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
  本系列共六百問,苑若一部袖珍型佛法百科全書,學者能迅速一窺佛法精要與全貌。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藍傳盛 著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6263641099
裝  訂:平裝

定  價:NT$50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悟空與三藏是雙生火焰 : 一本200%真人真事的救世書
悟空與三藏是雙生火焰 : 一本200%真人真事的救世書

這是一本可能震驚全世界的書,但卻是200%的真人真事!

 
跟著南師打禪七:一九七二年打七報告
跟著南師打禪七:一九七二年打七報告

跟著南懷瑾先生打禪七,學員打七真實體悟與心得收錄。

 
看懂道教
看懂道教

本書除了簡介「道教」之外,主要在探討《太乙金華宗旨》的內涵,讓大家得以順利進入道教殿堂。

 
阿瑪巴觀沉思卡:52週的沉思練習,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精裝磁扣書盒+53張牌卡+沉思卡書+聖照貼紙)
阿瑪巴觀沉思卡:52週的沉思練習,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精裝磁扣書盒+53張牌卡+沉思卡書+聖照貼紙)

第一本阿瑪巴觀的牌卡,透過52週持續的沉思探問,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本冊討論中國佛學至為重要的三論宗、禪宗、天台宗,快速建立漢傳佛教正確觀念。
◎透過問答方式,針對疑惑具體解答,最後全面網羅常見問題,呈現完整的佛學知識。
◎書寫明快扼要,但詳實深入,能令學人短期內即有所斬獲,並建立正確的佛學概論。

藍傳盛醫師的本系列作品共有:《佛法三百問》、《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上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尚未付梓),對佛教各宗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及探討,是大德居士進入佛法世界的最佳鑰匙。

本系列作品共有六百問,內容實已涵蓋佛法全貌,宛若一部袖珍型佛法百科全書,可供學人查閱及研究之用。內容廣泛完備,舉凡佛法大小乘、印度佛學三系、中國八大宗及藏密等,無不網羅殆盡,並透過一問一答,完整呈現扼要而且深入的佛學知識,能令學人得以一窺佛法全貌。

本書為第二集中冊,延續上冊(1問-167問),內容包括:三論宗168-188問,共21問;禪宗189-207問,共19問;天台宗208-214問,共7問,快速建立漢傳佛教正確觀念。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099.pdf

   
 

本套叢書《佛法三百問》共四冊,分別為《佛法三百問》、《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上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
前二冊已於先前陸續出版,如今第二集(中冊)及第二集(下冊)也已完稿。
本文即為第二集中冊之序言。
由於第二集中冊及下冊,內容函蓋廣泛,兼且討論深入,尤其於各宗中又分別探討各宗的重要經論,所以全書厚重,為方便學者閱讀,遂將之拆分為中冊及下冊,分為兩冊出版。
由於全書厚重,內容繁索,寫來倍覺艱辛。
如今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完成一套四冊的全部內容。
本書為第二集中冊,銜接上冊,從168問開始,以迄214問為止。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上冊)》討論至中國唯識宗(150-167問),本書第二集中冊,則從三論宗「168問」起始,繼續探討至天台宗「214問」為止,內容包括:
三論宗:168-188問,共21問。
禪宗:189-207問,共19問。
天台宗:208-214問,共7問。
其後的第二集下冊將繼續從天台宗215問起始,探討至藏密300問。
本套叢書共有600問,全套內容實已涵括佛法全貌。從佛法通論到各論;從印度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從印度小乘到大乘三系之唯識、中觀、如來藏;從印度三系到中國八大宗;最後並兼及東密及藏密。
如前第二集上冊序言中所言,此套叢書有點類似一套「袖珍型」的佛法百科全書,只要學者能讀完整套的佛法內容,則可謂已登堂入室,並能一窺佛法全貌了。
本套叢書除理論知識之介紹外,也非常重視實修的方法。除介紹顯宗的注重「理修」式的修行方法外,也詳細介紹密宗四派並重的「事修」式的修行方法。
佛法雖有很多的修行方法,但總結不外乎戒、定、慧三學。顯教似乎比較側重修慧及理論探討,修定則較偏重於理修,所以除禪宗的頓悟外,常需經年累月長時間的持續修習,才能一步一腳印,歷經三大阿僧祗劫,慢慢證至佛果;而密教的修慧及理論探討可能較不及顯教的深入,但修定則明顯側重以「事修」的實際有效而快速的修習方法,尢其無上瑜伽加入「脈氣明點」的「心氣不二」的修行方法,實為顯宗及唐密、東密所欠缺,也是密宗空樂大手印的重要修行依據原理,並以即身成佛為最終修行目標。
然而修習佛法,定慧亟須等持而修,理修與事修也必須並駕齊驅,方不致染犯事修的「著有」或理修的「著空」。故作者愚見以為必須結合顯密二教的各自優點,而避開其缺點(書中有顯密優缺點之探討),以理事兼具,定慧等持而修,方能真正達到「實際上」定慧等持的功效,而期能終證佛果。其實若能修入菩薩初地,實已難能可貴矣!何況也必須「登地」才能成為真正具德並且具有加持力,而能為芸芸眾生可依靠之上師。
本套書雖討論範圍廣泛,然佛法如斯浩瀚,況作者學疏才淺,尚亟需各方大師及大德們的匡正是幸。

   
 

168.三論宗的源流為何?

一、名稱
三論宗(依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立宗)、空宗(主張諸法性空)、無相宗、無相大乘宗(主張諸法無相)、中觀宗(主張中道正觀)、無得正觀宗(主張一切無所得)、破相宗(主張破除一切法相)、般若宗(以般若經為本經)、龍樹宗(尊龍樹為初祖)、提婆宗(尊提婆為二祖)、嘉祥宗(因創始人吉藏號稱嘉祥)。

二、源流
印度:初祖龍樹-提婆。
另一系:龍樹-龍智-金剛智。龍智的中觀學說傳給清辨(中觀自續派或自起派)。
另一中觀具緣派-佛護(應成派或歸謬派)傳與月稱。
中國:
七代系譜:羅什-道生-曇濟-僧朗-僧詮-法朗-吉藏(此說有爭議)。
舊三論:羅什到僧朗或羅什到吉藏。
新三論:僧朗以後或日照三藏及法藏。
開山祖師鳩摩羅什(傳譯三論)。
弟子:僧叡、僧肇、曇影、僧導、智林、周顒(著三宗論)、僧朗、僧詮、法朗。
僧詮門下四哲:法朗(四句朗)、智辨(領悟辨)、慧勇(文章勇)、慧布(得意布)。
法朗弟子有二十五哲,以吉藏、茅山明法師最有名。
明法師出名弟子有慧嵩、法敏。
牛頭宗法融跟明法師學習三論。
四論玄義作者是慧均,是吉藏的同學。
唐初元康著有「中論疏」、「百論疏」、「十十二門論疏」。
慧灌後來到日本成為三論宗第一祖師。
至初唐玄奘法相宗興隆之後,三論宗則迅速衰落,傳到了高麗及日本。

三、思想淵源
緣起自性空
(1)自性:自性是梵文Svabhava的音譯,意譯為「有」,自性即自有、自體有、自相有,即不依賴於任何事物(他緣)而獨立存在的實體。
如果一法是自性有,則已自有,不用再生,而且不會變異,即是常。
(2)緣起: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以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萬法皆無性,所以必須依賴他緣才能生起,因為無自性所以是空。因為所生起之法,只要緣散即會壞滅,不能常有,所以是假有,是假法。
因法無自性,是空,但若遇緣即可再生起,所以空不是無,而是假無,即非無。所成緣起法是假有,即非有,非無非有即是中道。
(3)空:緣起自性空
1.空的意義
無自性就是空。所以空是空無自性,而非斷滅的「無」。空遇緣即可再生起,而「無」永遠是「無」,不能成「有」。
2.空的出處及種類
a.中阿含經的「大空經」說四空:內空(內六根空)、外空(外六塵)、內外空(六根六塵皆空)、不移動(修習上述三空使內心安住不動)。
b.舍利弗毘曇卷十六「道品」講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空也空)、大空(大指十方)、第一義空(諸法實相、涅槃空)。
c.大毘婆沙論卷八講十空: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有為法空)、無為空(無為法空)、散壞空(散壞聚相,可以破壞我見和我所見,相當於雜阿含之析法空)、本性空(一切事物的根本特性空)、無際空(生死無始,本際不可得)、勝義空(即第一義空)、空空(空也是空,不可執空)。
d.般若經講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一切事物畢竟不可得)、無始終空(法之始、中、終不存在)、無散空(無放、無棄、無捨可得)、一切法空(一切法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時、無時、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本性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此中求諸法不可得,由不可得空,非常非壞)、無性自性空(無性指事物的無、自性指事物的有,一切事物不是無也不是有)、無性空(無性即無為法)、自性空(自性由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見所作,亦非餘所作,是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空(他性由他性空。不管佛出世、不出世,法性、法界、真如、實際等佛教永恒真理仍然是存在的)。
e.放光般若經卷二說六空;卷一說十四空;仁王般若經說十二空;光讚經和大智度論卷三十六說七空。
f.三論宗的空:
f1.中論三空:我空(沒有主宰作用的我)、法空(沒有一切有為法和無為法)、空空(空亦不是真實存在)。
f2.龍樹中論引「虛誑妄取經」及「化迦旃延經」以明空。
十二門論引「裸形迦葉經」以明空。
大智度論的三空,全引阿含經。
g.瑜伽師地論的七空:後際空(滅時無有去處)、前際空(眼等諸法生時無有來處)、中際空(眼等不實而生,生已盡滅,現在剎那不住)、常空(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我空(無我我所)、受者空(沒有真實有自體的受者)、作者空(沒有真實有自體的作者)。
h.大眾系的增一阿含之「利養品」:「……一切所有皆歸於空。……法法相亂,法法自定。」


‧‧‧  ‧‧‧  ‧‧‧

169.三論及四論是什麼?

一、三論及教義
(一)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
(二)主要教義
1.緣起性空:性空是自性空,依緣而生起諸法,所生諸法因自性空,是為假法。
2.真俗二諦:真諦是萬法自性空。俗諦是萬法是假有法。
3.八不正觀:以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之中道智慧,正觀萬法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
4.中道實相:實相即是中道,絕四句,斷百非,實相即無相。
5.非真非俗正因佛性:中道即是正因佛性,非真非俗、非因非果即是正因佛性,也是佛性體,真、俗諦都是佛性的用。
6.破而不立:中論及十二門論以觀法不可得而破之;百論直破萬法。
a.中論破:因緣、去來、六情、五陰、六種、染染者、三相、作作者、本住、然可然、本際、苦、行、合、有無、縛解、業、法、時、因果、成壞、如來、顛倒、四諦、涅槃、十二因緣、邪見。
b.十二門論破:因緣、因中有果無果、緣、相、有相無相、一異、有無、性、因果、作者、三時、生。
c.百論破:罪福、神、一、異、情、塵、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常、空。
7.二藏三輪判教觀點
二藏:聲聞藏、菩薩藏。
三輪:根本輪、枝末輪、攝末歸本輪。

二、四論
(一)四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內容:緣起論、大小乘的關涉、五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我法二空、三假釋論、中道思想的運用、般若與方便、般若智慧答問、般若釋論之餘。
「四論玄義」的作者是慧均,為法朗的弟子,吉藏的同學。
(二)四論之異同
1.四論約用不同
智度論:正釋大品,而大品以實慧(般若)、方便慧二慧為宗。
中論:以二諦為宗。以二諦是自行化他之本,令一切眾生得自、他二利也。還就二諦以明中道,故有世諦中道、真諦中道、非真非俗中道。
百論:破邪,申明二諦,亦應以二諦為宗。但今欲與中論互相開放避,中論以二諦為宗,百論以權智、實智二智為宗,即欲明諦、智互相成也。
十二門論:亦破內迷,申明二諦,亦以二諦為宗,但欲示三論不同,宜以境智為宗。由實相境發生般若,由般若故萬行得成,即是境智之義。
2.四論破、申不同
三論:通破眾迷,通申眾教。
a.百論:正破外,傍破內。
b.餘二論:正破內,傍破外。
智論:別破般若之迷,別申般若之教。
3.智度論為別論,三論為通論
4.四論用假不同
一切諸法有四種假:因緣假(空、有相待故假)、隨緣假(隨三乘根性而說,故假)、對緣假(因對治故假)、就緣假(推求不得故假)。
a.四論具用四假。
b.智度論多用因緣假。
中論、十二門論多用就緣假。
百論多用對緣假。
5.四論對緣不同
有二種不同對緣:
a.提婆著百論之對緣為,提婆與九十六師辯論,面拆邪師,後回閑林後,撰集當時之言以為百論。
b.龍樹造中論的對緣為,龍樹聲聞天下,外道小乘不敢與之辯論,因此自在家潛帷著筆以造論。


‧‧‧  ‧‧‧  ‧‧‧

170-1-1.中論的大綱為何?

壹、總論

(一)中論的作者、釋者、譯者
(1)作者是龍樹菩薩。他在印度被尊為大乘的鼻祖,在中國被尊為大乘八宗的共祖。主張先分別說諸法,後說畢竟空。
(2)本論的釋者
傳有七十餘家,依西藏傳說有八部,我國譯出的中論釋,主要為什公所譯的青目「論釋」,與西藏的「無畏論」相近。
(3)譯者為鳩摩羅什三藏。

(二)中論的特色
(1)空有無礙:
1.依緣起法說二諦教
2.說二諦教顯勝義空
3.解勝義空見中道義
(2)貫通大小乘
(3)破立並重

(三)中論的內容
共有四卷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觀行。後二品破小乘迷失,明小乘觀行。
通而言之,全論二十七品,同明佛法。別而言之,前二十五品明菩薩法;第二十六觀因緣品,明緣覺法;後一品明聲聞法。
初二品,總觀八不的緣起法;後面的諸品,別觀八不的緣起法。

(四)作者的見解
(1)中論是以「比量」的邏輯推理去「破斥」外道及小乘的一些世間法的生滅有無見解,及「建立」世間出世間的佛法正知見。
以世間緣起法而言,此種破及立是可行的,但若以佛性真如觀而言,緣起法都是「性空」無自性的,比量也是自性空的假量,譬如破斥生滅有無,生滅有無都是世間的假法,依世間比量而言,不是生(有)即是滅(無),生滅(有無)不能並存,也不能並非。故世間法本來即無「亦有亦無」,及「非有非無」(不合世間法的推理邏輯),世間法反而有「有」及「無」。所以佛法是要破生(有)及滅(無)的執取,主張有無生滅都是假法,因為都是自性空。「有」只要緣滅會變成「無」,不會一直常有(常見),因為不能常有,所以此有是假有(即假);「無」只要緣至會變成「有」,不會一直常無(斷見),因為不會常無,所以此無是假無(即空)。
故不可執取「有」或「無」,反而須更進一步融合有無,超越有無,否定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超越言語之分別,及心緣之妄想執著,才是真如第一義空。
(2)若以世俗凡夫而言,有為法與無為法是二種不同法。離有為可以去追求無為。
(3)若以緣起性空而言,「有為法」因其自性空,故其法為假有。即所謂凡法皆是假法的俗諦;凡法皆是自性空的真諦。
(4)若以第一義空的「相對中道」(相對中、偏中)而言,法是非有為非無為,否定有為及無為是二法(即不二),而是同一法的「體相用」關係。無為法是有為法的「體」,有為法是「以無為法為體」的整體「體相用」的外在顯現。此「體相用」關係即是「非一非異」關係。
也可說「無為法」是「有為法」的體,有為法是由無為法為體,由體起用而展現的有為法。
(5)若以離言真如、空且不空如來藏、三因一因佛性的「絕對中道」(圓中)而言,有為法是無為法的「即體即用」,體用一如,有為即是無為,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此即是佛的境界。


以上內容節錄自《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藍傳盛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099.pdf

   
 

藍傳盛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高雄市人。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高雄醫學院內科學講師。
現任藍傳盛診所院長、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全球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
曾任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台灣家庭醫學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公餘之暇,獵涉佛學凡二十年,對佛學研究興趣盎然,每每佛書一卷在手,終日啃讀。對佛教各宗均有深入獵涉,本書即對佛教各宗作深入簡出之介紹及探討。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