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看見池上‧看見時代
  看見池上‧看見時代
  從鄉野小人物的生命故事,看見台灣米鄉繽紛的文史風貌和潛藏於農村的台灣精神。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李香誼
類  別:人文科普
出  版:臺東縣池上鄉公所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0459975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6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猴硐的礦業資產研究:瑞芳區猴硐礦業文化產業環境發展經營分析
猴硐的礦業資產研究:瑞芳區猴硐礦業文化產業環境發展經營分析

關於猴硐從煤礦小鎮到觀光小鎮的演化發展歷史

 
可以群運算的易經:當牛頓遇到周公
可以群運算的易經:當牛頓遇到周公

每個卦都可以分解成兩個相碰撞的卦,每兩個相碰撞的卦也可以產生一個新的卦!

 
親吻土地逆風高飛
親吻土地逆風高飛

見證澎湖在地情懷,重現天人菊光榮風釆的人文勵志故事書。

 
二十一世紀審判的源起
二十一世紀審判的源起

人類何以為萬物之靈?是見證造物者的存在,還是魔鬼的伎倆?本書從歷史的理性,提供你一些思考。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 四部故事,發掘潛藏於鄉野間的時代精神,喚醒逐漸被遺忘的台灣記憶。
◎ 來自不同族群背景的生命故事,躍過各式各樣的意識型態,直接貼近本土歷史。
◎從鄉鎮的變遷看見台灣價值的移轉,對未來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社會關係、農業經濟等議題的再思考。


十二則小人物的青春紀實,刻劃出動人的時代光影!

民國104年9月,池上特等米登上長榮航空商務艙餐桌,
池上從後山偏鄉航向全世界,準備躍升世界稻米首都。
池上,用在地人的在地故事,串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池上面貌。

本書作者為池上子弟,留學德國、荷蘭從事都市與區域發展相關研究,因緣際會返鄉,和九十一歲的爺爺共進晚餐時,意外觸動過往記憶痕跡,在德國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均特.葛拉斯知名著作《我的世紀》的引領下,走訪池上小人物,組合出不同的「我」的池上故事。

本書透過與福原國小小記者合作,依社區營造的精神,邀請了十三位池上人說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生命中的池上鄉(加上池上孩子們採訪的池上人們,共計二十三位)。故事之所以深刻,在於非得有一定程度的生命傷痕才能說得出故事的靈魂,就像唱一首歌,總要心碎過才會動人。

後山的人們從不錯過台灣的任何一場動盪和饗宴,他們是台灣社會的末梢神經。口述者經歷的過往事實轉化成抽象的群體記憶,現在透過這本書,再度轉換成有形文字,呈現在大眾面前。這些歷史訴說的重點不是過往的痛苦和時代悲劇,而是池上人們面對時代動盪所展現的愛與信念!

透過三代的說故事、聽故事、寫故事,讓一個民族的命脈得以延續,讓我們和身邊的摯愛長輩緊密相連,口述故事創造人與人的感情連帶,也重建人和土地的連帶,讓世代這樣流轉承傳。

第一部〈著定根〉,歷史亂流擾動中第一代池上人的人生軌跡,有人渡海來台,舉目無親;有人遠赴南洋工作,被捲入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有人為了避難到後山開墾,不斷尋找適合族人長久生活的新家園,池上這個小鄉,正是由許多這樣的人們所組成。

第二部分〈土地的故事〉訪問在池上出生長大的第一代池上之子,或同一年代的人。相較於上個世代明顯的移民特質和跨地域性的生命軌跡,這一代池上人深刻地見證地方產業的興衰、農村變革,以及環境生態的變遷。

第三部分〈池上女人〉記載不同行業的池上女性的生命故事。鄉村的女人在一般鮮少注意到的地方燃燒她們的生命熱情,從這些故事感受台灣女人的堅毅精神,同時見到台灣鄉村經濟、社會、價值的轉變。

最後,第四部分〈池上孩子〉,由德國神父所創,走過半世紀的在地幼兒園,看見台灣新世代的面貌。同時收錄在地小記者街頭巷尾的採訪作品集。

本書以第一代池上人為始,以新生代為終,透過故事採集串連池上各世代,讓大眾一起參與製作。這是一本從頭到尾都說著關於「老弱婦孺」的書,卻讓我們看見鄉間小人物無窮的生命張力和台灣的時代靈魂。四部池上人的故事,宛如一首四聲部賦格,各世代一起唱和,呼應「家鄉」這個共同主題。

   
 

導讀/李香誼
從小人物看見時代,從過去看見未來

「一百年,一百個故事」

一九九九年,德國作家均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 1927-2015)的著作《我的世紀》出版。這本書的結構很簡單,葛拉斯說:「就是一百年,一百個故事。」
故事主角都是來自全德國不同社會階層、職業、立場、地區的不知名人物,每個短篇故事代表二十世紀的每一個年,透過無名氏描述的生活周遭小事,逐漸勾勒出變化萬千的上個世紀。
二十世紀初期,西歐工業科技發展神速,同時歐洲許多大城市正處於文藝思想蓬勃的黃金時代,當時人們樂觀的相信,未來人類將突破一切限制,創造無限可能。然而,工業科技、國家權力、物質資源和經濟擴張失速的後果,引來人類社會的浩劫──兩次世界大戰,全世界高達幾千萬人在戰火中喪命。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如此關鍵的二十世紀,葛拉斯選擇讓不知名的市井小民來訴說。「在這裡不讓那些宣稱是他們推動了歷史的有權有勢的人發言,而是讓那些不可避免地與歷史相遇的人出來說話。」葛拉斯這樣說。
這本書出版後獲得國際間的廣大迴響,原因在於它顛覆了一個慣常規則:多數人信賴大人物或者史學權威專家所論述的歷史;但是,相較於宣稱創造歷史、握有詮釋歷史權的大人物們,小人物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深刻的見證歷史,讓歷史在他們生命留下每道細緻又真切的刻痕。這些小人物們不彰顯,卻是時代底下的暗流,是被海平面掩蓋著的冰山本體,他們不被世人看見,卻代表著某種真實,一股真正的時代精神。因為貼近基層人性和社會真實,仍能直觸後代讀者內心,引起穿越時空的巨大共鳴。一百個小人物的故事,也只有小人物的生命歷程,能直白誠實地映造著上個世紀。他們無權無勢無名,因此沒歷史包袱,不需矯飾和吹捧,只是坐在街角、咖啡廳、自家廚房,隨興地訴說他們的平凡人生。然而,刀刀的平凡,雕刻出一道道動人的時代光影。
張愛玲和葛拉斯也有過同樣的感觸,她曾如此描述自己作品的角色:「他們雖然不過是軟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我的世紀》第一個序幕,說的是一九○○年,故事主角沒有名字,只知道是位來自德國南方的年輕人,剛和愛人訂婚,卻自願參軍。軍隊在德國北方的布萊梅港集結,意氣風發地出征,航向遠方的中國。
德國部隊在天津登陸,轉往北京。情節走至此,立刻喚起好幾年前歷史課學到的內容:那年的中國,義和團事件引發八國聯軍,清廷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這位小兵正是八國聯軍德國代表軍隊的其中之一。當他所屬的軍隊到達北京城時,城內動亂已經被他國軍隊平定,小兵描述各國軍隊用不同方式處決俘虜,事後他帶著一個中國人的長辮回德國當紀念品,一到派對就拿出來作樂,後來妻子認為家裡會鬧鬼而把它燒掉。
一個不知名的德國人物故事,引領我們的思緒穿透空間與時間,八國聯軍這個讀起來曾經感到生冷的歷史事件,透過一位無名小兵之眼,活生生感受到曾經叱吒風雲的大清王朝,從此倒地不起。
這本《我的世紀》,代表一百個不同的「我」,一百個無名氏,卻又是那個世紀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一九九九年,葛拉斯在人類步入千禧年前,送給德國這個禮物,禮物內裝著歷史帶給人們的警惕、悲嘆、緬懷、玩笑。這個禮物也等於是送給全人類,因為世界各國從上個世紀起,已經在經濟、社會、政治、金融等方面緊密相關,牽一髮動全身。這本書出版後,成為許多歐美國家學校歷史課的教材。同年,葛拉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看見池上,看見時代》這本書能誕生,並透過各種途徑傳到讀者們手上,始於兩個原點。一個就是多年前讀了《我的世紀》,深深地被一百個小人物所描述的上個世紀所撼動。每個小人物的生命經歷都是一個無法取代的世紀片段,那種迴盪,多年來一直停留在心裡。另一個機緣,是從餐桌上的對談開始,在每天和爺爺共進晚餐的時刻,某天,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意外地蹦出來了。
那是老一輩臺灣人口中的日本時代。一九四四年,二次大戰末期,一位雲林斗六的十九歲青年,被派往印尼的石油廠工作,捲入大東亞戰爭的戰火。歷劫歸來,這個青年戰後來到臺灣後山作行商,深入許多原住民部落,輾轉到了池上,開起了醬菜店。生兒育女,兒子娶媳又有了孫子,那個養活一家大小的店鋪,走過六十多年,卸下招牌,功成身退。一晃眼,這位青年今年九十一歲了。
那個青年是我的阿公,當年被日本政府派往南洋戰地的五百位拓南工業技士之一。好奇尋找當年拓南工業技士的歷史資料,發現是臺灣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上被遺忘的片段。二○一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七十周年,當世界各國再度強調和平的珍貴和莫忘歷史教訓時,同時也提醒,我們還有太多的遺落片段要追回。
原本只是好奇追逐一隻兔子,意外跌進時光黑洞裡,經歷愛麗絲的奇幻旅程,花了好幾個晚上紀錄爺爺的故事,又覺得這還不夠,開始想採訪其他池上人。把這個想法告訴幾位池上長輩,他們的回應很一致:「想做的話,要快點了!」
在那之後,一場奇幻時空之旅,在小小的池上展開。越去挖掘深藏在街頭巷尾的生命故事,池上的時代光譜和空間層理,逐漸顯現。那些深藏不露的池上人啊!原來這麼一個小小的鄉,蘊藏著絢爛的時光風貌。對年輕一代的池上人來說,那些發生在他們出生前的臺灣舊事,彷彿是夢,是虛幻的想像;對老一輩池上人來說,卻是真實的過往,是深深刻印在臺灣身上的傷痕,是臺灣世代翻身時的痛楚,是黑白照片散發的青春光芒。
二次世界大戰大東亞戰爭、日本投降、國共內戰、政府撤退來臺、十大建設、經濟起飛、城鄉移民、工業化、環保意識抬頭,這些歷史、公民課本上提過的內容,曾是怎麼讀都有因時空差異造成的距離感,突然奔活飛躍似地有了自主的靈魂。聽著口述者的感嘆、抑揚頓挫,感受到發自他們內心,一種深藏在臺灣草根的鼓動心跳,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紛紛在鄉間的某處奔流而出。
他們是當事人,是見證者,和臺灣的時代潮流一同浮沉,有時逆流掙扎,有時順應。紀錄這些池上人的故事,意外發現臺灣歷史的層理逐漸浮現,原來池上這麼一個後山小鄉,也敏銳地呼應整個臺灣和大時代,後山的人們從不缺席每場時代的盛宴和動盪,他們一直都是臺灣社會的末梢神經。原來,看見池上,也等於看見臺灣,看見時代。
這本書請了十三位池上人說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生命中的池上(加上池上孩子們採訪的池上人們,共計二十三位)。故事之所以深刻,在於非得有一定程度的生命傷痕才能說得出故事的靈魂,就像唱一首歌,總要心碎過才會動人。透過說故事和聽故事,讓一個民族的命脈得以延續,讓我們和身邊的摯愛長輩緊密相連,口述故事創造人與人的感情連帶,也重建人和土地的連帶,世代就這樣承傳。
故事讓同一片土地上的全體感受到共同的存在,和一種紮根於土的踏實感。這是從無形中創造有形的過程,這本書會出現,是因為每個說故事的池上鄉親們,都被土地上的共同經歷連結在一起。口述者的真實經歷往轉化成抽象的群體記憶,現在又透過這本書,再度轉換成有形的文字,呈現在大眾面前。
從過去看見未來
這本書盡可能保留受訪者原來的用字遣詞,有些部分在現在看來,也許句法怪異、不合章法、用詞顯得脫時,但從一開始決定編著這本書時,已經打算讓過去當主角,讓現代退居一旁,做為一個安靜專注的傾聽者,不想用現代去覆蓋它。
儘管表面的用字遣詞、時代價值有所改變,這些故事卻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共同點:不管是哪個世代,不論大環境如何轉變,每個世代的人表面上面臨著不同的困難與課題,但這些難題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如何在社會中生存。生存,對處在每個生命階段的臺灣人來說,都很不容易。每個故事展現不同的生命軌跡和生活價值,每個人的生存風格都是一種獨特的姿態,不管是花園裡隨風婀娜搖曳的芬芳玫瑰,還是挺立在高山岩縫間的孤松,但十二個故事傳達一個共同的訊息:平凡安穩的生活也是靠許多努力換來的。從不幸中創造希望,在黑暗中創造光亮,希望這些生命故事為每個年齡層的讀者帶來一些撫慰和鼓勵,在越迷茫的世代,更應該回到過去,去理解上個世代的人,去傾聽土地的過往,好讓我們更清楚的望見未來。因為未來答案的提示,常藏在過去。透析過去,就能望見更清楚的未來。
一個鄉野,多種意象
從這些故事中可發現,池上在每個池上人眼裡有不同的形貌,在他們的生命中也有不同的意義內涵。對於前陸戰隊員來說,池上是自由的夢土,是最好的終老所在;對於一個長年從事生態復育的在地工作者,池上承載著再現兒時田園景致的期待;對於一個在幼兒園工作四十年的老師,孩子的世代面孔反映著池上的社會變遷。
同一片土地,透過這些人們呈現多元的面貌和記憶,於是在地的歷史,就讓大家一起來說。本書保留說故事者們的多元觀點、個人的敘事風格和主觀生命經驗,因此,不同族群、不同時期,對同一歷史事件會呈現不同的視角。口述者有的受日本教育,有的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有的從西部遷移過來,有的土生土長。多元視野賦予池上這片土地繽紛的文史和記憶形貌,歷史於是鮮活了起來,會躍動、會翻身,讓人看見多種姿態變換,讓陰影面照進光,而光面又引領我們轉進省思的黑暗空間。
其次,這本書也試圖將個人的生命故事,紐合進時代的大事件。用親身經歷者的眼光訴說,對歷史事件才能有更人性的解讀和省思。單就一個歷史疑問,並非得到一個句點才是完美的結局,而是發現更多的問號。句號讓人停頓,而問號讓我們奔向未知,持續探索。
這些來自不同族群背景的生命故事,有助於讓我們躍過各式各樣的意識型態,直接貼近本土歷史,每個人的過去都是臺灣記憶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臺灣的一分子,我們不只要將這個由不同族群脈絡和思想價值所組成的臺灣記憶傳承下去,更要因為這些差異性去開啟對話,而非封閉對話,每個觀點都是臺灣的記憶座標,透過不同的經歷和視角去理解別人,同時也能更清楚的看見自己。
潛藏於鄉野內的時代精神
第一代池上人歷經千辛萬苦,從臺灣西部遷移到後山池上,白手起家,安身立命。幾十年,過了兩個世代,臺灣又轉了個身,有了不同的思維與面貌。第二、第三代再度把眼光放在中央山脈的另一邊,兒輩嚮往上臺北做工,孫子期待去都市念大學,當年祖父母為了改變命運從西部遷來,而後代同樣為了經濟和繁華往西、北部去。世代不斷在翻轉,視野也不斷轉換,透過小人物的生命故事,從各種角度去捕捉時代翻身的每個瞬間,因此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著定根」收錄的四個故事,我們見到歷史亂流擾動第一代池上人的人生軌跡。有人渡海來臺,舉目無親;有人遠赴南洋工作,被捲入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有人為了避難到後山開墾,不斷尋找適合族人長久生活的新家園。這些人生的意外,都不是他們能決定的。經濟困頓、戰火浩劫擺弄他們的命運,既非他們所願,又無法抵擋,他們的外在宿命或許是天意,或是人類社會的殘酷現實,但是,內在生命意義的自我解讀,卻又是自己的功課。「時代精神」就是小人物們面對外在大環境命運和內在自我意識的相互激盪,這本書訴說的重點不是過往的痛苦和時代悲劇,而是池上人們面對這些時代動盪所展現的愛與信念。看見這些池上人如何將痛苦的宿命轉化成內在的希望能量,讓他們渡過難關,繁衍子孫。池上這個小鄉,正是由許多這樣的人們所組成,這個鄉鎮的命運得以延續,也是這些人生命能量的灌注,這就是蘊藏在鄉野內的時代精神,源於人為了生存所展現的堅定信念。
相較於第一部分漂流型的生命歷程,第二部分「土地的故事」訪問在池上出生長大的第一代池上之子,或同一年代的人。上一代著根,這一代紮根;上一代開拓,這一代在土地上開啟了產業。兩個世代,兩種不同的視野與經驗,相較於上個世代明顯的移民特質和跨地域性的生命軌跡,這一代池上人深刻地見證地方產業的興衰以及環境生態的變遷,例如人口外流、農業機械化、生態破壞和復育、世代價值差異。生態永續和農業為人類帶來的價值,是土地價格遠無法估量的。透過這些故事,感受池上之子們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讓後代人與土地重建原本破碎、斷裂、疏離的關係,並對地方的自然生態發展出更親密的想像。
第三部分「池上女人」收錄不同行業的池上女性的生命故事。在市場、在產房、在廚房、在暗房──池上女人在一般鮮少注意的地方燃燒她們的生命熱情。從這些故事感受臺灣女人的堅毅精神,同時見到池上經濟、社會、價值觀的轉變。許多人用「老弱婦孺」來形容臺灣鄉間的人口結構,彷彿意味著著掏空、衰頹、凋零。但換另一個角度,女人是鄉鎮、農村的最後堅定力量,她們撐起池上一片天,哺育池上之子,池上的生命力,正是這一群池上女人們所激活的。
最後一個部分「池上孩子」,首先是池上天真托兒所的故事,六十年前由德國神父創辦,如今走過半世紀,從孩子們的面孔,看見世代的轉身。我們同時在這一部分納入小記者系列,這是一個巧妙的機緣;本書的製作理念,恰好貼合國小六年級社會課程,感謝福原國小學務主任陳麗惠老師的大力協助,指導小朋友採訪左鄰右舍的故事,挖掘池上各種不同的記憶風貌。小記者活動順利完成後,透過這本書串連池上各世代,讓大眾一起參與製作的理想,也一併實現了。
終於可以說,這麼一本書,是池上各年齡層的大人小孩們一同貢獻的心血,參與者從第一代池上人到新生代,動用老中青的故事大串連。從第一部的第一代池上人,到第四部的池上孩子,宛如一首四聲部賦格,大家一起唱和,呼應家鄉這個主題。
這本書納入許多池上人生命的厚度,想來也實在驚奇,這是文字的容量,為廣大的生命幅度做了妥當的收納。這是個整本都說著「老弱婦孺」的故事書,但從老弱婦孺中,看見小人物無窮的生命張力。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說:「這個世界充滿日常平凡的奇蹟。」向上拓枝,向下扎根,他們改變池上,為池上帶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鄉野的小人物們,真的不可小看。

   
 

柔軟堅實的白色經濟.池上蠶桑的風華絕代
對民國六十年代出生的臺灣人來說,或許還記得小學三年級自然課帶起的養蠶熱潮。課堂上,小朋友們的思緒無法控制的神遊四方,最後總回到抽屜裡那裝著蠶寶寶的猴標火柴盒,一手悄悄滑向抽屜,用指尖拉開火柴盒,輕撫裡面那滑滑、軟軟、白白的小傢伙,瞧牠是否安好。
每天清著蠶寶寶的糞便,小小的黑粒散發青草的香味,混雜著火柴盒的松香和些許微嗆的味道。軟軟、白白、香香的,這是專屬於小學三年級的感官記憶。
養蠶寶寶是當年池上小朋友的柔軟回憶,不能小看這看似柔弱、白綿綿的小傢伙,在當年,可是餵養了許多池上家庭。牠的絲製成的被、衣料,溫暖、結構堅實,曾經是風華一時的高級地方特產,除了池上米,是另一項代表池上的在地特色產業。但兩個在地產業的命運大不同,一個風雲再起,成為亮眼的在地品牌,另一個孤獨走向晨昏。
池上蠶桑業的沒落,其中一個原因為中國蠶絲的崛起,價格為臺灣蠶絲的四分之一,日本人轉而向中國訂購。臺灣蠶桑業重創後,池上蠶桑業因黃燦琪先生研發出的平面繭技術再創第二高峰,然而,因上級決策,蠶桑場最終關閉,池上蠶桑業走向衰頹。
位於萬安的池上蠶桑場,曾經擁有優美、細緻的田園造景和豐富的生態,是當年池上各小學遠足、校外教學的熱點。如今,蠶桑場荒廢,雜草叢生,對池上人來說,消逝的不只是一個曾經輝煌,為臺灣、為池上賺進大量外匯的高附加價值產業,還有童年記憶中,那個讓孩子們盡情穿梭探索,樂趣無窮的神祕花園。
黃燦琪先生,又稱蠶爸爸,曾任池上蠶桑場場長,一生青春和蠶桑緊密相連。蠶爸爸娓娓道來池上蠶桑業的興衰,不時透露出當年經營蠶桑場的熱情與堅持。對於一位補考才畢業的農校子弟,大地、工廠是天然的實驗室,研發能力並非來自優秀的學科成績,而是源於用心觀察、對蠶寶寶的熱情與無比的耐心。
蠶爸爸的故事帶給我們農業經濟和土地運用的另一種想像。人若能用謙卑的姿態,用心傾聽大自然想告訴我們的訊息,放下人類的定見,尊重生物的天性,就能激發生物潛能,創造富有經濟價值卻不傷害自然的環境友善經濟。蠶寶寶無法忍受農藥和任何殺蟲劑,因此種桑樹不能噴灑農藥,同時蠶絲能創造高經濟價值,用來製作各種高級品。
黃場長的植栽、養殖哲學告訴我們,經濟價值和環境維護並不衝突,關鍵在於順天而為,順動物的天性而設計。當年那溫柔堅實的白色經濟,就是順應蠶寶寶的自然天性所創造的。

口述者:黃燦琪(前池上蠶桑場場長)

我是苗栗獅潭大湖的客家人,是大湖農校畢業的。因為我初中基礎沒有打好,英文、數學、理化都不會,但國文和專業科目都很好,我爸就說,既然考不上省中,就去唸苗栗大湖農校的蠶桑科。我爸也是蠶桑科畢業的,我爸的同學也在大湖農校的蠶桑科當老師,所以乾脆就去唸蠶桑科。
結果還是一樣,英文、數學、理化什麼還是都不行啊!都是考個幾分而已。但是我專業科目很好,養蠶、摘桑、土壤、氣象、國文等科目成績都很不錯,就是那三科不行。我是最後一名畢業的,畢業後還三科不及格,我先到苗栗縣農會工作,還得回去學校補考這三科才能畢業,結果英文、數學、理化題目,還是都不會寫。老師告訴我:「你不會寫的就不要寫,老師幫你寫。」最後是因為這樣才畢業。
畢業後去三義上班,那裡有個養蠶場,之後在金門當了三年兵。退伍回來後,池上剛好成立一個養蠶場,需要養蠶人才,因為我專業科目很強,老師都很信任我,把我推薦來池上工作。

適地適作
池上蠶桑場是民國六十四年成立的。為什麼當初要在池上成立這個農場呢?因為池上鄉有一千八百六十七公頃的國有土地。全臺東縣和整個臺灣很多代管國有土地,那時候李國鼎先生巡迴視察全臺的代管國有土地,發現農民生活很辛苦,收入不高,坡地的作物經濟價值不高,所以交代屬下去研究,找一個經濟價值比較高的作物,適地適作。那時候,初鹿就成立了一個初鹿牧場,這和池上蠶桑場是同時期的,初鹿牧場民國六十二年成立。花蓮瑞穗適合種茶,就成立一個茶廠;池上的條件適合養蠶,就成立池上養蠶場。
池上的氣溫、濕度還有土壤適合養蠶。池上有山坡地,年雨量在兩千公釐左右,土壤是微酸性,很適合種桑樹,也不會太濕,太濕就不行了,蠶寶寶容易生病。適地適作,就是依每個地方的天然條件,找到一個經濟價值比較高的作物,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這就是李國鼎先生適地適作政策目標,也是池上蠶桑場成立的背景。
蠶桑場剛成立時,農場占地就五十公頃,我就開始來這邊種桑養蠶。我剛來時是約雇技工,民國七十年變成約雇助理技師,然後七十四年變成正式的技師,七十六年當副場長,七十七年當場長。

養蠶過程
民國六十四年成立池上蠶桑場,成立後,最主要由農場先示範、試作,成功之後再推廣給農民,讓農民來種桑養蠶。桑苗、桑樹、蠶種無償供應給農民,土地也不用繳租,而且用保證價格向蠶農收購蠶繭。
以前要給養蠶戶養的蠶,我們先集中養,養到三歲,再每家每戶送養,這樣損蠶率才會比較低,農民收入會比較高。因為農戶家裡設備、環境不一樣,螞蟻、蟑螂、壁虎都會去吃蠶寶寶,所以我們養到比較大、比較好照顧時,才免費送給農民養。製蠶供應等於是蠶寶寶的托兒所,養到一定程度,可以上小學了,再轉送給農民養。
種桑養蠶很辛苦的,做農一定都很辛苦。養蠶最主要就是一定要連帶著種桑業。餵桑葉一天四次:每天早上六點、十點、下午三點、晚上七點各要餵一次,這個工作很辛苦,整棵桑樹砍下來,葉子放上檯給蠶寶寶們吃。
早期養蠶業需要大量人工,但後來養蠶技術慢慢改進,比較節省人力。我們提倡「省工」養蠶,以前最多一天餵五次,然後改成四次,到最後我們改良到餵三次就好,早上、下午和晚上。
古早時候養蠶,每天都得把蠶寶寶拿起來,清理底下的排泄物,現在就是用一層一層的架子來養。以前是一片片葉子,現在是整棵桑枝採下來放上檯,比較省工。以前養蠶是以盒為單位,光一盒就有兩萬隻蠶寶寶。
蠶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從卵破殼,叫做蟻蠶,那稱一齡,就是一歲。蠶一生要眠四次,就是脫皮四次,為什麼要脫皮,因為身體長大了,到一段時間,自然就會脫皮,脫皮後表示又長一歲。一個「眠」大概二十個小時,約二十四小時我們就得餵牠吃;一個「齡」大約三天到四天,睡覺大約要一天。
蠶寶寶是變溫動物,溫度越低,發育越慢,最適合的養蠶溫度是二十三至二十八度左右,中間值二十五度是最好的溫度。從出生(破殼而出)到吐絲大概二十五到二十六天,之間眠四次,第四齡得睡一天半。多半天的眠,吃桑葉時間也要多半天,因為最後一次生長後要進入新階段,要儲備足夠的能量才能應付牠接下來的成長。五齡後我們稱壯蠶,體積和體重要比蟻蠶大一萬倍。
養蠶要特別注意溫度與濕度,養蠶空氣一定要流通,因為人只需兩個鼻孔,但蠶寶寶有八對,共十六個氣孔,蠶寶寶身體側邊黑黑的就是牠的鼻孔。很多小朋友跟我們說,蠶寶寶吃到濕的桑葉會拉肚子,其實主要是因為很多小朋友都用小盒子養,空氣不流通。我們以前一次養好幾百萬隻,萬一遇到颱風天或梅雨季節,電風扇一定要打開,濕濕的葉子還是給蠶寶寶吃,蠶寶寶絕對不能餓肚子。蠶寶寶會拉肚子最主要不是因為水分,而是因為葉子碰到水黏在一起會發酵,蠶寶寶吃了就會拉肚子,蠶寶寶一拉肚子就容易死掉。
蠶寶寶最怕螞蟻、蟑螂、壁虎、殺蟲劑與農藥,一點農藥都不行,完全不行,連點蚊香,聞到一些味道都不行。所以桑樹絕對不要噴藥,噴下去蠶寶寶都養不活了,全部死光光,桑樹不容__生病也不需噴藥,我現在自己種了很多桑葚,根本不需噴農藥。
所以養蠶要注意溫度、濕度,不要碰到有毒的藥物,還要防蟲、防蟻,防壁虎、蟑螂,最主要是這樣。蠶寶寶有很多天敵,但牠不是誰的天敵,牠不會吃誰,就是吃桑葉,很無害的。

池上蠶桑業的盛況
池上養蠶最盛的時候,光在池上就有很多養蠶機構,除了我們土地銀行的部分,另外還有欣欣蠶絲公司,屬於輔導會臺東農場,還有位在臺東馬蘭的東臺蠶絲公司,都是我們的合作機構。
那時候光我們土地銀行之下,就有五十四個個體養蠶戶和我們合作,個體戶的蠶繭集中交到我們農場來,養蠶戶大部分住在富興、萬安、大坡、慶豐等地,總共有一百公頃。當然池上養蠶戶不止這些,池上欣欣蠶絲公司也和我們一同推廣,池上最盛時期大約有兩百公頃左右的土地投入在蠶桑業。
輔導會下還有機械養蠶廠和大同製種廠。欣欣蠶絲廠自己也用機械去養,機械在那邊轉,放桑葉得用人工,人站在這邊,機械一開,有個籃子會一直過來,工人就把桑葉放上去。大同製種廠就是專門製作蠶卵、蠶苗的地方,我們需要多少蠶種,它就供應給我們。我們的蠶繭最後交給欣欣蠶絲公司,欣欣公司會派人來驗收,帶回去烘乾。扣除掉一些瑕疵品,生產出來的蠶繭烘乾以後,約三分之二外銷到日本,當年日本人的蠶繭全部是向臺灣買。
欣欣公司專門負責繅絲,繅絲就是抽絲,他們有烘乾機,因為蠶繭裡有蛹,蛹會變成蛾,若不烘乾,蠶蛹變成蛾後,蛾會把蠶絲咬斷。
好的蠶繭拿來繅絲,抽完絲後開始織布。有瑕疵的蠶繭,例如雙胞胎型的繭,就是吐絲時絲交錯在一起,導致兩個蠶繭交錯在一起,這就不能抽絲,會斷掉。或是蠶寶寶吐絲到一半死掉,汙染到蠶絲導致蠶繭變黃,這些沒有利用價值的絲,可製成蠶絲被。所以好的蠶繭做成絲布,不好的可製成蠶絲被。
一隻蠶寶寶可以吐一千兩百到一千四百公尺的絲,蠶繭抽絲前要先用開水煮過去除絲膠。蠶寶寶作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蛹體,不讓外界侵襲,才能衍生後代,所以蠶吐絲時有一層絲膠,絲膠跟絲碰到會黏在一起,成為一個繭體去保護蠶蛹。要抽絲就得將絲膠去掉,所以要先煮過,讓絲膠融化,比較容易抽絲。絲和絲分開後就會變得蓬鬆、柔軟,煮出來的絲膠水也可以拿去做面膜,所以蠶繭有非常高的經濟附加價值。

運用蠶寶寶天性,再創經濟價值
慢慢地,中國大陸的蠶桑業也發展了,他們的蠶繭比較便宜又大,慢慢的品質也變得較好,日本人逐漸不和臺灣買蠶繭了,我們和欣欣蠶絲公司有契約,欣欣公司說不收購蠶繭了,收起來也沒用,那怎麼辦?
當時陳棠先生擔任我們土地銀行的總經理,他交待我:「現在蠶繭人家不要收購了,我們的養蠶戶何去何從?既然蠶繭沒人買,我們還是要去收購,不然農戶生活怎麼辦?」他交代我去好好研究,花多少錢沒關係,讓我全權負責研發。那時候剛好日本人也來找我,說要做平面繭。
什麼是平面繭?就是蠶寶寶不作繭自縛,讓牠們吐平面。其實我們小時候看到老一輩的人讓蠶寶寶吐絲在斗笠、扇子上,那個就是平面繭的原理了,只是沒有人拿來廣泛引用。為了開發做更大、更複雜、更廣泛的用途,我就動腦筋去研究。
我們開始研究平面繭,尤其讓蠶寶寶吐絲的平面繭架子,沒那麼簡單,因為蠶寶寶吐絲之前,會先大便和小便,排泄完後才會把自己包起來。蠶寶寶做繭把自己包起來需要一個適當的角度,運用這個角度以便於讓牠把身體翻過來,才能作繭自縛。
設計平面繭吐絲臺,最大的困難就是蠶寶寶的大便會汙染到蠶絲。我們要設計這個架子,得考慮到蠶寶寶吐絲角度的習性,想辦法誘導牠吐絲。研究的過程中,那個吐絲臺才是最傷腦筋的,開始研究是民國七十三年,差不多花了兩年時間,到了民國七十五年才做出吐絲臺,這個架子是根據蠶寶寶向上爬和避光的特性來設計。一開始還有很多的瑕疵品,經過不斷修正,最後做出來的蠶絲又潔白又亮,又不會被蠶寶寶的排泄物汙染。平面繭最先是外銷到日本,製作日本婦女的和服腰帶內裡。
之前臺灣就有在做絲布,但比較精緻的絲織品,像是領帶,還是得到日本去做,臺灣的技術可以抽得出蠶絲,但是產品就沒辦法做出來。後來研發出的平面繭就比一般蠶繭能發揮更大的效益,平面繭不需加工,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畫畫寫字。
至於瑕疵品的用途,我們又繼續研究,發現可以拿來做絲被。我們花一年左右研發出絲被,不然蠶絲煮一煮,變成一坨,怎麼辦?用平面繭製作的絲被,不是隨便作作弄一弄就好了,必須特別設計蒸煮的架子,還得考慮煮多久時間,又要同時保持它的完整性。拉的時候,一個平面繭的絲被,一拉開就是六呎、七呎,不用去接;一般的絲被,是橫地、直地這樣拉著拼湊出來,平面繭的絲被一拉開就是一個完整的面,看客人想要多大尺寸都可做。燙平以後裁減,裁減後剩下的可以做絲襖、睡袋、背心等等的內裡。
民國七十六年,我們的蠶絲被做出來後,造成轟動,媒體的頭版標題是「五千年來第一被」。這種蠶絲被組織結構完整,比一般市面的絲被結構組織強實十倍以上,韌性也比較好。所以平面繭和一般傳統蠶繭相比優勢多了,用途廣泛,除了可在上面畫畫寫字,還可做絲被、絲夾克、絲背心、絲絨衣、睡袋,經濟價值大大提升。傳統繭就是繅絲,然後織布,這些無法抽絲、斷掉的部分拿來做蠶絲被。
平面繭研發成功後,接下來就是請農民全面改做平面繭,不要讓他們再養蠶繭了。我每天早上、下午各要去農戶家一趟,教農民怎麼做,教到蠶農進入狀況,品質也比較穩定了,我們才比較少去,改成幾天看一次。平面繭我們同樣用保證價格向農民收購,平面繭的價格要看時機,產量少就越貴。
很可惜的是,平面繭到民國八十幾年就沒有了。目前池上的養蠶戶只有興新村的一戶人家做平面繭,做絲被的也只剩幾家;但現在做絲被的原料大多是進口蠶絲,不是平面繭,平面繭沒辦法進口。

池上蠶桑業衰頹
為什麼到最後農場會結束?因為國有財產局和土地銀行有契作的關係。契約期滿了,階段性任務完成了,土地和農場還給國有財產局,我們人員是土地銀行的人,還回之後,自然農民契約也一起結束,所以農民也不養蠶了,這是民國八十八、八十九年的事。只是因為土地、農場產權還回的關係,這個在地產業就結束了,這也是我們總廠的政策。
總廠決策的人,用臺北眼光來看臺東,不知民間疾苦啊!決策時不知農民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所以造成這個結果。我們土銀的員工還是希望繼續下去,但是總決策的人,那些長官不願意繼續經營。後來那些土地荒蕪了,國有財產局標租給民間經營,有心經營的人會經營得很好,沒心經營就都讓它荒蕪掉了。後來接手經營的契約也結束了,現在就是荒蕪一片。
以前一整片五十公頃都是桑園,好漂亮啊!那些一草一木、所有的設備、外面的涼亭,還有外面的大蠶寶寶都是我在的時期建設的,現在看了很心酸,以前一片的苦心經營,我的青春、心力全放在那,現在全部都荒蕪掉了,只因為個人思維導致的政策結果,不是政府通盤考量下的決策。一個人高興就繼續,不高興就不要了,把這裡所有的一切簽出去,就全部化為烏有了,很可惜。
池上蠶桑葉沒落的原因,除了政策,還有那一段時間臺灣景氣變比較好,年輕人都跑到外地工廠上班,有冷氣好吹,錢也比較多,所以人家不願意待在鄉下做這種辛苦的工作,同時也沒有公司企業去收購蠶繭、平面繭,沒有企業化經營。
另外沒落的原因,就是產業沒有升級。當時的蠶業研究機構,稱蠶業改良場,就是抄襲,沒有把重心放在研發,如果有做研發,今天臺灣的蠶桑業不會沒落,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出新東西,沒辦法在國際上競爭。沒做出新的東西,就是墮落,今天蠶桑業沒落,蠶業改良場要負很大的責任,像是領帶、衣服,這些都可以做,但他們都沒有研究。其實日本也會去抄襲人家的東西回來,但透過自己研究,也會發明新東西出來。所以技術沒辦法提升,產品類型也沒辦法拓展,現在也沒有蠶桑業改良場了,已經廢掉了。
臺灣蠶桑業最早發展是在苗栗大湖,是日本人帶來的,所以日本時代在苗栗大湖農校就設有蠶桑科。日本也有養蠶業,但產量不高,因為氣候不適合。臺灣最盛的時期,蠶業改良場總場設在臺北公館,然後移到苗栗公館,那時關山也有一個分場,瑞穗、潮州、南投都有分場,現在全部都關光光了,沒有一家存在。現在僅存的只有苗栗地區農業改良場裡面的一個小的課而已。可憐啊!蠶桑業在臺灣已經沒落了,只剩下零散幾戶。
以目前臺灣的狀況看來,要復甦蠶桑業,回到過去的榮景,可能沒有機會了。除非讓有心經營的大企業來推廣,讓喜歡復古,就是比較喜歡天然物品,又有前瞻性的大企業來推廣才有希望。發展一個產業需要財力、物力、人力,不是三五萬、一百萬就可達成,這一切一定要靠企業,池上本身沒有大企業,沒有這麼多的財力。要有公司、工廠,要提供桑苗、蠶種,還得推廣出去給農民,規劃銷路管道,設定產品該達到怎樣的層次,這些不能光靠一兩家,自己養就好了。如果大面積推廣,不單池上,關山、富里、鹿野都可以養,然後成立一個大公司,設工廠來製作產品,才能創造經濟價值,這光憑單純小小一兩家的力量是無法達成的。
我覺得現在池上的天然環境──溫度、濕度、種植桑業的條件都還在,只是看外出的年輕人是否願意投入,還有大企業是否願意支持推動。像我們冬天穿的毛線衣,平面繭也可以做,只是價格比較貴,主要是看企業有沒有心,把臺灣高經濟價值產業發揚光大。
當初沒有企業接手,政府也沒有說話,或協助找一個有規模的企業去延續經營,這明明是很大的商機和在地特色產業。產業沒落之後,養蠶專業人力也產生斷層,我後來也把平面繭的技術傳到大陸去,不要讓這麼好的技術埋沒掉,讓它變成歷史。如果沒有後盾,產業一定會衰退、沒落,如果當初上級決策的人不說不做就不做,能繼續經營的話,由公家機關帶頭示範,來推動產業,蠶桑產業的命運就會不一樣了。

有機植栽心得
我現在自己種的蔬菜不噴農藥,我不種不對時期的菜,不然很多蟲會去吃。時機對了,很多人會去搶作,但時機不對就會衍生很多病蟲害,病蟲害就一定要噴農藥,尤其我們鄉下的農民,噴藥不按照規定,農藥有一定的安全用量,例如用二十CC的農藥就夠了,但農民就會用一百CC,這樣農藥殘留就會比較久、比較高。所以要在對的時期種適合的菜,若夏天種高麗菜,就一定要噴農藥,冬天到了,露水很重,東北季風來了,秋天轉涼後,才開始種這些當季的菜,蟲就比較少。如果要抓蟲,因為多少還是會有蟲,就早上一大早去抓蟲,澆水時順便抓,根本沒有灑農藥的必要。
對的時期種對的菜,不要搶種,搶種是因為價格好,但價格好就是壞了我們的身體,也影響後代的健康。我栽培有機蔬果的心得就是,自然就好,要順應天,順應氣候,不要刻意去栽種,盡量放發酵過的有機肥,像豬糞、牛糞,偶爾買一點生技有機肥也可以,放一放就好了,要勤澆水,水若夠,自然就會長得好。

最愛的所在
我最有感情的地方還是池上蠶桑場。我一生青春、心力都投注在那邊,當初做得那麼用心,現在全部荒蕪掉了。我在農場做了十幾、二十年,一輩子投入在蠶桑業,我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把臺灣的蠶桑產業帶到最高峰,把平面繭研發出來,把這個技術傳承下去;最痛苦的就是,現在全部都沒了,變斷層了,沒有辦法繼續下去,實在很可惜的一個產業。
我唸國小時,很多人家在養蠶,我們會去農戶家裡拿些蠶寶寶來養,那時候很多野桑,用盒子養個幾十隻、一百隻,養到快要結繭時,用竹子的尾巴讓蠶寶寶結繭。養到變蠶繭的時候,拿去賣給農民。那時候民國五十幾年,能拿到三、五塊錢就很高興了,可以買很多健素糖。我從國小就開始一直養蠶,高中又是唸這科,我的一生和蠶寶寶結下不解之緣,也是蠶寶寶,把我們一家大小養大,我們兩夫妻就靠著養蠶寶寶,把小孩子帶大。我一直希望蠶桑業能夠再起來。
我這一輩子,靠著這個一技之長行遍天下,吃遍天下。我是農校最後一名畢業,還是靠補考才勉強畢業的,但還是在這個領域很認真努力地做,後來當上了場長,當選過十大傑出青年,也很多國家做技術指導。所以只要有一技之長,像是賣蚵仔煎、做麵包,然後認真做,想辦法賣得好,就可以好好在社會立足。

以上內容節錄自《看見池上,看見時代》李香誼◎編著.臺東縣池上鄉公所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0459975.pdf

   
 

李香誼
池上子弟,十六歲離開池上,越走越遠,留學德國柏林。
曾於德國、荷蘭從事都市與區域發展相關研究。
美妙的機緣讓我再度走往家的方向。

不論在外的積累與歷練,回到家鄉第一個任務就是將自己歸零和傾聽。重新認識家鄉很不容易,有時比做研究還要困難糾結。這本書是傾聽家鄉的初步結果。

第一本書,送給池上,同時也是池上送給我的,彷彿是給歸鄉人一個推開家門後的擁抱。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