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基督教啟蒙讀物:最後的爭戰
  基督教啟蒙讀物:最後的爭戰
  從耶穌的故事開始,將基督教的歷史,對世界和對中國的影響,做個總整理。以此書獻給追求自由、真理和生命的人們,為讀者注入基督博愛精神的強大信念!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平正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3585299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00

狀  態:已下架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易經》三十天快譯通
《易經》三十天快譯通

本書特點:易經義理化,學理系統化,占卜簡易化,經學常識化,讀者大眾化。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

本系列共六百問,苑若一部袖珍型佛法百科全書,學者能迅速一窺佛法精要與全貌。

 
《擇日學》三十天快譯通
《擇日學》三十天快譯通

 
重塑教會
重塑教會

服事神不是只有少數人的責任,而是人人都是神的百姓、神的僕人。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本書從耶穌的故事開始,將基督教的歷史,對世界和對中國的影響,做個總整理,引領讀者對基督教有更多的了解。
◎搭配大量圖片佐證,在平和理性的文句中,為讀者注入基督博愛精神的強大信念,令人心靈平靜,充滿喜樂。

謹以此書獻給:追求自由、真理和生命的人們

從耶穌的故事開始,本書將基督教的歷史,對世界和對中國的影響,做個總整理,乃至對中國社會文化、政治、教育與科技等等的貢獻一一舉證歷歷,搭配大量圖片說明,在本書平和、理性的文字敘述中,為讀者緩緩注入基督博愛精神的強大信念,令人心靈平靜、充滿喜樂!

今天的世界越來越科技化、訊息化、娛樂化,人類的物質生活豐富多彩,可是世人的屬靈生命卻越來越暗淡、迷茫、失喪。環顧周遭的世界,喧囂的人群掩藏的是滾滾的情欲,眼目所及都是充滿私欲的花言巧語、爾虞我詐。
愛己和愛世的心使人分不清良善與邪惡,真誠與虛偽。
不明白世界的本相,人們變得膚淺躁動,偏信盲從;不清楚生命的真義,人們拒絕真理,追求世俗名利。
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真義,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加豐盛,更具智慧,本書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啟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5299.pdf

   
 

筆者一直以來在尋求一種人生的真理,因為生長在佛教、道教及儒家文化影響較深的環境中,所以從小就在儒、釋、道三家中徘徊。筆者生性遲鈍,雖尋求多年也未見真理,反而苦悶日加。為追求生命的真諦,筆者來到北京,雖日日忙於工作,但抽空總喜歡跑寺廟,訪名山。期間雖有朋友信仰基督教,但對本土文化情結依賴嚴重的筆者而言,批駁多於探討。直到在讀研究生時,由課堂上聽一位老師介紹了一個基督教的影視網站,並由此觀看了電影《基督受難記》。忽然之間,似乎豁然開朗,多年以來的追求終於有了結果,基督的博愛精神正是我所感悟和尋覓的真理,由此而特別撰寫了一篇博文《什麼是真理》。

2011年筆者受洗後,經常參加教會組織的小組學習。筆者在與教友交通過程中,發現很多教友對基督教的常識性知識欠缺,雖然經常閱讀《聖經》,但是只瞭解一些《聖經》裡的知識顯然是不夠的。筆者發現,國內出版的介紹基督教基礎知識的書籍很少,國外出版的書籍國內也很少見到,即使見到的也因為內容艱深,且語言晦澀,對普通教友及對基督教感興趣的朋友來講讀起來都很不方便。這種現象不改變,肯定會阻礙信徒靈命的成長和信仰的普及。很多教友雖然信心堅定,但是由於對基督教的常識性知識欠缺而導致不能辨別福音的真偽,容易受一些偽善資訊的干擾和迷惑。這也是為什麼異端邪教能長期存在的主因。更多對基督教感興趣的朋友因為缺少瞭解基督信仰的平臺,而被一些假像所誤導從而疏遠了真道。為能幫助基督教友和追求真道的朋友們更好地瞭解基督教,增長屬靈的智慧,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筆者決心盡可能地將一些基督教基礎知識整理出來,使教友和朋友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最準確和最完整的基督教基礎知識。

在著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敬虔愛神,不拜偶像的民族。人們心中的「老天爺」其實就是神,但因為沒有基督做中保,所以一直無法與這位神進行有效地溝通。歷史上雖有許多仁人志士不斷地上下求索,但是中華民族始終在一個靈與肉失衡的怪圈裡徘徊。雖然如此,神依然祝福著中華民族,並使其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脈相承的民族。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與基督信仰有著許多相通之處:

一、神創造世界。中國古人認為世界是神所創造,由此誕生出許多美麗的神話,如盤古開天闢地。《聖經》中開篇就描述了神創造世界的過程(詳見《創世紀》),但內容比中國神話要詳細很多。

二、世界只有一位真神。中國古人認為上帝就是天,如在《史記》中鄭玄講到,「上帝者,天之別名也。」中國古人對上帝有著無限地崇拜,據《史記》記載,在漢民族始祖炎帝黃帝之前就已經開始有人在泰山舉行祭天儀式,這一儀式一直延續到清末。《聖經》中對神的記載非常詳盡,《舊約》中神多次直接與人講話,並特別強調神是唯一的,除他之外再無別神。這一點與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的多神教不一樣,也與中國後來發展起來的道教、佛教不一樣。

三、神並非人造的偶像。中國古代的祭天儀式在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就已形成,古代帝王每逢重要日子都要祭天,這位「天」卻並非泥塑木雕的偶像,祂只是一塊牌位而已,正如北京天壇祈年殿中「皇天上帝」的牌位。而《聖經》中猶太人祭祀的神也只是「約櫃」中的兩塊石版,絕非人造的偶像。且每當猶太人崇拜偶像時,神一定會發怒懲罰他們。
四、神用泥土創造人類。中國古代神話中,人是女媧娘娘用泥土捏出來的。在《聖經‧創世紀》二章七節中也有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的內容。

五、神掌管萬物,無所不能。中國古人始終相信有一位高高在上的上帝主宰著一切,如《尚書‧商書‧伊訓》中記載:「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詩經‧大雅‧大明》中講,「上帝臨汝,無貳爾心,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尚書‧湯誓》也講,「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聖經》裡的神創造宇宙萬物,並管理天下萬國,甚至每一個人的頭髮祂都數過。

六、關於上古洪水的記載。在中國古老的神話中曾有一個傳說,在人類的早期曾有一場巨大的洪水,「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為救天下蒼生,女媧承擔了煉石補天的巨任,成為中華民族的「人皇」。在《聖經‧創世紀》六至八章記載了挪亞方舟的故事,「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創世紀7:11-12)敬虔的挪亞按照上帝的訓示造了一艘方舟,承擔了救世的重任,成為僅次於亞當的人祖。神奇的是女媧與挪亞的讀音十分的近似,也許神話中暗藏著某種密碼等待後人去破譯。

七、主張入世,並為他人服務。中國以儒家為代表的中華文化重視入世理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是為「治國、平天下」做準備。基督教也主張入世,不但要「愛人如己」,還要將福音傳到萬邦。這一點與外來的佛教勸人脫離塵世,隱修山林的做法完全不同。

八、兩種文化裡蘊藏著相似的深意。中國文化中特別重視「仁」、「義」,孔子說「仁者愛人」,這「仁」字有慈愛之意,與基督教的「愛人如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孟子講「捨生取義」,聖人為了追求正義甚至可以犧牲生命,這種犧牲精神與基督信仰也有著共通之處。《禮記》中講的「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與基督教所講的「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如出一轍。中國繁體的「義」字從字面看就是「我是羊」,而基督教裡的「羊」特指耶穌,即為世人贖罪的羔羊。基督教裡認為神是「三位一體」,這就像中國的一個漢字「眾」,分開看是三個人,合在一起卻代表無數人。另外,基督教與中國道教也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如基督教奉「愛人如己」為總律法,道教視「上善若水」為修道法門;基督教要求信徒「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44),道教主張「善待不善」;基督教主張不爭,「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馬太福音5:40);道教也講「夫唯不爭,故無尤」等。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上帝」與《聖經》裡的「神」從內涵到外延都是同一的,實際沒有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之分。正如清朝康熙皇帝所說,中國人在基督福音傳到中國以前信「天」,實際上我們的「天」與基督教的「天主」是同一的。

在人類歷史上中華民族曾經在漢唐時期創造過燦爛的世界文明。但是在唐朝以後,多神教氾濫,偶像崇拜盛行,國運日漸衰微,直到清末跌入低谷。此時西來的基督信仰猶如一股新鮮血液,注入了這具老朽的軀體,使其重又煥發出新的活力。

基督教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為全人類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自中國近代以來,以新文化運動為代表的一系列變革,毫無疑問受益於基督教對近代中國科學和民主的影響,任何公正看待問題的人都不會否定這一點。其實,無論是共產主義理想、還是儒家大同世界抑或基督信仰,歸根結底都是造福人類。在新的世紀裡,中華文明與基督信仰完全可以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復興。

另外,在被奉為「小聖經」的《以賽亞書》第49章12節中,神早就對中華民族作出了應許:有一天,神必使中華民族復興,並重回神的國度。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滿懷信心,秉持基督博愛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彰顯耶穌基督的榮耀,迎接偉大時代的到來。

因為基督信仰博大精深,而筆者的屬靈生命和文化水準都有限,錯誤疏漏之處難免,歡迎老師、教友及朋友們給予指正。編寫此書的過程中也獲得了許多教友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勵,在此一併感謝。

   
 

六、基督教對世界的影響

基督教對今天世界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相信看完下面的文章就會明白,從人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國家的上層建築,從人們的思想文化到科學技術,從人們的出生到死亡,到處都能看見基督教的影子。從世界以西元紀年開始,這個世界就已經開始發生了改變。正如喬治‧薩頓所說:“基督教的誕生永遠地改變了西方世界的面貌。”今天,整個世界都在因基督教而發生著深刻地改變。這種改變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這些領域產生了巨大地影響:

(一)思想
1、自由
自由對今天的人們來講一點都不陌生,從小我們就讀過一些膾炙人口的詩歌箴言,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美國著名政治家派翠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等等。今天,在我國《憲法》裡也隨處可見自由的身影,如《憲法》第三十五條至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等。

但是自由的含義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隨著基督教的發展及基督教義的不斷闡釋而演變形成的。在《聖經》中,自由這個詞出現過四十五次之多,其中「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3:17)「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4:18)等話語更是清楚地告訴我們自由的來源。

自由是上帝賦予人類按照道德良知行事的內心意念和行動力,也稱自由意志。按此含義,自由顯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並非世俗社會的統治階級或者宗教首領賜予的。對自由的內涵在近代以前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和研究,直到近代最先由歐洲學者開始對自由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並由此提出了自然權利的概念。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對此進行了高度概括,人天生就應該享有某些不可讓出的自然權利,如生命、自由和擁有財產的權利。這些權利不是人造的,而是上帝出於創造者的恩典而賦予人類的。上述思想為美國建國先賢們所接受,《獨立宣言》起草人湯瑪斯‧傑弗遜在《獨立宣言》中寫道:「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自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要件,人失去自由就形同行屍走肉。自由的分類可以按照精神和物質兩種層面分為屬靈的自由和屬世的自由,屬靈的自由包括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方面,屬世的自由包括經濟方面、政治方面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

縱觀人類歷史,基督教爭取自由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當羅馬帝國還在視生命為草芥時,基督教已經開始了捍衛生命自由的鬥爭。

⑴維護生命自由
a.反對角鬥士表演 在古羅馬時代,貴族以及平民等都喜歡觀看角鬥士表演,看著人與人或人與野獸之間的殘酷廝殺,鮮血淋漓的情景,便群情激昂,享受著感官上的低級刺激。基督徒對人類道德水準如此低俗敗壞感到震驚,他們譴責、抵制這種血腥的比賽,德爾圖良在他的《論表演》中,用了一整章篇幅規勸基督徒不要觀看角鬥士比賽。最終,隨著基督教的不斷壯大,角鬥士比賽因基督徒皇帝的禁令而終止。

b.反對殺嬰 基督教早期,在希臘羅馬普遍存在殺嬰陋習,尤其是對生下來就殘疾或體質虛弱的,通常是被溺死。在印度、中國、日本、巴西以及愛斯基摩人中,殺嬰現象也很普遍,尤其是女嬰。在古希臘時期,即使富裕家庭也很少養育一個以上的女兒。對殺嬰陋習,早期基督徒堅持不懈地與之鬥爭。在《十二使徒遺訓》一書中寫道,「你們不可……殺嬰孩」。在基督教獲得合法地位後,基督徒皇帝瓦倫提尼安在凱撒利亞的巴西爾大主教的影響下,於西元374年正式廢除殺嬰(《狄奧多西法典》9.41.1)。

c.反對棄嬰 在古希臘羅馬世界裡,如果不想要的嬰兒沒有被直接弄死的話,通常是被丟掉。據傳,羅馬城的創建者羅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就是棄嬰。棄嬰的命運是悲慘的,通常成為飛禽和走獸的美食。基督徒反對並譴責遺棄嬰兒,他們經常將被丟棄的嬰兒撿回家撫養。基督教著述中收養棄嬰的例子隨處可見,這與近代基__督教會創辦孤兒院收養孤兒的行為是一脈相承的。當瓦倫提尼安皇帝于西元374年廢除殺嬰時,也把丟棄孩童定為有罪(《查士丁尼法典》8.52.2)。

d.反對人祭 在古代,由於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能力有限,許多國家或地區都存在以人作祭品的現象。如古猶太人就有用人作祭品的習俗,即使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也按照神諭將自己的獨生子以撒獻祭給神(創世紀22),北美洲的瑪雅人、印第安人都有將戰俘獻祭給神靈的做法,中國古代有些地區也盛行人祭,如戰國時期的故事「西門豹治鄴」,就是講用人祭河神。同樣在歐洲、南美洲、非洲等許多地方也存在這種陋習。基督教堅決反對這種陋習,到處傳揚生命神聖的價值觀。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這種行為今天已經在全世界基本看不到了。

e.反對自殺 基督徒把上帝看作人類所有生命的創造者,因此,結束一個人的生命也是上帝的絕對主權。面對社會上一些人甚至教會內信徒的自殺現象,基督教予以猛烈抨擊。他們認為生命是神聖的,每一個生命都有自身的價值。耶穌基督為我們捨命,不是要我們自殺,而是要獲得更豐盛的生命。正如他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雖然基督教也認為這個屬世世界的掌權者是魔鬼,基督徒在這個世界裡必受逼迫,「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9)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受到來自各種社會關係編織的網羅束縛,人單靠自身是很難掙脫的。即使苦難相伴隨行,但基督徒卻不能自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基督徒負有傳播福音的使命,他們相信「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所以基督徒絕不會自殺,自殺是拒絕上帝賜予的生命之恩,而且自殺者永遠失去了悔改得救的機會。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50歲時曾一度消沉,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想到自殺。但是當他想起發生在自己身上數百次的消沉和得救後,他對自己說:「只要我體會到上帝,我就活著;只要我忘記他,我就死亡。……認識上帝和生命是一回事,上帝就是生命。」

從此托爾斯泰擺脫了自殺的念頭。基督徒不懼怕死亡,耶穌和使徒們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因為他們「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希伯來書2:14)但也絕不輕視生命,唯有藉著基督的福音「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摩太后書2:26)

f.反對死刑 因生命屬於上帝,所以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他人的生命。律法的目的是拯救,而非懲罰。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就永遠剝奪了他悔改的機會,這不是基督教所傳揚的「愛」,而是世俗社會所湧動的「恨」。基督教「恨惡罪,而愛罪人」的人生觀使基督教從誕生起就強烈反對死刑,羅馬帝國的野蠻迫害更讓基督徒感到生命的神聖和死刑的殘酷。在基督教步入謬誤時期,尤其經湯瑪斯‧阿奎那認同死刑的正當性後,死刑在世俗上或是宗教上也被認為是正當的了。受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影響,基督徒探索基督教真諦的意識空前高漲。聖經告訴我們,基督是愛我們的主,不是懲罰我們的暴君。基督也多次告誡他的門徒不要使用武力,要用寬容、忍耐、溫柔和順服去化解暴力。歷史反復證明,暴力阻止不了暴力,只會引起更多的仇恨。1764年,義大利犯罪學家貝卡利亞在他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就針對死刑及酷刑進行分析,並作出猛烈地批判。他說:「用死刑來向人們證明法律的嚴峻是沒有益處的。……體現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惡並懲罰謀殺行為,而自己卻在做這件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者。我認為這是一種荒謬的現象。」受此書影響,神聖羅馬帝國的利奧波德二世就曾在托斯卡納大公國廢除死刑,這是近代史上第一個永久廢除死刑的地區。此後不斷有國家廢除死刑,截止2010年,世界上共有95個廢除死刑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受基督教文化影響較深的歐洲和拉美地區。


以上內容節錄自《基督教啟蒙讀物:最後的爭戰》平正◎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5299.pdf

   
 

平正

基督徒,律師。天性唯真,然出生於唯實務俗的環境中。為求真,先修道,太玄;又研佛,不通;再學儒,無濟於事。後臨基督,方明真道。佛、道皆出世學問,利己而不利人,惟求自身平安解脫。儒與基督皆入世學問,儒乃利人利己之學,然要人八成行義,世人只做得五、六成。基督乃損己利人之學,要人做十成行義之舉,世人方做得七、八成。基督盛行之所,人皆信實,互相關愛。雖不盡達神道,亦為人間至所。唯此,世之風迥異,盛之世可成。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