某些疾病的病名,概念模糊不清,定義不明。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訓「疥」之本義為搔,《廣韻》釋其義微瘡疥,劉熙.《釋名》釋其名義為齘也。癢搔之齒䫴齘也。各書之說均異。因此,文史學家隨文注釋,但缺乏中醫相關知識,至後世引用時未能詳解其意,而隨各家發揮。明清時期西方醫學隨傳教士進入中國後,中醫醫學出現新的學術爭論,形成不同的學術觀點與流派。而中西匯通後,中醫的病名也隨著西方醫學的內容而有所不同,張錫純在研究中西匯通十餘年後,就曾領悟到「中醫之理多包括西醫之理,特古籍言語含混,有代後人闡發耳」。這也將從原本整體觀的中醫術語,逐漸轉變成作為一種症狀的用語。這種轉變對中醫傳統術語的解釋與應用雖然有新的見解,但也常常失去這些名詞原有的內涵。正如清末吳瑞甫所言:「祖國醫學疏于臟腑形體解剖,而長於臟象氣化功能;西醫注重局部形質之解剖,而忽略于人身整體之觀念,均有不足之處」。
因此如何瞭解中醫專有名詞的涵義及各醫家如何闡釋,進而與西方醫學的疾病連結,並在中醫理法方藥的理論體系下,來達到疾病最好的療效,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目的。這將有助於現代研究典籍文獻思想論點原意、考證及突破,開創醫史文獻研究的新領域,解決文獻古籍深究源起與傳承的大難題。

以上內容節錄自《關格一詞名義源流考》黃俊傑◎著.黃俊傑出版

   
 

家傳中醫藥第三代,祖父黃天賜及父親黃憲融醫師均曾師從鐘永祥醫師及孫宗策醫師學習。從小在祖父及父親的教導下研讀並背誦中醫藥典籍,除了家傳醫學外,十六歲同時開始隨徐清風老師學習針灸及中醫藥,另入門師從萬壽永醫師學習脈學、胡文智醫師學習董氏針灸;在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博士班受林昭庚教授、李采娟教授、張賢哲教授指導醫史文獻及臨床醫學研究;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由羅頌平教授指導中醫婦科學研究,專長中醫內、婦科、脈診、古典與董氏針灸、小針刀療法等。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博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學 博士班
‧國立陽明大學解剖學研究所 碩士
‧中原大學化學系 學士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 副學士

現任
‧台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副秘書長
‧第五屆中醫門診醫療服務審查執行會東區分會主任委員
‧台東縣中醫師公會第24、25屆理事長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人生。
   
 
2.小島先生
3.病中札記:一個乳癌及多系統萎縮患者的內心世界
4.貓與狗
5.愛相隨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