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臺灣在地跨文化研究與多元認同 學者與巫的相對論 首部曲
  臺灣在地跨文化研究與多元認同 學者與巫的相對論 首部曲
  新創「文化構作」理論,運用於台灣在地議題,開啟一系列原住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融之對話。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倪淑蘭
類  別:人文科普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6263643000
裝  訂:平裝

定  價:NT$20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統一場論(五版)
統一場論(五版)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透過嚴謹的數理推導,深入淺出探討二十一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暗物質與暗能量

 
倥傯論文集
倥傯論文集

理論與實務結合,綜合一生軍旅與學術生涯,提出擲地有聲的國防戰備策略建言。

 
與中國為鄰 Hām Tiong-kok chò chhù-piⁿ Sống với Trung Quốc
與中國為鄰 Hām Tiong-kok chò chhù-piⁿ Sống với Trung Quốc

◎本書將頗析越中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及未來東南亞海可能發生的衝突。

 
成語易經:用卦名創造成語的智慧
成語易經:用卦名創造成語的智慧

名醫趙世晃延續易經的群運算應用,再創新提出易經的三卦組合成語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以戲劇研究的視角出發,結合跨領域方法,審視台灣多元族群內部與之間的衝突。
◎聚焦於漢人三大族群與原住民族的認同,以及被多數文獻忽略的多元認同議題。
◎結合心理學、神話學、神學、符號學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文化構作」,進行臺灣在地跨文化研究。


族群的各種成見及偏見長期以來阻礙了人民對文化的認知,進而左右國家實力的積累,在台灣,原住民文化長期受到誤解而面臨凋零的危機,而漢文化也因內部三大族群的認同紛擾而無法發揮真正的實力。

學術界長期以來重理論而輕精神面,切割式的失衡無法完全處理內在議題。作者不僅駁斥分析式的理論產生瓶頸,也發展出理性與精神面並重的方法論,同時深入自己的認同經驗,並和廣大的民眾生命經驗連結,為精神層面闢出新的研究場域。

揭穿教育體系以及主流社會長久以來充斥原住民是低劣民族的謊言,讓我們為自己「除喪」:去除種族歧視造成的內在世界偏差與靈性生命的死亡,喚起生而為人的直覺,踏上覺醒之路,並一起探索臺灣族群的衝突與融合。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3000.pdf

   
 

自序:祖靈的召喚與覺醒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The Road Not Taken”
在我眼前的金黃樹林,出現兩條叉路……而我,走上了人煙稀少的那條路,那造就了迥然不同的結果。
──美國詩人Robert Frost,〈未踏上之路〉

身為學者,我踏上了有別於絕大多數學者的路徑,不但峰迴路轉,更在我的計畫之外。也因為如此,接觸了常規無法探測的場域,更改變了我對學術與文化的看法,這種歷程猶如覺醒:包括學術的角色、亦包括在地各族群之間的關係,深刻認識到學術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以及學術可能對文化帶來更大的效益,為臺灣的表意實踐與族群關係產生更具創意的表達。首先,我們必須認清,關於族群的各種成見及偏見長期以來阻礙了我們對文化的認知,進而左右國家實力的積累。我幸運地擁有原住民及漢人的血統,兩種相異的文化本該相得益彰,豐富彼此,然而實際上,原住民文化長期受到誤解而面臨凋零的危機,漢文化也因內部三大族群的認同紛擾而無法發揮真正實力。許多與我有相似背景的民眾,更是在成長中因歧視而產生認同錯亂。我曾經試圖以純學術角度研究這類議題,但終究意識到人不是機器,純理論無法完全深入生命課題,難以處理認同錯亂帶來的內在糾葛。而這種糾葛歷歷反映在臺灣各族群無法針對認同好好對談的景況。人有理性,更有感性與精神面,無法切割。但學術界長期以來重理論而輕精神面,切割式的失衡無法完全處理內在議題。幸而近年學術界已有前驅性的論述,不僅駁斥分析式的理論產生的瓶頸,更希冀發展出理性與精神面並重的方法論,對象牙塔式的學術研究帶來衝擊、挑戰,以及新願景。
這些先驅的研究為我提供新的視角,並支持我深入自己的認同經驗,而這些經驗能和廣大的民眾生命經驗有所連結,能為尚未被重視的精神層面闢出新的研究場域;如此反而跳脫制式化的研究而開拓出新方向,不再複製西方理論與研究議題,而是與在地的大眾生活有所連結,因而在本書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整合我長期浸淫的西方理論,更希冀對在地文化有所貢獻。
我人生的轉向與書寫本書的契機和多年前的田野調查相關。一趟知本部落(現稱卡大地布)的田野調查逆轉了我人生的走向。生平第一次接觸到的除喪祭,不僅讓我對原住民祭典大為驚豔,更開啟一連串痛苦的覺醒。何以從小到大的教育體系以及媒體資訊充斥原住民是低劣民族的謊言?然而我親眼見識到的祭典卻是這樣優雅美麗?真相與謊言之間巨大的落差是怎麼造成的?我震驚地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他人的謊言中,甚至以此建立認同。 我過去依照主流社會價值觀打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尤有甚者,我不解何以學術界關於原住民的研究無法鬆動民間對原住民文化的誤解?這當中的落差為何存在?種種的困惑甚至是失望令我毅然遵循內在的呼喚,離開學術界。當我卸下掐入骨髓深處的學者鐵甲衣,卡住的生命氣息開始流動。放下以學問睥睨一切的態度,喚起生而為人的直覺,踏上覺醒之路。
在動筆書寫本書之前,我歷經十年武功盡廢的階段,僅能謙卑地接受內在生命的轉變,無法書寫制式化的論文。 根據原住民的傳統說法,被祖靈召喚成巫的跡象之一是生病,雖然我不是被召喚成巫婆,但十年武功盡廢彷彿是生病,我的學術功能不能正常運作。我意識到自己的確是生病了,我生的病是「種族歧視病」以及相關的後遺症。祖靈要我專心養病,並滿足我對祖靈的孺慕之情。同時,原住民的祖靈信仰培養族人對祖靈訊息的敏感度,雖說每個人與祖靈的聯結有強弱之分(陳政宗2007訪談),但我們被賦與傳達祖靈訊息的責任,這個訊息即是:靈性文化的重要價值。在我身上實際發生的效益即是知本部落祭儀對我進行的「除喪」:種族歧視造成的內在世界偏差與靈性生命的死亡,進而「除舊布新」:化解種族歧視造成的後遺症、改變舊習性、展開新視野。
此時,曾經放下的學術之路為我展開新意:如何讓理論跳脫框架,不是象牙塔式的論述,而是產生有益人心,開拓生命的效益。這段追尋真我之旅不僅是我個人生命的整合,更是關於臺灣族群衝突的探索,以及由此而牽涉到更深、更廣的生命與歷史議題。此時回首,覺醒之旅的種種震撼已然平息,但過程中的翻騰讓我體會到情緒對認同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進而可能主導論述。過往的歷史不會隨著時間消逝而自動淡化,我們需要正視情緒對認同產生的影響,這是目前討論臺灣認同比較被忽視的面向。 族群議題看來龐大,卻能從個人的認同層面得到啟發。我出身於學術界,更因此關心起教育體系對於族群形象與認同議題所當負起的責任。
假使個人能整合自我認同而產生新的視野與力量,那麼範圍更廣的族群書寫,必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使臺灣跳脫族群抗爭的內耗狀態。臺灣因陳年往事、時代變遷等種種挑戰造成族群衝突,不僅影響國家發展,更拉扯與對岸及國際對話的能力,亟待振作與突破,需要各領域共同面對,從歧視中覺醒,學習以新的眼光看待彼此,進而發現對方的長處,才能蛻變與進步。我歷經過轉變,深切體會到當人找到動機與方法時,是能夠改變心態與行為,進而正面地影響周遭。
我若是沒有歷經知本田野的經驗,將無法意識到自己有限的視角,更遑論有所突破。臺東知本部落的除喪祭令我頓悟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人類的渺小以及學術框架將超自然描繪成迷信與禁忌的問題。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視角,人類必須意識到有比我們更強大的存在,面對無垠的宇宙我們需要無比謙卑。而這種認知需要反映在擴大學術論述的方法與視野上,這是身為學者必須有的覺醒與認知。如此,學術論述將能連結常民的生活,發揮更大的效益。而臺灣學者身處獨有的超自然文化中,如何走出與西方不同的論述,是得天獨厚的機會。
書寫本書的動機來自於知本除喪祭的啟發。祭儀開啟我以新的視角看待族群議題,族群不限於種族,更涵蓋以宗教與信仰建構的群體。從某種層面來看,長期未解的衝突猶如將族群引向「死亡」的關係,需要進行「除喪」。狹義來說,本書是我的田野筆記的擴充,除了紀錄除喪祭的效應,更整理祭儀如何影響我反省身為原住民、漢人、學者、天主教徒,在這塊土地當人的參與觀察心得;廣義來說,這是臺灣在地的跨文化研究,爬梳上述族群的認同觀以及對文化的影響。知本部落文化的全貌不是我以一本書所能涵蓋,本書的首要目的在於讓讀者見到知本祭儀對我產生的啟示如何遍及各個層面,進而闡述理解原住民文化牽涉到臺灣各族群認同的相關性。而祭儀背後的主角們:拉罕、巫師與族人,若要將他們書寫進來,其篇幅之大必需另外成書詳述,因此將本書命名為「首部曲」。
這本小書獻給改變我生命的知本祖靈、知本部落、以及知本天主教教會。

   
 

第一章 緒論


問題意識
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認同是生而為人的核心,有穩固的自我認知,方能在生活中做出好的決策,管理好人生。看起來是老生常談,在現實生活中卻可以清楚看見,認同議題的錯亂造成許多社會與政治糾葛,將個人與群體都席捲進來。在爬梳文獻時,我理解到認同的紊亂不僅牽涉族群課題,更與宗教議題密切相關,而政治局勢更使認同雪上加霜。然而政治議題只是冰山的一角,甚至是配角,被遮掩起來的是更關鍵的文化模式。我希望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認同:文化如何造就個人、決定族群。認同是生存的核心,無論將來政治局勢如何轉變,若不從文化的角度來思索人民的深層模式,人與人之間的霸權與宰制只是換個方式存在,離真正的自由與尊嚴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與此同時,臺灣在地的族群關係也亟需整理,若境內的族群認同是紊亂的,對外的關係與政策怎可能清明?與他人的互動建立在自己的定位,因此先處理本身的認同是關鍵。
關於認同最大的挑戰是無法意識到的迷思:第一,我們自以為對他者族群的認識是透澈的,因而可以對他者品頭論足,一語定其終身。這不單發生在原住民族身上,漢人的三大族群也時常不放過彼此,如此一來,有那個族群的認同能為其帶來安身立命的穩妥,進而與他人平等相處?第二,另一個更大的迷思:原住民的認同與漢人的認同是可以隔開來看的,是互相平行的兩種認同。本書將以祖靈信仰顛覆這個迷思,不僅還原住民傳統文化一個公道,更辯證其如何可能正面影響本地所有族群的認同。這些迷思以訛傳訛,造成多少不公不義的現象,凡受過教育、有良知的臺灣公民,都應當對族群的各種以訛傳訛感到震驚。
而這兩種迷思可以聚焦來看:被汙名化的祖靈信仰。當一個族群可以從其根源(其祖先的基因)被否定時,這個族群就是壓根的劣等者。而原住民被不同的外來者:日本人、漢人、某些基督宗教傳教士,異口同聲地論斷為差人一等,甚而背負著非人化的心靈認同。關於這一點已有許多學者、作家、藝術家開始批判顛覆,例如孫大川、胡台麗、施正鋒、謝若蘭、巴奈‧母路、巴代、亞榮隆.撒可努等。 關於認同的扭轉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轉捩點,而我的轉捩點是來自於接觸知本的部落祭儀。正是這些深受誤解的祭典,為我帶來天崩地裂的認同翻轉。更令我震撼的體悟是,認識祖靈不僅關乎我個人認同、原住民的認同,更可能為臺灣紛紛擾擾的國家認同議題帶來新視野。
本書從原本的私人心路歷程手札轉而成為一本關於認同與文化研究的論述。以帶有自傳的色彩加入學術辯證,試圖突破學術理性語言的框架。然而我不是唯一如此做的人,我將在之後章節一一引用前驅的觀點,他們越來越重視個人的生命故事,並努力突破學術僵化的理性語言。而如此做的原因是希望突破學術界長久以來的象牙塔生態,回饋給不斷提供研究素材的現實生活與民眾,正如英國文化研究學者Ann Gray所說:
「而我們必須努力找到進入大眾論述的方法,也就是應該多關注國家認同……青少年文化、流行文本等……倘若我們沒有任何須要對學術外人士說明的東西,那麼,我真的認為我們應該要質疑,我們對自己的時代到底有什麼貢獻!」(《文化研究:民族誌與生活文化》頁287)
又如孫大川針對建構卑南學而提出的建言:
「傳統不能拿來陳列或兜售,也不能只是拿來研究討論,它必須能夠被活出來,有一個具體的生命和身體作為它的載體。如果卑南學無法協助我們個人向內改變、活出祖先的面容,就不能算是真的成功;同樣,如果卑南學無法重建部落整個生活秩序,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頁10)
這兩位學者的觀點不約而同肯定,研究要努力與現實生活有連結,能帶動生活與文化實質的活潑動力。
然而若要讓認同的議題儘量普及於人民的日常討論中,學術語言勢必要先平易近人,來自於生活中的議題回歸於擁有這議題的尋常百姓,使他們能以自身的經驗、自身的語言回應這議題。 認同是近年國際重要的學術議題,有各種領域的學者以不同理論切入。然而國內外皆有學者認知到理論的有限,發現典型理性的學術語氣造成距離感,需要為認同的論述帶來「溫度」,因認同牽涉到人的情感。事實上,結合半自傳體與理論,筆觸兼具澎湃之情與犀利論述的,已有法農的《黑皮膚白面具》,他為我們開啟了先河。前人的開拓允許我得以用半自傳體的形式,融合理論與體悟,希冀以平易近人的語言探討認同的議題。
美國多元文化經典論述Multi-Cultural Literacy指出學術語言的抽象與距離感有礙溝通,這也是許多人的經驗。(Introduction xiii)我相信,在這知識焦慮的時代,人類需要更多的溝通而非製造鴻溝。無論何種專業領域,若是攸關眾人福祉的議題,是可以試著深入淺出和「局外人」分享。學術論述不必然僅能以術語和圈內人溝通,而是有潛力蛻變成願意學習者的可親工具,踏實地運用在生活中,為個人生命、族群對話,都能產生效益。個人認同與國家認同一體兩面,小我的認同之路能成為國家認同的縮影。希冀關心國家、族群與個人認同的讀者都能從本書獲得助益。
本書同時試圖以認同的議題讓讀者明白,學術框架限制了論述的可能性,因而需要更具創意的學術態度。在此先舉例說明,我曾和一些學者討論,戲劇與其他表演藝術的特殊性,正在於其實踐面,若能結合學術與實踐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只一位學者說:「理論就是理論,實務就是實務。兩者不可兼具。」在我們默默堅守這種二分法的時候,歐美學術界早在八○年代歷經五十年的光景,發展出實務與理論兼具的Practice as Research (PAR或PaR)──實踐即研究。另一方面,學術需要前瞻性,不能僅是停留在借助西方理論。 我並非鼓勵所有研究者都要兼顧理論與運用,因為有些學者擅長思考而有重大發現,但我認為不能因此侷限其他學者以實務發現重要論述,畢竟戲劇領域充滿這樣的案例,許多導演建構了自己的劇場美學,為後代的藝術家開啟更多的可能性,並剖析戲劇的哲學面與社會面。他們的論述成為新的理論。本書以認同議題出發,希冀印證文化議題需要多方面切入,更涉及學術取徑的拓寬。


以上內容節錄自《臺灣在地跨文化研究與多元認同 學者與巫的相對論 首部曲》◎倪淑蘭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3000.pdf

   
 

倪淑蘭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博士、美國優秀年輕學者學會會員、戲劇與舞蹈學系最佳戲劇顧問獎;曾任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臺灣舞蹈研究學會理事、國科會計畫主持人、創立混沌劇團擔任團長、編劇與導演,現為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客座副教授。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