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變聰明:太極拳關鍵報告
  變聰明:太極拳關鍵報告
  我是聰明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聰明!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葉文杰
類  別:醫療保健
出  版:純粹太極講堂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86341-1-4
裝  訂:平裝

定  價:NT$2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醫學新紀元 贏戰肺癌
醫學新紀元 贏戰肺癌

淺顯易懂的介紹肺癌成因、診療與營養保健,讓肺癌病患與家屬面對疾病時不再彷徨無助

 
杰出的醫手:整外周杰醫師的美力大發
杰出的醫手:整外周杰醫師的美力大發

知名整形外科專科-周杰醫師首本醫療專書,告訴您如何安全變美。

 
移動中的冥想
移動中的冥想

雙人式被動瑜伽,進化的泰式按摩療法,男女老幼皆宜的健康法

 
用黃帝內經自癒糖尿病
用黃帝內經自癒糖尿病

糖尿病並非只能服藥控制!採用本書結合《黃帝內經》與中西醫理論提出屬於現代人的「養生自療八法則」修復受損的體質,其病自癒!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從糊塗練拳到聰明意會,本書帶領讀者走出太極武術的框架,更臻哲學藝術之境。
繼作者前一本著重闡述太極理念的《鬆、癒、太極拳》之後,作者在本書中將太極拳的虛無以具體的練法分享出來,並且說明這麼練的原因,以自己作為實驗對象,驗證老前輩傳下來的太極拳精髓,並配合時代的需求,把太極拳變成健康、紳士、知識含量高又能保護自己的夢幻運動。
作者說:「我們習慣用力過日子,覺得人生是苦的;其實『鬆』會讓日子好過一點。」作者提出太極拳的關鍵即是「鬆」,從身體到心理都講求「鬆」;太極拳開宗明義即要人「用意不用力、用勁不用力」,鬆的內涵是意念,鬆的結果則是勁的產生。講求鬆的理論人皆懂之,但往往不知如何達到鬆的境界,作者發揮科技人的習慣,不斷將「鬆」分解、組合,用文字深入淺出描述,讓太極入門者讀之有頓悟之感,太極精通者讀之則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踏實感。

   
 

太極拳關鍵報告
● 從膝蓋痛開始
可能是懶惰的關係,我剛學太極拳時充滿浪漫,以為太極拳是輕飄飄的不為人制,在混亂中保持自在的藝術,不需苦練不用蹲馬步,練好後躺著就能以品味論高下。
會有這些想法是從三個關鍵詞來的:太極拳是「鬆」、「用意不用力」、「用勁不用力」。三個觀念是非常好的投資,我常在公園打拳,訓練自己被注意時還能專注,雖然不知道要注意腦袋、腰、還是腳;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用力還能打拳,老前輩講的話我都照做,雖然不是理想中不用苦練不用蹲馬步,我還是照做希望未來有一天這些都免了。
身體下沉膝蓋蹲低又慢慢打,結果膝蓋舊傷復發,打拳躡手躡腳如落花飄零稀稀落落,從鏡子看自己只是幾根木頭移動,不存在想像中的飄逸。每打一趟拳膝蓋就痛一次,迷惑增加一分浪漫消失兩分。
太極拳文獻我看得滾瓜爛熟,卻拯救不了我的膝蓋,打了上千次拳架後,身心滿目瘡瘐浪漫消失一半,投資太極拳的報酬率是負的。剩下的一半浪漫也面臨考驗,那是在開始與人推手之後。
● 我是笨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笨
與人推手時有點尷尬,把太極拳學成這樣,不知道想像中的「不為人制,在混亂中保持自在」還在不在,還是落空了,我的輕靈被說成輕浮、穩重被說成僵硬。推手只是全身骨頭,披著人肉包子頂來頂去而已,氣喘如牛膝蓋更加疼痛,沒有太極味只是兩條牛在鬥而已。
終於幻滅了,幻滅就是笨的感覺,我不好意思跟人說學太極,對太極拳產生異鄉人的疏離感,我還是繼續練,希望把失去的賺回來,想著鬆、用意不用力、用勁不用力到底是甚麼東西?常常忍著膝痛,笑自己是「笨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笨」。
在雲中月霧中花的迷惑中,我慢慢知道問題在哪裡,三個關鍵詞中,我堅持兩個就是鬆和用意不用力,卻得不到第三個,身體沒感覺有「勁」可用。「沒感覺」不斷糾纏我,為什麼身體沒感覺?沒感覺還能談太極拳嗎?
這把我叫醒了,醒來後我從感覺入手,各種感覺好像湧泉不斷冒出,從此我專注在感覺,感覺氣血流動,感覺身體微動,拿身體做實驗,不斷思考實踐檢討修正,老天爺不負苦心人,關卡一個個解開,拳經拳論體會的越來越多,膝蓋慢慢正常了,打拳下沉是輕鬆事,與人推手不管對方鬆不鬆,都不妨害我鬆自己的,輕鬆以對不傷和氣,不會酸痛不會受傷一直到現在。
● 開了哪些竅?
幻滅從膝蓋痛開始,也從這裡開竅。第一個打開的結是關節的開合。膝蓋痛顯然是被身體壓的,我想讓關節「鬆開」來拯救膝蓋,也就是關節微微「一開一合」,讓身體一節節浮著而不是壓著,不是頭壓著脖子,大腿壓著膝蓋。開合如同搓揉身體,身體變鬆柔關節變滑溜。
第二個打開的結是內勁,為了讓關節開合,我專注在身上大小關節。把能量(內勁)釋放出來,關節開合產生了勁,勁再幫助關節鬆開。全身感覺來勁,這樣「鬆」和「意」就產生了「勁」,太極拳沒有騙人。
第三個打開的結是念頭可以指揮身體,以前認為念頭輕鬆只能做些輕鬆的事例如手收回來,不能叫手伸出去;慢慢感覺到念頭輕鬆一樣可以叫手伸出去。只要有「做某事」的意念身體就奉陪,用輕鬆的念頭打拳架,這才是鬆柔太極拳。
第四個打開的結是節奏。沒有節奏是很麻煩的事,打拳很無聊,農夫不會播種;生產線無法生產;歌手不會唱歌;舞者不會跳舞,太極拳的節奏就是節節貫串,從小腹出發,一節節開展出去,一節節收回來,由屈而伸、由伸而屈,好像絲綢飄逸,打拳的人有樂趣,看的人不會無聊。
第五個打開的結是勉強的姿勢變自然。關節鬆開身體呈現一條挺而鬆的線時,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立腕、氣沉丹田、鬆腰、坐胯、圓檔等名模才有的樣子,不勉強就做到了。老前輩沒有折磨人,是自然的樣子。
第六個打開的結是困難的動作變不困難,因為找到了身體的牛鼻子。牛鼻子在腰胯,在上下半身分離,用胯來沉,用腰來帶動身體既輕靈又沉穩。
第七個打開的結是聽勁。有了聽勁推手可以避實就虛,不管對方鬆不鬆都輕鬆以對,當我們有能力輕鬆的被推出去時,自我感覺良好的快樂使得輸贏變不重要了。推手拾回我對太極拳的浪漫。
第八個打開的結是小腹。小腹是身體最大的空腔,內勁的水庫。小腹越鬆蓄水量越大內勁越飽滿。打拳或推手時感覺自己有時像水;有時像蠶絲;有時像麵糰;有時像彈簧自得其樂。
● 我是聰明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聰明
我有學生之前對太極拳是空白的,學了一段時間後跟我說,在網路或公園看人打太極時,會有自己的感覺,有味道的拳他們看得舒服,沒味道的看了怪怪的,我很高興他們一開始就以品味論高下,不必像我走了這麼多冤枉路。
在痛苦的問老天我是笨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笨之後,我拿自己做白老鼠,付出慘痛的代價,現在一切都值得了。日常生活沒用什麼力,一切變輕鬆了,本益比很高。我不問老天了,我笑著問自己,我是聰明才練太極;還是練太極變聰明。
跟我的上一本書《鬆。癒。太極拳》一樣,我絞盡腦汁希望把有益的東西說清楚。上本書著重在理念;這本書則是下放到實際的練法和這麼練的原因。我所經歷過的,相信很多朋友也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而我所領悟到的方法讓我受益無窮,這本書希望能幫助這些朋友們。

葉文杰
2012.2 識於台北

   
 

第一講 因為它叫做太極拳
很少運動像太極拳從頭管到腳,從身體管到心理,名模也沒這樣。這麼多要求意義何在?
● 先擺出樣子,再充實內涵
的確要求太多等於沒有要求。不過老前輩不會這麼無聊,底子的原因是它叫太極拳。它開宗明義就要人「用意不用力」,「用勁不用力」。剛學的人當然沒人懂,老前輩把自己身形和心裡給描繪出來,先求外形再求內在,再由內在雕塑外形。每個人悟到不一,太極拳變成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聯合國,博大精深熱鬧非凡。
● 鬆、意念、勁三合一
老前輩講的除了用意不用力,用勁不用力外,還有一個鬆字。有點不合日常生活,要相信就要自己做實驗。所以太極拳是實證科學,驗證老前輩的理論,歸納起來鬆、意、勁是三合一的;鬆的內涵是意念,鬆的結果是勁的產生。
鬆和意念是形而上的;可它產生的勁是形而下的。可以打拳、吃飯、走路、提東西。力能做的事它也能做。不過畢竟我們不是這樣長大的很難入門,用力才是我們的習慣。
● 力為什麼會緊張
在力的模式裡意念是緊繃的;例如想伸手去推人,腦神經就指揮身體做這件事,要求相關的肌肉繃緊,例如手臂、背部和大腿,緊繃就產生力,力的意念是緊繃的。
緊繃的肌肉讓骨頭凸出,自然會害怕撞擊受傷,因而神經緊張,對身體來講是壓力,對運動來講是無法持久,對太極拳來講不是它該有的樣子。
鬆的模式裡意念是鬆的,腦神經不要求肌肉繃緊;而是放鬆,藉著專注力產生勁,通過放鬆的關節傳到手。
力和勁都能做事,也都能打太極拳,勁也不一定勝過力。 力如木頭,勁如流水;力乾淨俐落,勁則是輕鬆持久。勁還有很多優點,可以在太極拳裡發現,因為像水它可以為運動、為武術、為兵法、為美學、為哲學是浩瀚的殿堂。
● 勁的長度、廣度、強度
勁是怎麼被使用的?如果會說話,它一定說最喜歡被太極拳使用,太極拳是它的知己。好像千里馬碰到伯樂一樣。勁有長度、廣度、強度三度空間。太極拳用勁打,就是充分發揮它的優勢。
太極拳慢慢打,長時間專注就是勁的長度;打拳時節節貫串,從小腹到手腳,勁感遍佈全身,就是勁的廣度;氣沉丹田、飽滿有勁就是勁的強度。
有長度、廣度、強度的勁,才是老前輩說的「氣遍身軀不稍滯」,來實現陰陽、虛實、開合、飽滿、節節貫串、內三合、外三合、統一協調等理念、太極拳才顯得有趣。
● 勁網恢恢疏而不漏
勁的廣度最難入門。注意手很容易,注意腰也不難,注意前方也不難,注意腳也不難,注意肩、胯、脊椎、膝蓋、手肘都不難,但如果同時全部要注意到呢?就很難了,很不幸太極拳的要求就是如此,因為注意力所及之處,勁才會產生。有了廣度,勁在身體呈網狀分佈,感覺身體比較聽話,比較溫暖有人情味,有點靈性會聽意念指揮做事。

● 力感和勁感
力感我們很熟悉,就是肌肉緊繃的感覺,骨頭是凸出的,害怕碰撞硬物,力感帶來神經緊張,神經緊張帶來用力。兩者互相激盪
勁感是陌生的,需要時間淬煉,勁感大概有三種感覺:一是感覺意念一到何處,何處就變鬆柔,身體水水的會微微移動,關節隨著念頭一開一合。二是打拳推手時肌肉沒有緊繃卻有一些能量可用,手沒有抓拉扯,就算需要抓拉扯,也會盡量用沾著貼著,骨頭沒有外凸。三是做事比較不累不喘。
● 自然還是苛求
對不熟悉用意用勁的人,拳架要求這些多自然是苛求; 對熟悉的人來說,這是他自然的樣子,不擺出這個樣子反而覺得不自然,以拳架的要求為例:
例如虛靈頂勁就是:
一腦子沒有雜念。
二頂上好像被條繩子吊著。
三脖子挺直下巴微微內縮。
這姿勢讓人覺得像在當兵。
對鬆的人來說這是意念的姿勢而已:
一意念放小腹,頭部氣血下沉小腹感覺虛靈。
二意念放頸關節,感覺脖子浮起來頂著頭,如繩子吊著。
三意念放脊椎節節鬆開,身體是一條挺而鬆的線。
四脖子是鬆開的,下巴自然會內縮。
例如含胸拔背就是:
一胸部內縮。
二肩膀下沉。
三背部往外開展。
這姿勢好像把自己弓起來變拱橋一樣。
鬆也有拱橋的效果:
一是意念放胸窩和肩窩,讓肩往前微合。
二是意念放脊椎,讓胸部內縮背部往外開展,有氣遍身軀之感。
例如沉肩墜肘就是:
一肩膀下沉。
二手肘下墜。
這姿勢讓人懷疑要往下壓肩膀。
不需要壓肩,意念可以擺在:
一腰和脊椎帶動肩膀下沉。
二胸窩、肩窩幫助肩下沉。
三提腕幫助肘下墜。
例如氣沉丹田就是:
一意守丹田,氣沉丹田。
這個姿勢會讓人害怕小腹變大難看。
要做這姿勢意念可以擺在:
一小腹四大關節即髖骨、尾椎、大腿骨、恥骨。小腹會飽滿有勁,只會縮小不會變大。
● 意念的魔鬼訓練營
自然又合規範的拳架,是意念折磨出的,太極拳是意念的魔鬼訓練營,是苛求中的苛求。當然沒人規定太極拳要怎麼打,既然它叫做太極拳,我們只好朝用意、用勁、用鬆的大道邁進。


第三講 不相信鬆
請朋友抓手練習鬆,結果一鬆反而被抓得更緊,可以相信鬆嗎?
● 麵粉最鬆,但沒有抵抗力
手一放鬆反而被抓得更緊,合乎力的道理,因為手一垮下來,對方的手自然就抓得更緊。但這不是鬆,不合乎勁的道理,勁的道理是水的道理,水不會垮下來,水會往空虛處流動,水因此能保持自由。水這種特性以太極拳來說。就是避實就虛,勁也有這樣的特色,不好好利用就對不起老前輩了。
● 不是鬆的錯,是沒有避實就虛
避實就虛就是轉移對方的壓力點(實點),把它引導到空虛處(虛點),這是借力使力,把對方的力還給對方的過程。以手被抓為例。
一是仔細瞧瞧抓人的手和被抓的手,其實抓住的點(接觸點),不管大小力只要是用力,都只有兩三個點壓到骨頭,其他諾大的地方是虛空的,被抓的人覺得受到控制,是因為被壓到骨頭感到不舒服,其實並沒有受制。
二是想像水會怎麼做?水不會頂抗接觸點,水會往空虛處移動。勁也是如此,被抓的手有很多地方可去(空虛處),沒必要反抗對方的骨頭,所以意念在接觸點上,接受對方的來力,然後引到空虛處(非接觸點),過程是含蓄的,避免如驚恐的小鳥亂動。
三是對方知道我們的意圖,可能抓越緊或是變換接觸點,虛點和實點也跟著變化,要跟上對手的變化必須有聽勁。對方抓越緊時,除了用手勁外,也可以用肩,再大力一點用腰,再大力用小腹。
四是水在避實就虛時,是往各處滲透的,從點、線、面到立體空間,勁也是如此,滲透到對方的皮、肉、筋,讓他感到威脅,為了解除威脅,對方會把重兵(力)拉回來,降低抓我們的力量。
五是整個觀念如擠牙膏。牙膏一處被擠,因為鬆柔本色,它會從另一處冒出來,還給壓它的人。力量是外力給的,這是老前輩說的:「力從人借、勁由己出」,但它又比牙膏高明,因為外形不像牙膏扭曲,依然中正安舒。
六是這樣的樂趣是自己保持鬆柔,把壓力轉給對方,等待對方把重兵抽回來,我們受的壓力因而減輕。持續這個過程,雙方不傷和氣。
● 友情提示,虛實說清楚
接觸點是實,非接觸點是虛只是方便說法;真正的虛實是以有力或有勁;沒力或沒勁來區分的。這種分法好處是可以引導身體,只要感覺哪裡僵硬(受力),哪裡就要避實就虛(鬆掉)。因為接觸點不見得只造成那個點僵硬而已,往上的關節往往也跟著緊繃,這些都是需要化掉的。
● 避實就虛的最佳舞台,推手
把抓手變一下就是推手了。例如把抓變成推或按或採或拿,把接觸點移到肩或胸或手臂,把空虛處變成全身的範圍,這是避實就虛的最佳平台。
推手有很多模式,例如落地生根讓人推不動;或是輕如蠶絲讓人摸不到;或是一擠一按把人推出去;或是一採一挒把人甩出去;或是又抓又拉又扯,學小孩子打架;或是雙方不來不往,手搭著聊天。
避實就虛也是模式的一種,好處是讓對方找不到著力點,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處處受到威脅,力更加用不出來。
避實就虛是輕鬆對抗吃力的推手,吃力的人不知道原因何在,只覺得身體被頂著,消耗很多力在抵抗,以為體力變差了,或是對方力量很大,其實都不是,避實就虛的人不會氣喘如牛,原因在避對方的實,就對方的虛。
這好像把快樂建築在對方痛苦上,不過雙方不會傷和氣,不會受傷,吃力的人知道,只要他不用硬力就沒事了,避實就虛的人不會把對方推出去,只是稍加控制而已,這是紳士派的推手。
● 避實就虛的情報戰,聽勁
避實就虛雖妙,不過很費工夫。首先是聽勁,聽出對方的實點、虛點。對方手搭在我們身上,接觸點可能偏右、偏左、偏上、偏下、也可能都不偏。怎麼知道對方用幾斤力,可能很重,也可能很輕。怎麼知道來力的速度,是時速二十公里還是四十公里。沒有這些訊息,就不知道實點和虛點在哪裡,不知道對方的下一步,就沒有避實就虛的參考座標。
● 混合果汁與還原
憑甚麼得知這些訊息呢?從接觸點傳過來的,雙方有兩隻手搭著對方,共有四個感應點,可以傳送接收,聽勁好的人聽到了進行解讀,得到對方的虛實分佈圖,知道了下一步該做甚麼。
接觸點的訊息含有對方身體不同部位的鬆緊度(虛實),在接觸點上匯集,這是綜合果汁,反映在我方身體同樣的部位,這是果汁的還原,從自己的身體聽到對方的虛實,才知道如何因敵變化。
所以聽勁好分兩部份,一是勁的拿捏恰到好處,好像中醫把脈,兩人的皮、肉、筋接觸,不能輕到皮肉筋沒有反饋訊息,也不能重到把觸覺神經壓笨了,太輕太重醫生無法聽到病人的訊息,推手也是如此。
二是自己要能鬆,對方的濃縮果汁才能還原到自己同樣的部位。這是地緣關係,基本上是肩還原到肩、腰還原到腰、胯還原到胯。
● 避實就虛的地圖,虛實分佈
聽勁很麻煩,它聽到的訊息必須又深又廣,對方和自己身體要分成很多區域,每個區域貼上一個虛或實的標籤,取得虛實分佈圖,開始避實就虛之路。
● 從四個虛實,到十六個虛實
身體至少要分成四塊虛實,以弓箭步為例,重心在前腳時,腳就有前腳實、後腳虛兩塊區域,上半身也分左右虛實,這樣就有四個部分。
還可以分八個虛實,也就是下半身每邊再分跨和膝,上半身每邊再分腰和肩。
更細膩的話,再把腳的踝和手的肘也算一個區域。這樣全身就有十二個區域,聽勁也要慢慢進化,把十二處的虛實聽進來。
可以再增加兩處,脊椎和頸椎,有些人很會變化,有些人很緊繃找不到虛處,此時的頸椎和脊椎可能就是虛處。
還可以再增加兩處虛實,上半身的前後(前就是腹胸部,後就是背部),和下半身的前後(前就是大小腿前側,後就是大小腿後側)。避實和就虛是一體兩面,勁感越遍佈全身,越能聽到對方末稍的虛實,也才能傳到末梢。推手是動態的,避實和就虛也是動態的,能避實就虛推手充滿樂趣,反之則充滿疑惑。


第八講 意念放腰還是放腳
推手時一直都有意念是要放腰還是下腳的說法,兩種說法好像都對,不知對不對?
● 兩種說法都源自張三丰
可以這麼想,水管(身體)有水(勁)時,我們不會問前段有水還是後段有水,因為水是分佈滲透的,我們問的是水從左邊流到右邊;還是右邊流到左邊;換成太極就是問說內勁是從腰傳遞到腳,還是從腳傳到腰?
不存在內勁在腰還是在腳的問題。意念在全身,全身都有勁,應該問說勁是怎麼傳遞的?從節節貫串看就比較清楚,往外的節節貫串是把對手往外推,目的是發勁或控制;往內的節節貫串,是把對手引進落空,目的是分化來力或使其力量落空。
答案都是「從腰(小腹)到腳」。控制或發勁時是節節開展,意念從「腰傳到腳」,走化時是節節回收,意念從「腰回收到腳」。
這個問題恐怕是張三豐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來的。有人取「其根在腳」,有人取「主宰於腰」,只要我們有勁是分佈的,不是釘子戶的觀念就不會迷惑了。
● 各有盤算
大多數人推手如果想來點抵抗的話,方法之一就是關節一節節開展,全身展開成拱橋形狀,這時意念是從腰傳到腳。如果想來點走化,方法就是關節由伸變縮,用腰勁把拱橋折疊起來如收扇子,意念則是從腰回收到腳。
不管開展或收回,能夠很靈敏在腰、腳之間變化,就能產生「鼓盪」的效果,鼓盪讓人摸不輕對方是在抵抗還是走化,頭腦產生迷惑,身體容易來不及反應。
● 勁起於腳還是起於腰
勁是太極之母,(勁)其根在腳或其根在腰,引出了母親從哪裡來的重大問題,不弄清楚我們愧對太極拳老前輩,也愧對物理學老前輩。
其根在腳的意思是說勁是從腳來的,可是想也知道腳掌扁扁的,腳踝細細的,它不像小腹有廣闊的空間可以蓄勁,腳沒有大關節可以產生勁,也沒有空虛可以蓄勁。
為甚麼張三丰要說其根在腳,腳產生不了勁,除非是地面送給腳的,老天爺憑什麼平白從地面送一個勁給腳,答案在反作用力,老前輩的年代沒有物理學反作用力的用語,他們感覺腰胯一鬆沉,小腹產生的勁往下一傳,馬上有一股勁道從腳送上來,是免費的午餐,所以才會說其根在腳,然後由腰(小腹)來分配勁道,所以說了主宰於腰的話。
現代人都知道這是反作用力,沒練太極拳的人,只要大腿壓小腿,用膝蓋蹬腳就有反作用力了;太極高手只要給他溜冰鞋穿,反作用力消失了,他也沒什麼勁了。

   
 

葉文杰,男性,民國47年生於台北市,輔大電子系畢業,服務科技業的行銷工作二十餘年,現從事太極拳教學。
上班進了壓力鍋,下班卻不見得能離開。作為資深上班族,作者深知壓力極大化的痛苦,也多方思索舒壓的方法,接觸太極拳後,為鬆的理念所驚豔,深覺這是用軟體解決硬體問題的好方法,自然發揮科技人的習慣,不斷的把鬆分解、組合,建立鬆的系統。希望在太極拳外,鬆也能應用在生活上,甚至生命上,讓所有人受益是作者的夢幻目標。
以鬆作為太極拳的單一元素時,太極拳自然成為有品味,紳士派的運動,作者悠遊於太極拳,自得其樂也樂與各界分享心得。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