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黯到盡處,看見光: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黯到盡處,看見光: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十五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沉痛證言,以及影音故事,用自己的肉身靈魂,建造希望的島嶼……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魏吟冰等採訪、撰稿
類  別:人物傳記
出  版: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0507720
裝  訂:精裝

定  價:NT$35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我書如我師——汪文惺日記:汪精衛與女兒探索救亡圖存之路
我書如我師——汪文惺日記:汪精衛與女兒探索救亡圖存之路

◎汪精衛長女汪文惺以日記形式記錄日軍攻陷南京前後,輾轉各地避難的心路歷程,由汪精衛親筆隨文批校,揭示父女二人救亡圖存之看法。

 
《《我是傳奇》──我不是聖人,我是剩下來的人及人生之旅》
《《我是傳奇》──我不是聖人,我是剩下來的人及人生之旅》

「詩剩」李淵洲,在人生經歷大風大雨後,發現自身對文學、哲學的敏感度,因而開發這方面的潛力,本書就是他的生命故事。

 
毛澤東把地獄搬到了人間:炎黃子孫在馬列子孫統治下的苦難記憶
毛澤東把地獄搬到了人間:炎黃子孫在馬列子孫統治下的苦難記憶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不願跪下的中國人!

 
新儒林外史:萬大使的官夢四十年
新儒林外史:萬大使的官夢四十年

萬家興大使半個世紀以來的閱歷、對歷史的諷寓和個人的感悟。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透過訪談、錄音、撰稿、攝影等工作,收錄15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寫下受難者及其親友的見證。
◎15則受難者皆為臺中人士,所涉及案件包括基隆中學事件、大甲案、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顏錦華叛亂案、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廖學銳案、竹子山武裝基地叛亂賴添印案等等。
◎隨書附贈15則白色恐怖受案者故事影音光碟。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大力支持,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年度力作!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白色恐怖受害者口述歷史」第二本轉型正義專書。

呂赫若 盧伯毅 劉 明 張如松 陳坤良 邱樹南 林東山 林祿山 林武河
陳煜樞 蔡伯壎 廖學庚 黃金島 李森榮 林明永 林家田 李明憲
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 附贈十五則政治受難者故事影音光碟

用自己的肉身靈魂,建造希望的島嶼

失蹤的「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逃亡異鄉四十載的盧伯毅
仗義疏財惹禍的劉明
魂魄歸地的張如松、陳坤良、邱樹南
兩代三人坐牢四十年的林東山、林祿山、林武河
學國語入監的陳煜樞,謝雪紅啟迪思潮的蔡伯壎
抑鬱終生的廖學庚,率領民軍作戰的黃金島
一張紙條關10年的李森榮,計畫挾持軍艦的林明永
議論時局繫獄的林家田,黨外小子到國會議員的李明憲

十五則白色恐怖的沉痛證言,每一則都透露著暴力的荒謬
每一段人生都沾染鮮血與淚水,每一句呼喊都是對殘暴政權的控訴
走過漫漫長夜,初露微光,臺灣正迎向著希望

   
 

〈主編的話〉
與時間賽跑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


進行政治受難者口訪工作,最緊張的莫過於和時間賽跑,一九六○、七○年代的受難者狀況還好,五○年代的受難者就急速凋零,能訪到當事人機會是越來越難得了,因為他們都已逾九十高齡,即使猶健在,身體也不一定能負荷。

今年(2016)協會承辦臺中悼念二二八活動時,有兩位老先生主動找上我,表明他們都是白色恐怖受害者,樂於接受訪問。我喜出望外之餘,也自忖三月間協會業務繁忙,所以相約前輩們四月間進行。

四月中旬,我依前輩們留下的電話,興沖沖撥打過去。第一通接電話的是受難者的女兒,她獲悉我要訪問她父親,在電話另一端停頓了約一分多鐘,才勉為其難的說:「他不行了,他失智了」,我本能的表示無法接受,才一個多月時間「怎麼可能?」她女兒把電話拿給他,他就一直重複:「你是誰?」、「你是誰?」任憑我一再強調我是誰,也完全喚不起他的任何記憶,她女兒再接過電話說:「他連我都不認識了,怎麼可能記得你呢?」

洩氣的掛掉電話,我再撥另一通,接的是一位女生,華語說得半生不熟。聽到我要找受難者,她說:「我明天就要搭飛機回泰國了,你怎麼現在才要找他?」原來她是受難者的外籍看護,受難者三月底往生了,四月初舉行告別式了,所以她馬上就需回泰國了!

放下電話,我忍不住在桌上捶了一拳,心中無比悔恨,我為什麼不在二二八紀念日隔天就去訪兩位前輩呢?我竟然忘記這項縫補歷史的工作,是在與時間賽跑!

另有一種遺憾,夾雜著無奈的心酸。去年我曾訪一位九十歲的受難者,他是第一批被送往火燒島勞改的政治犯。口訪進行到初稿即將完成階段,他竟表示「不方便繼續進行」,理由是他參加的受難者團體「不同意」。我說:「我們放棄沒關係,但你們的受難者團體或有別人要為你做口訪紀錄嗎?」他答說:「沒有!」他是一九五○年「臺中案」僅存的幾位長者之一,且都沒有被採訪發表過,只因參加團體的「另有考量」而無奈停止。我去年口訪他時,他還行動自如、言語清楚;今年我在一次活動中遇到他,他卻已拄著四腳拐杖、舉步維艱、言語困難。我不禁在心裡一再吶喊「為什麼?」

決定進行白色恐怖口訪專書時,我們即設定五○年代的受難者為第一優先,除了年歲的威脅外,五○年代也是國府剛被共產黨逼到臺灣,對左派人士展開全面清剿的黑暗時代,多少人命喪馬場町,多少人被囚禁火燒島,多少人長年在黑牢煎熬、掙扎,他們是
臺灣政治進程的血淚見證者,如今還被意識型態左右見證機會,不禁要令人扼腕三嘆!

歲月不饒人,是我們進行這項工程的最大挑戰;政治的複雜、敏感,則使這頁被刻意掩遮半世紀的歷史,無法盡速釐清,這毋寧是我們最大的挫折與遺憾!

   
 

謎樣的遺憾拼圖──呂赫若

受難者:呂赫若
現況:已歿
案件:1949~1950年「基隆中學」事件
案情概況:1949年爆發「基隆中學事件」,基隆中學校長也是《光明報》創辦人鍾浩東被舉報為匪諜被捕,時任《光明報》主編的呂赫若逃往臺北縣汐止石碇山區,蘇金英、陳春慶等人證實其於1950年於山區被毒蛇咬死,但始終未找到屍首。
受訪者:呂愛琴(呂赫若長女)、呂芳雄(呂赫若次子)
受訪時間:2016年4月15日(呂愛琴,自宅)
2016年4月18日(呂芳雄,自宅)
採訪、撰稿:魏吟冰


Story 呂赫若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1914年生於臺中廳葫蘆墩支廳(豐原)潭仔墘區校栗林,父祖輩小有資產是當地頗具聲望的大戶人家。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執教於新竹峨眉公學校及南投營盤公學校,期間即從事小說創作,後赴日本東京深造修習聲樂,返臺後曾任教於建國中學及北一女中,集「作家」、「聲樂家」、「劇作家」於一身,故有「臺灣第一才子」之封號。
呂赫若成名甚早,短篇小說〈牛車〉1935年刊登於日本《文學評論》的新年號,隨即受到臺灣及日本文壇重視。受左翼社會主義思想影響甚深,作品多觸及「階級」與「性別」,對底層勞動者及封建社會桎梏的女性深有描述及同情。「呂赫若」筆名,日文之意是期許自己成為赫赫有名的年輕人。
1942年自日本返臺後,積極投入臺灣文壇活動,加入《臺灣文學》編輯,並擔任「臺灣文藝家協會」小說部理事,也為「臺灣演劇協會」撰寫大眾劇本及廣播劇。1943年更以短篇小說〈財子壽〉獲得第一回「臺灣文學賞」。終戰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1945年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並於次年一月擔任《人民導報》記者,1948年任《光明報》主編,對時局常有針砭,更變賣祖產成立「大安印版所」印行地下宣傳文件。
1949年發布戒嚴令,《光明報》創辦人鍾浩東被捕,呂赫若展開逃亡,躲在石碇山區,據當地人士證實1950年不幸於山區遭毒蛇咬死,走完熾熱卻短暫的一生。其妻、其子、其女則身受白色恐怖之苦。


受訪者:呂芳雄(呂赫若次子)

才子光環下的「冬夜」生活
我叫呂芳雄,1942年出生於臺中潭子校栗林曾祖父所建的「建義堂」。對父親的感受,如同我於〈追記我的父親呂赫若〉一文中文末所寫:「在熾熱又亮麗的『才子』光環下,父親走過他的人生,但卻留給他的家屬寒冷又黑暗的『冬夜』生活」。小時候大略知道父親是聲樂家,也寫過小說,但完全不知道父親有「臺灣第一才子」的稱號及在臺灣文壇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在我四十歲以後,接觸白色恐怖的田野訪查,參與研究父親的相關研討會、紀念活動後才陸續瞭解。我很尊敬父親在專業上的成就與貢獻,但作為他的子女要很真實的說:「父親一生最沒有付出的就是他的家庭」。

我的童年生活
1942年父親決定自日本返臺,母親在懷了身孕下顛簸坐船,回到臺灣在潭子生下了次子的我,我上有大哥芳卿、大姊愛琴、二姊田鶴及五歲因病過世的三姐緋沙子。下有芳傑、芳甫、芳伯、芳民四位弟弟。童年印象已模糊,在潭子生活的期間,叔公呂坤霖很喜歡抱我外出,遇到鄰人或朋友都會稱讚我長得很好。物質生活過得很優渥,雨天同齡小孩還在穿蓑衣時,我們已經穿雨衣了,在當時可說是相當罕見。
父親在家中絕口不提在外面從事的活動,雖然友人如音樂家呂泉生等也都來過家中,但朋友來時父親均不讓母親及小孩出來。所以,對於父親的朋友認識得極少。在潭子生活了一陣子就舉家搬到臺北,國小一年級唸的是臺北市的東門國小,1950年父親遇難時,我還不滿八歲,應該是國小二年級,八歲的小孩能有什麼記憶,只記得很快我們就搬回豐原社口的外婆家。之後,隱約記得聽人說過父親是被毒蛇咬死的,但從未聽母親提過。關於父親的很多事,都是後來才從舅舅林永南那得知。
1950年父親出事逃亡後,在那個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年代,除了舅舅林永南等少數幾人外,其他往來的親友幾乎不敢靠近。分別就讀北一女初中三年級的大姊,與讀成功初中二年級的大哥深受其害,不僅曾被情治人員拷問追查父親下落,兩人也皆斷送升學之路。舅舅林永南也無辜受到牽連,被關了將近一年才遭釋放。也因此,親友更是敬而遠之,每年過年農曆初二回娘家的日子,母親按例邀請父親的大姊到家裡來,我也曾經跟母親同往,印象中姑媽反應稍嫌冷淡,感覺就是應酬一下,當然也從未真正來過家裡,那個時代發生這種情形完全可以理解。這期間,舅舅林永南雖然也換來牢獄之災,但出獄後仍是無怨無悔照顧我們這一群年幼的外甥,尤其他從事藥品生意,經濟較過得去,資助我家生活及弟弟們的學費,這一路的不離不棄都令我們感念在心。
童年就在豐原社口外婆家渡過,初中考上豐原初級商業職業學校,那時情勢比較和緩了,沒遇到當初大哥從臺北成功中學要轉學臺中一中時沒人敢當保證人的慘況,姨丈做了我入學的保證人。畢業後,十六歲就隻身來臺北工作了。

三十二歲,尋訪的起始──鹿窟生死之謎
關於父親,在家裡就是禁忌,雖多少有聽過一些傳聞,但沒人會問也沒人會提。第一次尋找父親埋屍之地,是因三十二歲時接到姑丈劉興城的來信。劉興城是父親的妹妹──來于姑媽的先生,家中務農田產不少,因需人手幫忙,新聘一名長工,沒想到隨後軍方來抓人,指稱那人是二二八事件後的逃亡者。軍方誣指姑丈為同夥,1950年代期間也被抓入獄關了十年。獄中,姑丈剛好跟鹿窟事件被捕的蘇金英關在一起,蘇金英談到親眼目睹父親被毒蛇咬死的過程。出獄後,姑丈才會來信叫我去找蘇金英瞭解這一段過程。
還記得我騎了Vespa,獨自前往汐止石碇山區找蘇金英,當時他喝了點酒,跟他表明來意後,他打死也不承認認識我父親。我拿了姑丈寫的信,再把身分證拿出來讓他再三確認我的確是呂赫若的兒子,才願意跟我談起父親種種。石碇山區群山環繞,他指著隔著一條溪旁的山跟我說,父親就葬在那裡。他親口證實目睹父親被毒蛇龜殼花咬到,當時還找來陳春慶、王文山等人一起幫忙抬往山下就醫,但最後還是沒救回來。之後,他們找了一棵大樹把父親埋了,並找一塊大石頭作記號。那年代逃亡的人,沒有人敢用真名,據蘇金英的描述父親當時自稱「王仔」(註3)。事隔多年,四十歲左右(約1982、83年),認識了做白色恐怖田野調查的藍博洲,曾經開著我的雷諾九號到過好幾次鹿窟。之後,也跟大哥、四弟共同前去,那裡都是荒煙蔓草,也沒找到蘇金英所說為父親所立的大石頭。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證實父親是被毒蛇咬死的,但在我心中90%相信父親是被毒蛇咬死的說法。

1998年的轉折──北京呂赫若研討會
雖然1980年代與藍博洲、陳映真等人接觸,開始瞭解父親的重要性,但仍僅止於聲樂家與作家的淺薄層次。直到1998年,接到陳映真的電話要我以家屬的身分去北京參加「呂赫若作品學術研討會」。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研討會?更沒有參加過研討會的經驗,還跟陳映真說:「我又不會寫論文去那裡要幹麼?」陳映真要我以家屬身分出席即可。研討會為期三天,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臺灣參加的人包括陳映真、藍博洲、在淡江大學教書的李昂之姐施淑、臺灣清華大學教授呂正惠、陳萬益,還有一位牙醫師曾健民等人。
研討會是在北京的民族飯店舉行,對父親認識不深又都沒經驗的我,第一天上台沒有邏輯性的胡亂講了一通。會場上遇到全國臺聯(註4)副會長石四皓,他還跟我說:「一般作家舉行兩天的研討會就很了不起了,對單一作家進行三天的研討會可說是絕無僅有。」什麼都不知道的我,那時還傻傻的以為全國臺聯是李登輝的那個臺聯。研討會晚上跟陳萬益老師住同一間房,又跟他多聊了父親的事。第二天,作家陳若曦女士特別來找我,表示願意將他論文發表挪出十分鐘讓給我,經過一番整理,我再一次上台發言。
回臺後,呂正惠老師鼓勵我把關於父親的東西寫下來。我還跟他說:「我不會寫,我來口述,拜託陳萬益老師博士班的學生寫下來。」但呂老師一再堅持這樣行不通,鼓勵我要自己把它寫出來。1998年北京研討會結束後,舅舅林永南的小女兒帶著子女移民澳洲,因她先生的診所在臺灣常需往返奔波,希望我能前往澳洲協助照料她的子女。就在1998到2000年往返臺灣一年多的時間中,慢慢地把追記父親的文章完成。期間,日本橫濱大學垂水千惠教授來信,打算以父親為主題,進行博士論文的撰寫,通信過程中也讓我更瞭解父親。近一萬五千字的文章完成後,第一個拿給陳萬益老師看,經由陳老師不著痕跡略為潤飾後,並由其協助將文章名稱定為〈追記我的父親呂赫若〉。

父親日記的公開
父親遺留日記的公開過程則是有點曲折,大約也是1998到1999年期間,長期研究臺灣文學的張恆豪先生、日本橫濱東洋大學的野間信幸教授與清華大學的呂正惠教授等人,都希望父親遺留的日記能公開作為研究資產。當時,日記的原稿在大哥那裡,曾提供給特定學者研究。其他學術界人士覺得不盡公平,並認為日記未公開研究呂赫若就有如瞎子摸象。趁著清明回潭子掃墓,我跟母親還有大哥提起,願意用相機底片一張張將它翻拍公開。母親當時說:「不用那麼麻煩拿去影印就好。」我就帶回臺北影印裝訂成冊十本,分送給陳萬益、呂正惠等相關需要的教授,每一冊上面特別留有我的簽名,代表這是經過家屬的同意授權,不致產生版權上的問題。
之後,日記原稿曾由呂興昌教授策劃,匯集包含父親在內的五位作家,在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2004年國立臺灣文學館將日記譯成中文,發行了〈呂赫若日記手稿本〉與〈呂赫若日記中譯本〉,讓更多研究者得以有更多的素材。目前,日記的原稿則保存在我這裡。

「赫若」筆名的由來
本名呂石堆的父親成名算很早,1935年就以「赫若」的筆名,在日本《文學評論》刊載第一篇發表的日文小說〈牛車〉。現對父親筆名「赫若」的詮釋多流傳一種說法,父親因嚮往社會主義,而各取朝鮮作家「張赫宙」的「赫」與中國左翼作家「郭沫若」的「若」作為筆名。但就我從六叔呂如鵬(父親很敬重的叔叔呂坤霖的兒子)口中得知並非如此。
關於父親的筆名「呂赫若」,六叔曾跟我提過,父親曾親口跟他說會以「赫若」作為筆名,是希望成為「赫赫有名的年輕人」。
六叔從小跟著坤瑞叔公移居爪哇,完全不懂日文,更不知道「赫赫有名的年輕人」就是「赫若」的日文字義。再者,父親也算成名得早,會取自同期間知名作家的名字作為筆名,在我看來並不合理。
我覺得很多事情要還原到那個年代的情境來看,不能理所當然的用我們現在的認知來推斷。外界也曾傳說,辜顏碧霞女士曾駕車載父親逃亡時,看到路旁有警察,辜顏女士就跟父親講說:「你趕快開我的車先跑。」這段坊間的傳聞,我個人覺得並不真實,還原到七十幾年前的情境,汽車是很稀有的東西,會開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不太相信父親會開車,跟舅舅、六叔等長輩聊過父親,從未聽他們說過父親會開車。


以上內容節錄自《黯到盡處,看見光: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士口訪紀錄》魏吟冰等採訪、撰稿.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楊翠 總顧問
1962年,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楊逵文教協會」理事長。創作以散文與文化評論見長,研究領域包含臺灣文學、臺灣婦女史、性別文化研究。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二二八口述歷史《孤寂煎熬四十五年》,以及臺灣文史研究論文近三十篇,並參與編纂《臺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臺中文學史》、《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

陳彥斌 主編
南投中寮人,長居臺中逾三十年。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暨特派員,望春風電臺臺長、臺灣日報採訪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行政院《文化視窗》月刊主編、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理事長,及立委林佳龍服務團隊執行長、顧問。著有《填補地球裂縫的人》,發行《臺中風華》,主編《走讀雲林》、《講予全世界聽》、《臺中媽祖蔭臺灣》、《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等。現任: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2016)。

本書執筆撰稿人(按篇名順序)
魏吟冰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畢業,前自立晚報記者。離開採訪崗位約20年,近幾年偶有機會參與口訪,願為值得記錄的題材持續付出心力。

洪碧梧
彰化人,畢業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目前為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行政專員,身為解嚴後世代,正在追尋臺灣史的道路奔跑。

李盈萱
高雄人,秉持著臺灣人不能不會說臺語,更不能不了解臺灣歷史的想法,大學畢業後馬上再轉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希望未來能搶救更多的臺灣史。

曹欽榮
1953年生,畢業於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1988年創台灣遊藝設計公司至今,參與規劃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綠島人權園區,出版多本口述專書,長期關注轉型正義、社會議題。

張慶宗
世居大甲社尾人,小學老師退休,專研大甲歷史,著有《鎮瀾宮誌》、《大甲貞節媽的故事》、《大甲鎮志。開墾篇》,曾與陳炘、郭明哲家族為鄰親。

鄭進興
1957年生於臺中市。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將近三十年,曾任聯合報、中國時報記者和雜誌社記者。

廖建超
南投人,輔仁大學經濟系、輔系生命科學系畢業。原本任職南科奇美電,近來專心投入社會運動。希望將來臺灣成為愛和平、重人權的民主國家。

鄭承欣
來自澎湖馬公,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畢業。曾任國中代課老師,現以雍正年間,大肚溪南北岸泉漳械鬥為舞台,穿插邵族骨宗事件,正在著手寫作大河小說《百年之歌》。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